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士龍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遼寧大連 116100)
目前國內(nèi)特大橋轉體施工經(jīng)常涉及到轉體球鉸體系的應用。在T 形剛構沿著梁軸線豎平面內(nèi)轉體過程中,因為梁體質量分布存在誤差,預應力張拉程度存在誤差,轉體體系制作和安裝過程都存在誤差,使得轉體T 形剛構產(chǎn)生不平衡力矩,最終導致懸臂梁端下?lián)隙纫渤霈F(xiàn)了一定的差異[1]。因此,轉體球鉸體系的制作必須精細,并具備足夠的承載能力,才能保證轉體T形剛構可以平衡地轉動,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轉動T 形剛構的質量處于平衡狀態(tài)。分析T 形剛構橋平轉施工中球鉸體系的安裝流程與施工技術要點,為相似工程提供參考。
本文涉及工程的結構形式為:預應力混凝土裝配式箱梁和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上跨鐵路。應用轉體法開展鐵路T 構施工,橋梁中軸線與鐵路下行線交叉角為77.1°,轉體墩樁基到鐵路下行線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為16.916 m。
完成T 形剛構主梁的施工內(nèi)容后,主梁的全部重量會通過臨時砂箱傳遞到臨時滑道,然后需要對轉體T 形剛構進行稱重和配重,通過牽引索及千斤頂?shù)仍O備,促使轉體T 形剛構轉動到位。球鉸體系主要由三部分構成:轉盤、下承臺、轉軸[2]。其中,上轉盤主要由撐腳、上球鉸、牽引索構成。下承臺由牽引及輔助支座、滑道、砂箱、下球鉸及定位支架、滑道等構成,本文涉及到的鋼球鉸總重42 t,為了降低球鉸轉動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需要在上、下球鉸之間固定安裝高強耐壓的耐磨板,耐磨板主要是由改性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制作而成,與其他材料相比,這種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拉伸強度,斷裂拉伸應變能力可達250%,另外,其拉伸彈性模量以及球壓痕硬度也較其他材料高很多,其物理機械性能如表1 所示。
球鉸體系的制造精度和安裝精度直接決定了橋梁轉體施工的安全性,只有良好的安裝精度,才能保證橋梁轉體平穩(wěn)進行[3]。在安裝橋梁平轉施工球鉸體系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轉軸中心誤差≤1 mm。安裝球鉸體系所需設備:千斤頂、汽車吊、支撐頂桿、倒鏈、全站儀、自動安平水準儀、扳手等。球鉸體系安裝主要步驟見圖1。
表1 耐磨板物理機械性能
圖1 球鉸體系主要安裝步驟
精準地進行放點定位,放點應該按照正方形4 個頂點進行,確定平轉球鉸的安裝位置,一般來說,4 個頂點相交的點就是球鉸安裝點,控制中心和設計要求之間的誤差≤1 mm,完成定位后,做好標記。
應用吊車等設備將下球鉸和調(diào)平支架放入基坑,借助千斤頂調(diào)整支架標高,直到調(diào)平支架與理論中心偏差<1 mm,另外還需要控制支架角鋼頂面的標高與設計值的誤差不能出超過5 mm。調(diào)平工作完成后,應用焊接的方式將支架和預埋支架牢固的焊接在一起。
首先,通過調(diào)整螺栓做好下球鉸支架的定位工作,然后調(diào)整支架中心位置,為了更合理地調(diào)整下球鉸標高,需要應用多個螺母。充分利用全站儀等設備,復測下轉盤球鉸的中心、標高以及平整度,嚴格控制下球鉸中心和設計中心之間的偏差≤1 mm,控制下球鉸安裝基準面的水平誤差≤0.5 mm。擰緊螺母,復檢,避免螺栓未擰緊影響下球鉸標高。先將滑道安裝在滑道調(diào)平支架上,并且對滑道進行調(diào)平,應用水準儀等設備,控制滑道表面水平≤1 mm,控制相鄰滑道之間的距離為10~20 mm。
