曹春美
(泰州婦產(chǎn)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子宮肌瘤為女性常見病,患者出現(xiàn)腹痛、經(jīng)期過長等現(xiàn)象。射頻消融術作為主要治療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的特點。為提高治療效果,通常術后給予患者配合米非司酮用藥,有助于抑制排卵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但目前,關于該藥具體劑量使用尚無準確定論。鑒于此,本文選擇接受射頻消融術的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小劑量恢復效果展開回顧性分析。
選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我院接受子宮肌瘤射頻消融術后小劑量米非司酮患者76例,對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展開回顧性分析。
年齡32~58歲,平均45.3±5.4歲。病情持續(xù)0.2~5.8年,平均3.6±0.2年。其中,單發(fā)肌瘤40例,多發(fā)肌瘤36例。肌瘤大小1.4~4.0 cm,平均:3.0±1.6 cm。
列入:(1)患者均確診為子宮肌瘤并接受射頻消融術。(2)自愿入組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1)合并子宮內(nèi)膜惡性病變。(2)中途退出,依從性不高者。(3)重要臟器病變者,機體功能衰弱。(4)精神性疾病、語言交流障礙者。
米非司酮(生產(chǎn)企業(y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170)劑量:12.5 mg,口服,1日1次,持續(xù)90日。
(1)分析不同劑量治療效果,分為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月經(jīng)正常、無疼痛、貧血。檢查顯示:瘤體縮小80%以上)、有效(臨床癥狀有好轉,瘤體減少79~3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劇,瘤體縮小30%以下)。(2)對比患者用藥前后不良反應:惡心、腹痛、頭暈。
小劑量用藥后,顯效63(82.89%)例、有效12(15.79%)例、無效1(1.32%)例,總有效率75/76(98.68%)。
用藥前,惡心12例、腹痛10例、頭暈10例。用藥后分別為3例、3例、5例??偛涣挤磻?2.11%)高于治療后(14.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前后患者不良反應[n(%)]
子宮肌瘤屬于良性腫瘤,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子宮切除,給患者帶來嚴重生活影響。該病多發(fā)于35歲以上女性,且初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容易忽略[1]。射頻消融術作為該病常見治療方案,有創(chuàng)傷小、不傷害子宮、手術時間短的特點,盡可能保留了子宮和盆腔結構完整性。米非司酮作為孕激素與糖皮質(zhì)激素化合物,能夠抑制孕激素活性,縮小瘤體,但不同劑量治療效果存在差異。
米非司酮可以溶解體內(nèi)黃體,減少孕激素,改善內(nèi)膜出血,阻滯子宮肌瘤生長[2]。在實際用藥時,可促進卵泡發(fā)育,尤其是小劑量用藥可以改善不孕、閉經(jīng)現(xiàn)象。有研究提出:小劑量使用可降低不良反應,提高總有效率。此外,米非司酮還可以阻止E2拮抗性、子宮內(nèi)膜分泌,改善陰道出血癥狀。因此,小劑量使用更加安全[3]。較其他用藥方法比較,米非司酮對子宮內(nèi)膜孕激素受體親和力高于3倍以上,長期用藥能夠阻止卵泡發(fā)育,促進排卵終止。但也有研究提出:如果米非司酮劑量過大將增加不良反應,不利于治療效果提高。因此,為減少米非司酮用藥不良反應,給予小劑量用藥效果相當。而且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證實:本研究中,小劑量用藥后治療效果良好。同時,較治療前,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明了小劑量使用有利于提高臨床效果,減輕頭痛、腹痛、頭暈癥狀,小劑量用藥更加安全,推薦作為常規(guī)劑量,有十分重要的應用意義。
綜合分析,子宮肌瘤射頻消融術后小劑量米非司酮的治療效果顯著,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用藥安全性高,總有效率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