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西寧 810007)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從加高擴容后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李村附近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南水北調中線為Ⅰ等工程,總干渠渠道按1級建筑物設計,輸水干線全長1432.493km。磁縣管理處是干線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河北省磁縣境內,起點樁號0+000,終點樁號40+056,本段長度40.056km,其中,渠道長38.986km。磁縣段填方段長度為5.152km,填筑高度在10~16m之間。下面我們來對磁縣段高填方渠堤的沉降變形進行分析。
磁縣管理處轄區(qū)內總干渠1+270斷面所處高填方渠段,該渠段整體呈下沉趨勢。臨近上游側包含2個重點監(jiān)測斷面:0+600斷面和1+000斷面,除2重點監(jiān)測斷面外,每間隔90m布設1個一般監(jiān)測斷面,該渠段監(jiān)測儀器設施具體布置見表1。
0+600斷面、1+000斷面、1+270斷面的監(jiān)測儀器布置圖見圖 1~圖 3。
(1)0+600斷面
0+600斷面滲流監(jiān)測布置6支測壓管中滲壓計,編號為JP1~JP6。各測點的滲流壓力測值過程線見圖4,特征值見表2。
監(jiān)測成果顯示,0+600斷面滲壓測值整體較小,僅左岸堤頂測壓管內滲壓計JP3的滲透壓力于2018年7月開始持續(xù)呈增大趨勢,但滲透壓力最大值僅6.40kPa。左堤內其他2個測點的滲壓測值未見異常。該斷面各測點基本處于無水狀態(tài),說明未形成滲流通道,渠堤滲流穩(wěn)定狀態(tài)滿足要求。
表1 高填方渠段0+420~1+800監(jiān)測儀器設施統(tǒng)計
圖1 總干渠0+600斷面監(jiān)測布置
表20 +600斷面滲壓計測值特征值統(tǒng)計表(kPa)
表31 +000斷面滲壓計測值特征值統(tǒng)計表(kPa)
圖2 總干渠1+000斷面監(jiān)測布置
圖3 總干渠1+270斷面監(jiān)測布置
圖40 +600斷面滲壓計測值過程線
(2)1+000斷面
1+000斷面滲流監(jiān)測布置5支測壓管中滲壓計,編號為JP1~JP5,各測點的滲流壓力測值過程線見圖5,特征值見表3。
圖51 +000斷面滲壓計測值過程線
從過程線圖可以看出,該斷面滲壓測值整體較小,測值基本在6.38kPa以內,基本處于無水狀態(tài),說明未形成滲流通道,渠堤滲流穩(wěn)定狀態(tài)滿足要求。
(1)渠堤內部變形監(jiān)測
①0+600斷面
該斷面安裝了2個沉降管,各測點累計沉降量測值過程線見圖6。
圖6 渠道0+600斷面沉降管測值過程線
2016 年 12 月末,左堤 SD1-2(深 15.486m)、右堤 SD2-5(深8.901m)和SD2-9(深0.914m)測點的沉降量均發(fā)生突變,分別增大了367mm、258mm和121mm,2017年12月17日SD2-5沉降量又增大115mm,2017年2月20日SD2-9沉降量又增大56mm。此后,沉降變形較穩(wěn)定。初步分析認為:由于沉降管采用鉆孔安裝,施工時個別磁環(huán)下方回填料不夠密實,自然沉降后磁環(huán)發(fā)生塌落而引起測值突變,并不能代表渠堤內部出現(xiàn)整體下沉。沉降管其他測點與孔口部位表面垂直位移測點未見異常沉降,也可能說明渠堤未發(fā)生整體下沉。
當前,除SD1-2、SD2-5和SD2-9外,其他測點的沉降量在-15.0mm~16.5mm之間,渠堤內部沉降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
②1+000斷面
該斷面安裝2套多點位移計(4點式),左岸多點位移計DW1已失效,DW2的#4測點也已失效,右岸DW2其他測點的測值過程線見圖7。
圖7 渠道1+000斷面多點位移計測值過程線
從測值過程線上看,目前各測點的絕對位移值在18.23mm以內,測值連續(xù),變化平穩(wěn),其變化規(guī)律和趨勢具有一致性和合理性,表明渠堤內部沉降變形無異常。
表4 高填方0+420~1+800渠段垂直位移測點統(tǒng)計
(2)渠坡表面變形監(jiān)測
高填方渠段除重點監(jiān)測斷面外,每間隔90m布設1個一般監(jiān)測斷面,每個斷面左右岸堤頂外側各安裝埋設一個垂直位移觀測墩,具體信息見表4。
①0+600斷面
0+600斷面布置8個垂直位移測點,分別位于左右渠道外坡處和堤頂內外側護肩,累計沉降量過程線如圖8所示。
圖8 高填方渠道0+600斷面沉降標點累計沉降量過程線
從過程線圖可以看出,0+600斷面渠堤基本以下沉為主;左側渠堤沉降相對較大。該斷面兩側堤頂垂直位移測點BM3、BM4、BM5和BM6測點下沉變形趨勢趨于穩(wěn)定,其他測點沉降變形已穩(wěn)定,截至2020年3月,該斷面沉降變形在19.99~76.20mm之間,在累計沉降量警戒值范圍內。
②其他一般斷面
高填方渠段沿線兩側對稱布置有垂直位移觀測墩,共計布置29個垂直位移測點,測點均位于渠堤路外側。累計沉降量過程線如圖9~圖10。
從圖9和圖10可以看出,位于1+270斷面左右岸垂直位移觀測墩沉降變形最大,當前累計沉降量達到152.76mm和114.76mm。
臨近1+270斷面上、下游一般斷面左右岸累計沉降量見表5,過程線見圖11。
圖9 渠道0+420~1+800渠段左堤沉降監(jiān)測成果過程線
圖10 渠道0+420~1+800渠段右堤沉降監(jiān)測成果過程線
圖11 其他一般斷面左右岸累計沉降量對比
由上可知,高填方渠段的沉降變形自觀測之日起逐漸增大,各測點2018年年底開始趨于穩(wěn)定;其中,樁號1+270斷面左右側沉降變形最大,其次是1+270斷面下游側1+350~1+710渠段,當前左堤累計沉降變形在40.13~84.57mm之間,右堤累計沉降變形在13.89~62.43mm之間,左堤沉降大于右堤。1+270斷面上游側沉降變形小于下游側,上游側左堤累計沉降在16.19~36.34mm之間,右堤累計沉降在12.65~44.23mm之間,目前沉降變形已穩(wěn)定。
通過現(xiàn)場監(jiān)測人員了解及現(xiàn)場巡視得知,現(xiàn)場巡查無明顯異常。
表5 高填方0+420~1+800渠段垂直位移測點累計沉降變形
綜上所述,高填方0+420~1+800渠段呈下沉趨勢變化,其中1+270斷面沉降變形較大(累計變形量為114.76~152.76mm),下游側1+350~1+440渠段沉降變形次之(累計變形量為48.88~84.57mm),上游側1+090~1+180渠段沉降變形更?。ɡ塾嬜冃瘟繛?8.37~44.23mm),其他一般斷面沉降變形在30mm左右。
(1)由于1+270~1+440渠段為橋梁占壓部位回填部位,橋梁底部回填土可能存在回填不密實的情況,導致該部位臨近渠段沉降量較大。
(2)當前1+270臨近渠段沉降變形趨于穩(wěn)定,其他一般監(jiān)測斷面沉降變形已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
(3)該區(qū)域內存在兩個重點監(jiān)測斷面,其滲流和渠堤內部沉降變形監(jiān)測結果顯示均無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