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全文 孔艷平
摘? ? 要: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公共建筑的建設數量越來越多?,F如今,人們對公共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注重其外部形象的美觀性、結構體系的安全性、平面布局的合理性,也比較重視各種室內管線的合理布置,從而營造舒適、安全的室內環(huán)境。對各種系統(tǒng)管線進行合理的綜合布置,是公共建筑設計中的一項重點內容。文章主要對公共建筑室內管線的類型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室內管線綜合設計的意義及具體策略,供相關研究實踐參考。
關鍵詞:公共建筑;室內管線;管線綜合;設計
1?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建筑業(yè)得到長足進步,建筑工程的數量日益增加、規(guī)模不斷擴大。相關調查研究發(fā)現,現階段我國建筑面積正在以每年1.5×109~2×109平方米的速度迅速增長,而其中20%為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設計中,會涉及到諸多不同類型的室內管線,對這些管線進行合理組織、綜合設計,可以有效控制層高、降低造價。
2? 公共建筑室內管線及其主要類型
在公共建筑之中,管線一般是在設備機電用房引出之后,經指定線路路由,達到建筑室內的既定位置,然后與相關設備末端連接起來。根據專業(yè)的不同,可以將室內管線分為電氣管線、給排水管線、暖通管線三種不同的類型。第一,電氣管線主要包括動力管線、照明管線以及弱電管線等,可以為公共建筑室內各種用電設備提供動力,并能為建筑智能化的實現提供良好的物理支持。第二,給排水管線主要包括給水管、消火栓管、噴淋管、雨水管、廢水管以及污水管等,可以滿足公共建筑的用水需求、消防要求,并能帶走雨水及公共建筑中生產、生活產生的污水、廢水。第三,暖通管線主要包括新風管、排煙管、排風管、冷媒管等,可以保持公共建筑內部空氣環(huán)境的清新、舒適及消防安全。
3? 室內管線綜合設計的意義
現代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品質”。而建筑的“品質”具體體現在建筑的舒適度上,既包括物理屬性層面的舒適度,即傳統(tǒng)聲光熱等感受,也包括心理層次的舒適度,即智能化、人性化的體驗。這些,均需要借助各種機電設備系統(tǒng)才能得以實現。隨著對建筑舒適度要求的不斷提高,建筑室內各種系統(tǒng)也越來越復雜,與此同時,其相應管線種類不斷增多。這樣的形勢下,開展室內管線綜合設計,優(yōu)化設計、排布各類管線,在確保管線可以滿足建筑實際需求的基礎上,盡量降低管線的占用高度,提升室內空間的利用率,對于建筑經濟效益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同時還可以提高室內管線維護管理的便捷性。
4? 公共建筑室內管線綜合設計的策略
4.1? 平面布置
公共建筑室內管線綜合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吊頂裝修形式、建筑的平面布局情況等因素,對各專業(yè)管線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從而使各系統(tǒng)運行更加高效、更加簡潔,同時提高后期檢修維護的便捷性。建筑平面條件允許的基礎上,對各專業(yè)管線進行平層展開布置,便可以減少對室內高度空間的占用。相比較于其他專業(yè)管線,設備風管的尺寸較大,因此在平面布置的時候,應對風管進行優(yōu)先考慮。實際設計時,應按照功能布局情況,對主風管路由形式進行明確,使主風管能夠對建筑室內的各功能區(qū)域進行均勻覆蓋,確保各管路由長度適中、負荷相當,防止不必要的轉折。然后再布置重力流管線,但是,其具有一定坡度,因此路由越長的情況下,對建筑室內高度空間的占用也越大,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應優(yōu)選便捷路徑。此外,在布置強弱電橋架的時候,應使其各自成排集中布置,而非貼臨布置,各自之間應保持相應的距離,以預相互產生干擾。當管線末端需要布置在吊頂中的時候,應將管線設計、吊頂設計結合起來,防止支管的長度過長,從而降低沿程損耗。
