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軍,王國平,鐘志宏,2,程繼貴,2,劉寧,2
(1.合肥工業(yè)大學,合肥 230009;2.安徽省粉末冶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肥 230009;3.先進功能材料與器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合肥 230009)
堆焊是采用焊接方法(如焊條電弧焊、埋弧焊和等離子弧焊等)將具有優(yōu)異性能的材料熔敷在工件表面的工藝過程[1-3]。堆焊不是連接工件,而是改性工件表面,以獲得具有耐磨性、耐熱性、耐蝕性等性能的熔敷層,或修補工件因磨損或加工失誤造成的尺寸不足,從而大幅度延長零件使用壽命。堆焊技術不僅要求堆焊層與基體的實現(xiàn)冶金結合,而且要求很低的稀釋率[4],因此堆焊工藝對焊接技術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冷金屬過渡焊接技術(CMT)是一種無焊渣飛濺的新型焊接工藝技術,其獨特的數(shù)字控制方式下的短電弧和焊絲的換向送絲機構保證焊接熱輸入最小[5-8]。CMT技術還可以實現(xiàn)異種牌號鋁合金的對接,且焊縫成形良好[9-11]。
Q345是一種廣泛應用于橋梁、車輛、船舶、壓力容器等領域的低合金鋼,該材料在壓力容器等領域對力學性能和耐蝕性等方面要求很高。通過冷金屬過渡堆焊技術在Q345表面堆焊高Cr合金鋼,能夠降低熱量輸入,改善Q345綜合性能。文中選用Q345為基體,采用低熱輸入弧焊堆焊高Cr合金鋼,研究CMT電弧堆焊高Cr合金鋼復合層組織及性能,探索雙層復合板的斷裂行為,以期為高Cr合金鋼在低熱輸入弧焊工藝下增強普通鋼材提供工程依據(jù)。
試驗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市售Q345鋼板(基體厚度12 mm)和焊絲為高Cr合金鋼(直徑為1.0 mm)。采用能譜儀測試焊絲的成分, 圖1a所示整個區(qū)域的主要成分如圖1b所示(電壓15 kV),值得注意的是在能譜儀中C元素測定數(shù)據(jù)偏差較大。試驗過程:采用冷金屬過渡焊機(CMT)在Q345鋼板表面堆積一層厚8 mm的高Cr合金鋼的堆焊層,一共堆積3層,每層5道,每層具體的工藝參數(shù)為:焊接電流132~138 A,電弧電壓22~24 V,送絲速度5.5~6.5 m/min。焊機型號為TPS3200(TransPuls Synergic 3200),焊機的機器人型號為ABB的IRB1410,機器人行走速度為3 mm/min。保護氣體為Ar(99.999%)。每道焊縫完成,都需要用鋼絲球清潔表面,然后酒精清洗,待焊縫溫度降到50 ℃以下,再進行下一道焊縫。堆焊層用線切割切成沖擊試樣尺寸55 mm×10 mm×10 mm,基體層厚度4 mm,堆焊層厚度6 mm,在堆焊層一端開V形缺口(尺寸參照GB/T 229—2007《金屬材料夏比擺錘沖擊試驗》)。
圖1 焊絲的主要成分
在堆焊之前,采用SDC1500潤濕角測定儀器測試了Q345和高Cr合金鋼之間的熔合情況。利用MR5000倒置顯微鏡觀察復合板的基體、堆焊層等部位的組織;通過D8Advance多晶X射線衍射儀對堆焊層和基體進行物相分析。采用鎢燈絲掃描電子顯微鏡(JSM-6490LV, SU8020)對堆焊層和基體界面進行組織觀察,并利用附帶能譜儀(Oxford-7573)對感興趣的區(qū)域進行成分分析。采用MH-3的維氏硬度計對復合板的顯微硬度進行測試(載荷200 g,保壓時間15 s),每兩個點之間的間隔為0.1 mm。采用JB-300B擺錘式沖擊試驗機測試復合板的沖擊韌性,試樣尺寸為55 mm×10 mm×10 mm,擺錘速度(5 m/s)。