嚴格按施工圖紙布置下承臺鋼筋,控制好相鄰鋼筋的距離,為混凝土的澆筑做好準備。為了提高混凝土澆筑的密實度,施工方需要將壓漿管預埋到下球鉸下方,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盡可能避免滑道以及下球鉸受到擾動。在下球鉸下混凝土的振搗過程中,應該按照由內(nèi)到外的順序進行,混凝土的振搗密實度達到一定標準后,就可以將搗振孔蓋按標記對號入座并且將其安裝在下球鉸上。為了避免混凝土凝固后影響清理工作,需要及時將下球鉸表面的混凝土清理干凈。
清理上、下球鉸球面,擦拭干凈后進行拋光處理。在下球鉸轉軸套管內(nèi)壁均勻涂抹適量的黃油四氟粉,將轉軸放到下球鉸轉軸套管中。下球鉸球面上,耐磨板的安裝一般是按照由內(nèi)到外的順序進行,耐磨板安裝前要提前進行編碼,做好標號,在下球鉸球面上涂抹氯丁膠,利用螺釘進行固定。耐磨板的安裝,應盡量選擇無雨、氣溫相對較低的天氣進行,防止過高的環(huán)境溫度對耐磨板的安裝質量造成影響。耐磨板安裝完成后,需要及時對其表面進行清理。吊裝上球鉸,將其轉軸套管套在轉軸上。在吊裝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球鉸和其他物件發(fā)生碰撞,必須控制吊裝過程緩慢平穩(wěn)。調(diào)整上球鉸,保證兩球球面同心,提高吊裝過程的穩(wěn)定性。球鉸體系的安裝定位工作完成后,為了避免雜物進入摩擦面內(nèi)部,需要用寬膠帶紙密封上、下球鉸邊緣。
焊接前,需要對滑道表面進行清理,為了保證焊接完成后鋼板表面的平整度,焊接時不銹鋼板面上必須有壓重的存在。另外,為了保證不銹鋼板的高程差≤2 mm,焊接操作完成后,及時將不銹鋼板的對接焊縫打磨平整。嚴格按設計圖紙將砂筒和撐腳設置在滑道上,保證撐腳與砂筒必須沿著滑道均勻、對稱布置。撐腳與砂筒定位完成后,用電焊的方式對撐腳和砂筒進行固定。
上轉盤模板運轉的基礎是支撐頂桿,設置過程中要按設計圖紙保證轉盤與下承臺之間的間距合理,并且按設計圖紙綁扎上轉盤鋼筋。然后安裝錨具,牽引設施,為了避免銹蝕現(xiàn)象的發(fā)生,必須注意防潮、防淋。
首先澆筑上轉盤框架,為了提高轉盤的平整度,同時也是為了給鋼絞線的纏繞提供方便,需要對其進行鑿毛處理,然后將鋼絞線纏繞在上轉盤上。對鋼絞線進行防銹處理,覆蓋防雨布,按時復查,一旦發(fā)現(xiàn)鋼絞線銹蝕,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如銹蝕情況較為嚴重,則不能使用,避免對后續(xù)施工造成影響。
實際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內(nèi)容:提高球鉸安裝精度;調(diào)平所有的輔助支撐系統(tǒng),并且在基坑內(nèi)部完成定位后,再將混凝土鋼筋布設到基坑內(nèi);安裝下球鉸前,必須將所有的螺釘、耐磨板等拆除;混凝土澆筑前,要在下球鉸上安裝耐磨板、振搗孔蓋板螺釘,避免澆筑過程中混凝土堵塞,澆筑完成后,及時清理下球鉸球面;耐磨板的安裝盡量避免高溫條件下進行,防止氯丁膠凝固;一般情況下,安裝耐磨板前不需要涂氯丁膠,完成初步定位后可再涂一層薄氯丁膠,防止后續(xù)安裝施工出現(xiàn)反復。
綜上所述,施工中為了保證轉體T 形剛構可以平衡地轉動,必須保證轉體體系的制造精度和安裝精度,另外還需要保證轉體體系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轉動T 形剛構處于平衡狀態(tài),實現(xiàn)大噸位橋梁項目的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