4.2? 上下分層
公共建筑室內管線綜合設計中,除了要對管線的平面布置方式進行確定之外,也要對其豎向標高關系進行明確。一般來說,基于十分有限的建筑室內平面空間尺寸,各專業(yè)管線綜合設計時,往往需要上下疊層布置。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管線具體類型、尺寸以及專業(yè)要求等,對總體排列原則進行確定。布置順序自上而下通常為電氣管線、暖通管線、給排水管線,對于同類型的管線,則要盡可能地進行平層并排設置,從而確保層次的合理性以及管線布置的美觀性。對于大口徑風管,應緊貼梁底進行敷設,風管變徑的時候,應確保頂面齊平,并要盡可能地使主管、支管標高一致。噴淋管通常范圍更廣、管線更加密集,在進行布置的時候,應確保標高一致,以提高美觀度。對于需要在電氣橋架上方設置的部分水管,需要做好防護,例如在電氣橋架上設置套管保護,以保障安全。
4.3? 交叉避讓
公共建筑室內管線的種類非常多,各專業(yè)管線不可避免地會相互交叉翻越。管線綜合設計中,應盡可能地避免重力流管、風管自身的交叉及其與其他專業(yè)管線之間的交叉。管線交叉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一是風管應讓避讓重力流管,而其余專業(yè)管線應當避讓風管;二是小管應當避讓大管,支管應當避讓干管。電氣專業(yè)管線交叉時,強弱電橋架局部上翻應當避讓燈具橋架。水專業(yè)管線交叉時,除了小管避讓大管之外,單根管應當避讓成排管,有壓管應當避讓無壓管。對于管線交叉點,應充分考慮上方結構梁布置形式,對其位置進行合理調整,在梁下不可直接交叉翻越,而是應當將交叉點控制在梁窩范圍內,在避讓管線上方翻越,以減少對建筑室內凈高所產生的影響。
4.4? 協(xié)調末端
公共建筑室內管線綜合設計中,管線末端通常是連接支管,以各種照明燈具、煙感、噴淋、回風口以及新風口等最為常見。管線綜合的時候,應遵循末端定位原則的要求,從而為室內裝飾裝修設計提供良好的預留條件。當設備末端位于吊頂區(qū)域的時候,建筑設計單位應充分考慮吊頂形式、結合專業(yè)要求來進行布置末端,后期可由裝飾裝修設計單位根據相關專業(yè)的具體要求進行調整。而無吊頂區(qū)域,各專業(yè)管線直接暴露出來,末端、管線布置時,應充分考慮結構梁形式,并要與后者保持協(xié)調、和諧,并確保末端分布均勻、有序,控制在結構梁窩范圍之內,應注意避免噴淋末端被其他專業(yè)管線遮擋。
4.5? 重點區(qū)域
對于設備機房區(qū)、公共區(qū)域等管線密集之處,公共建筑室內管線綜合設計中,應給予高度關注,設有地下室的公共建筑,設備機房通常位于地下一層,此區(qū)域集中了各類設備管線,地面建筑管線通常也需要在地下一層集中后再轉向室外,無疑也增加了此區(qū)域管線的密集度。層高控制要求比較嚴格的情況下,管線安裝的預留空間非常有限,部分管線需穿梁安裝。管線綜合設計時,應根據結構設計要求,對穿梁管線的尺寸、數量進行合理控制,在保障結構安全性的基礎上,對各專業(yè)管線進行敷設。
5? 結語
綜上所述,公共建筑室內管線種類較多,考慮到經濟性、便于管理維護等,需進行管線綜合。公共建筑室內管線綜合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平面布置、上下分層、交叉避讓、協(xié)調末端、重點區(qū)域等內容,對各專業(yè)管線進行合理布置。
參考文獻:
[1] 郎小龍,馬曉雯,邱瑩瑩,秦麗園,王耀.BIM技術在建筑安裝工程中管線綜合排布的應用[J].建筑技藝,2020(S1):139~142.
[2] 鄭晏芝,張梅香,劉博,吳彥,扶嘉.基于PKPM-BIM技術的地下室管線綜合設計應用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5):34~36.
[3] 劉菁華.基于表現建筑空間本體魅力的管線綜合研究——以中衛(wèi)南站設計為例[J].鐵道標準設計,2020(6):138~142.
[4] 項錕.BIM技術在綜合管線安裝中的應用淺析[J].長江技術經濟,2019(S1):27~30.
[5] 齊寶庫,冷宜軒.公共建筑綜合管線施工質量失控影響因素與對策[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25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