采用測溫儀測量了焊接過程中熔池邊緣溫度結果在1 310~1 350 ℃范圍,為了進一步了解兩者的熔合情況,采用潤濕角測定儀測量了Q345對高Cr合金鋼熔合情況,結果如圖2a~2b所示。在1 330 ℃時,Q345對高Cr合金鋼潤濕角為59.2°,溫度到達1 380 ℃,Q345對高Cr合金鋼潤濕角為63.1°,潤濕角在0°~ 90°之間,說明Q345和高Cr合金鋼熔合性能良好。圖2c所示為冷過渡焊機(CMT)在Q345鋼板上宏觀熔合形貌,說明兩者的界面熔合程度良好。
圖2 不同溫度下基體和焊絲熔合情況
堆焊層和基體X射線衍射結果如圖3所示,結果表明:堆焊層主要物相是馬氏體和殘余奧氏體,基體主要物相主要是α-Fe和Fe3C。圖4所示為復合板不同部位的組織。圖4a為靠近焊縫處基體組織,由圖可知,珠光體較多,鐵素體明顯減少,這是由于部分焊絲中的Cr進入基體導致的組織改變。圖4b和圖4c基體的組織主要為鐵素體和珠光體;圖4d為熔合區(qū)的位置(基體和焊絲的結合位置),二者結合良好;界面結合處堆焊層組織主要是柱狀晶,柱狀晶數(shù)量較少,這是由于CMT熱輸入小引起的;圖4e 為堆焊層組織,主要是馬氏體和殘余奧氏體。圖5是夾雜物能譜儀結果,由圖可知,其主要是氧化物,含有硅元素,該夾雜存在容易造成沖擊載荷下的裂紋源。已有的研究表明,夾雜物主要來自外界(如焊劑)和冶金反應[12]。圖6是掃描電鏡觀察堆焊層和基體結合處組織,并對該區(qū)域做Fe,Cr,O和C元素面掃描(15 kV, 80 mm2)。結果表明Cr,O元素主要分布在堆焊層,F(xiàn)e,C元素基體、堆焊層分布較為均勻,然而有少量Cr元素進入基體,從而導致了結合處基體珠光體多鐵素體少,這個結果與圖4a組織結果相符合?;w和堆焊層的成分無明顯變化,這是由于CMT的熱輸入小,焊絲的元素擴散程度較小,焊絲的稀釋率低。
圖3 堆焊層和基體的X射線衍射圖
圖4 復合板不同部位的組織
圖5 熔合區(qū)孔隙能譜結果
圖6 熔合區(qū)面掃描結果
基體和堆焊層顯微硬度如圖7所示,可以看出,堆焊層的硬度值大于基體的硬度值,堆焊層的硬度平均值為490 HV0.2。由圖7可知,在熔合區(qū)左邊少量區(qū)域硬度有所上升,這是由于少量合金元素擴散進入基體導致的組織的改變(圖4a)從而導致硬度上升。在熔合區(qū)右邊硬度基本變化不大,這是有CMT熱輸入小,因而基體的稀釋效低導致的單層硬度基本不變?;w的復合板的沖擊吸收能量為35 J,復合板的沖擊韌度主要受到三個方面影響:一是彈性功主要與堆焊層相關;二是塑性功主要因素是基體;三是撕裂功主要因素是堆焊層和基體結合程度及堆焊層。圖8所示為復合板的沖擊韌性斷口形貌,由圖8a可知在堆焊層斷口主要呈放射狀,圖8c基體斷口主要呈纖維狀,圖8b堆焊層和基體層結合處存在裂紋分叉,可以造成能量耗散,延遲裂紋擴展。復合板的斷裂主要分為3個部分,堆焊層、基體及兩者的界面。堆焊層合金元素含量高,強度較高,裂紋萌生功較大;基體塑性高可以有效增加裂紋的擴展阻力增加裂紋的擴展功;在兩者的界面存在裂紋分叉現(xiàn)場,也延遲了裂紋的擴展。
圖7 復合板的硬度分布
圖8 復合板的沖擊韌性斷口形貌
(1)CMT堆焊高Cr合金鋼可獲得到了成形良好的堆焊層。堆焊層主要物相是馬氏體和奧氏體,基體相主要是α-Fe和Fe3C。界面處堆焊層組織柱狀晶較少,基體組織中珠光體含量明顯增加。
(2)堆焊層平均硬度值為490 HV0.2,基體組織平均硬度值為182 HV0.2,復合板的沖擊吸收能量為35 J。CMT焊接熱輸入小,材料稀釋率低,單層硬度變化較小。復合板的主要斷口形貌是撕裂棱和解理,在基體和堆焊層界面沖擊斷裂過程中存在裂紋分叉,可以有效延遲斷裂。采用CMT進行堆焊可以獲得綜合性能優(yōu)異的堆焊層,可用于Q345表面堆焊高Cr合金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