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蘭克福匯報》9月23日文章,原題:北京打起了氣候牌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正面攻擊中國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用外交方式進行反擊,宣布了其國家的新氣候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就在中國領導人發(fā)言數分鐘前,特朗普剛剛對“美國前所未有的環(huán)保成就”大加贊賞,并抱怨各方“對中國無所顧忌的環(huán)境破壞”熟視無睹,卻對美國大加鞭撻。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領導人再以巴黎氣候協定的可靠支持者身份出現,就顯得非常應景。
中國最高領導人親自部署環(huán)保目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勢頭。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也是世界上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國,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8%。
現在,中國再一次通過氣候政策,打造自身值得信賴的國際伙伴的形象。此前,中國已兩次因此大放異彩。2014年,習近平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共同宣布,中美兩國就新的氣候目標達成共識。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后,北京宣布將“堅定不移地”繼續(xù)支持這一協定。(作者弗里德里克·伯格)
德國《時代周報》9月23日文章,原題:中國要為美國樹立榜樣這對全球氣候政策來說是個好消息——中國希望比此前計劃更快地減少碳排放。新的承諾是全球氣候保護的一大進步。中國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4。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講話直指中國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再次展示了其國家自私主義的本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反其道而行之,為中國樹立起了認真執(zhí)行國際條約、值得信賴的國際伙伴形象。
有人質疑中國正在建造新的燃煤電廠。但這些發(fā)電廠供應的能源也被用來制造銷售到歐洲和其他地方的產品。中國這些產品使工業(yè)化國家的居民能享受高水平的生活。任何對中國感到憤怒的人,都容易忽略自己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貢獻”。▲
(作者亞歷山德拉·恩德雷斯,青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