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峰
(龍口市南山養(yǎng)生谷腫瘤醫(yī)院,山東 煙臺 265700)
就晚期腫瘤患者來說,其通常會因為長期臥床,活動量減少和飲食攝入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長期使用嗎啡等止痛藥的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腸胃蠕動減弱等情況的發(fā)生,同時還會伴隨便秘問題的發(fā)生。患者在出現便秘情況時,很容易出現腹痛,頭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況,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等均會造不良影響,臨床上針對此問題進行解決,通常是將番瀉葉泡水進行飲用,并將開塞露應用,塞在患者肛門處,然后用肥皂水進行灌腸處理,實現對大便的軟化作用,促進排便,但是其應用效果并不顯著。本研究則以此入手,展開相關分析探究如下。
1.1 患者資料分析。以我院患者為例,患者選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為晚期腫瘤便秘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給予番泄葉泡水口服,為對照組,一組給予芍黃通便湯,為實驗組,每組患者人數均為50。其中,實驗組中男34人,女16人,平均年齡(56.45±5.98)歲。對照組患者中,男33人,女17人,平均年齡(55.43±6.04)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其數據差異較小,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
1.2 方法研究。實驗組患者采用芍黃通便湯進行干預,每次服用時,劑量為10 mL,采用口服的方式進行實施,每日服用三次。對照組患者則采用番瀉葉,選取20 g,將其進行泡水處理后,慮出500 mL,進行分次服用,在有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將含量為0.2%的肥皂水進行應用,取500 mL,給予患者灌腸處理,或是可以將開塞露進行應用,實現塞肛處理[1]。
1.3 觀察指標。便秘療效標準,在給予患者連續(xù)治療2周后,需要將積分標準進行應用,對患者的療效進行評判。其中主要包括痊愈,顯效和無效三個指標,其中,痊愈主要是指患者的各項癥狀消失,積分為零,并且持續(xù)時間在兩周以上。顯效,患者的各項癥狀得以明顯改善,積分得以降低,降低了2/3以上,保持時間在2周以上。無效,患者的各項癥狀得以改善,其積分降低率較低,在1/2以下。以治療總有效率為最終參考指標,治療總有效率=(痊愈數+顯效數+有效數)/小組例數×100%。對比患者首次排便時間,在患者首次排便后由護理人員對糞便性狀進行觀察,詢問、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腹脹腹痛或出血狀況,對兩組患者在48 h、48-72 h及超過72 h首次排便的人數進行記錄、統(tǒng)計與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為工具,對此次研究中所出現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計量資料(±s)的比較結果予以t值驗證,對計數資料(n,%)的比較結果予以χ2值驗證,當結果呈現出P<0.05時表示組間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分析價值[2]。
2.1 實驗組及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0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2.00%,在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時,實驗組患者的有效率更高,表明其干預方法更顯著。對兩組患者的數據差異進行比較,其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表示為P<0.05,數據詳見表1。
2.2 試驗組及對照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對比。實驗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低于48 h的患者占比為72.00%,對照組為20.00%,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首次排便時間居于48-72h間的患者占比為9.00%,對照組為44.00%,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首次排便時間大于72h的患者占比為10.00%,對照組為36.00%,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據詳見表2。
表1 治療總有效率[n(%)]
表2 首次排便時間[n(%)]
就便秘來說,其主要是指大腸傳到功能異?;蚴浅霈F失常等情況時,導致患者出現大便秘結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排便周期,導致患者出現排便困難,并表現出答辯不盡的情況[3]?;颊咴诔霈F便秘情況時,很容易出現腹痛,頭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況,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等均會造不良影響,導致患者出現便秘情況的原因是較多的,表現的較為復雜,就晚期腫瘤患者來說,導致其出現便秘的因素也是較多的,像患者表現的精神異常緊張,或是活動量減少,食欲減退,存在吞咽困難,患者表現出長期臥床情況,具有抑郁問題,食物中所含的纖維較少,或是具有脫水或飲水過少時均會導致患者出現此問題,也可能是多種問題在共同作用下所導致的結果,最后會導致患者出現腸胃蠕動減慢,大便干結等情況的發(fā)生,難以有效排便。臨床中針對此問題進行治療,通常是將番瀉葉進行應用,其能夠實現對腸道分泌的刺激作用,減少吸收情況,促進患者腸腔內滲透壓的增加,增加其中的流體靜力壓,在長期使用的情況下,會促進患者胃腸道癥狀的發(fā)生,還需要給予患者一定的過性倒瀉,可謂治標不治本,只能暫時性的將患者的急性便秘癥狀進行緩解。與此同時,其在受到機械刺激的作用時,會表現出對患者腸腔內壓力進行刺激的作用,導致患者出現腸腔壓力增加的情況,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不適感,并且難以接受[4]。在對其展開治療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應辯證將其原因進行分析,從其病因入手,展開治療,在治標的同時,實現治本工作,絕對不能一意瀉下。就晚期腫瘤患者來說,其便秘大多是因為氣滯腑實和陰液虧損而導致的,在實際治療過程中,需要將消氣導滯通便立法進行應用,并給予其增液補腎,實現固本養(yǎng)陰通便[5]。
就晚期腫瘤患者來說,其通常會因為長期臥床,活動量減少和飲食攝入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長期使用嗎啡等止痛藥的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腸胃蠕動減弱等情況的發(fā)生,同時還會伴隨便秘問題的發(fā)生。患者在出現便秘情況時,很容易出現腹痛,頭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況,臨床上針對此問題進行解決,通常是將番瀉葉泡水進行飲用,并將開塞露應用,塞在患者肛門處,然后用肥皂水進行灌腸處理,實現對大便的軟化作用,促進排便,但是其應用效果并不顯著[6]。這種藥物的應用效果較為顯著,能夠從根本上將腫瘤患者的便秘癥狀進行改善,具有緩瀉扶正的功效,實現潤腸通便,消氣導滯。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0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2.00,證明對晚期腫瘤便秘患者而言,芍黃通便湯的使用較之番泄葉泡水口服通便效果更見良好,治療便秘效果更為顯著;實驗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低于48 h、居于48-72 h間與大于72 h的患者占比分別為72.00%、18.00%、10.00%,對照組分別為20.00%、44.00%、36.00%,三組數據皆差異明顯,不難發(fā)現實驗組患者首次牌匾時間多集中于48h之內,而對照組則多集中于48h-72h或超過72h的時間段內,證明芍黃通便湯通于通便方面起效更快。且基于芍黃通便湯本身特征,其起效時間更長、本身亦存在價格低廉等優(yōu)勢。
綜上所述,在晚期腫瘤便秘患者中將芍黃通便湯進行應用,其所對應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并且起效時間長,更加經濟,便捷,適合于臨床領域進行廣泛推廣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