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遠方
摘 要:近年來,為了追求影視作品的標新立異,諸多導演開始利用方言對作品進行配音。方言能夠為影片增加吸引力,為角色的塑造提供幫助,而且還具有喜劇特色。對于影視劇進行方言的配音時,有諸多的技巧性可言,例如將方言中的魅力表現(xiàn)出來,在配音過程中注意方言詞的表達,或者模仿當?shù)厝苏f話等。方言配音對影視劇具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將其語言形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將地區(qū)的文化影響力予以提升等。
關(guān)鍵詞:影視劇;方言;配音
中圖分類號:J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4-00-02
一、方言配音在影視劇中的效果
(一)展現(xiàn)風土人情和地域特色
在我國發(fā)達的城市中,說一口地道的方言可以獲取更多人的尊重,從電影《老炮兒》中就可明顯看出。主人公“六爺”在當?shù)氐暮杏兄鴺O高的地位,當出現(xiàn)打架斗毆現(xiàn)象時,連警察都無法處理好,只要“老炮兒”出面,都會給他一些面子,周圍人都尊稱他為“炮兒爺”?!袄吓趦骸本褪且粋€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方言,來源于北京一處稱為“炮局”的胡同,而這個胡同里面有一個治安管理處,主要是負責各種打架、偷竊等非法活動的管理,因此“炮局”也就成了“公安局”的方言版,“老炮兒”就是那些無所事事的混混,經(jīng)常進公安局,現(xiàn)在也指那些老混混。
在電影中也有“嗅蜜、茬架、局氣”等方言配音,“嗅蜜”就是尋找女性目標,然后再勾搭之意,例如影片中曉波在酒吧里和小飛的女友在一起,他搶了人家的女朋友,所以老炮兒出現(xiàn)方言配音“先嗅了人家蜜”。而“茬架”就是指打群架,雙方各自回去找人,到約定的地方打架,結(jié)果自己承擔?!熬謿狻奔礊槿撕浪?,做事規(guī)矩?!独吓趦骸冯娪爸心浅錆M北京味的方言配音體現(xiàn)出當?shù)氐娘L土人情和特色,獲得北京人的共鳴,對于其他地區(qū)不了解北京的人具有普及文化的作用。
(二)標志人物社會地位和受教育程度
《唐人街探案》中的唐仁屬于悲劇色彩的人物形象。他出生在廣東地區(qū),而婚姻的失敗使他選擇遠離廣東,孤身一人進入泰國,所以他的配音帶有明顯的廣東色彩。他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好的未來,讓他人都能夠高看自己,便撒謊說自己是唐人街第一神探。即便如此,他在泰國也沒有獲得太高的重視,平時也只是負責快遞的接送、尋找丟失的小貓小狗等。在配音時出現(xiàn)的一些莫名其妙的口音證明他在泰國過得并不好。
(三)增加趣味性,營造喜劇效果
其他地區(qū)的方言相對于方言區(qū)的觀眾來說充滿陌生感,所以觀眾對其會有強烈的新鮮感。通過《唐人街探案》中就可明顯發(fā)現(xiàn),男主角唐仁在臺詞配音過程中,會把漢語拼音的卷舌音sh發(fā)成x音,把zh發(fā)成j音,諸多音調(diào)都以去聲的方式處理,運用此種方式能夠為影片增加更多的喜感。句中的唐仁與普通話標準的男主秦風之間交流最多,通過對比更能表現(xiàn)出喜劇效果。
二、影視劇方言配音的技巧
(一)體現(xiàn)出方言的魅力,口型要吻合
我國各個省份都有屬于自己的方言,而且有的方言難度系數(shù)相當大,例如溫州話、閩南語、上海話等,外地人根本不會聽懂他們的方言內(nèi)容。所以如果演員在對那些難懂的方言實施配音時,是需要下很大的努力的。方言配音并非只是將方言流利地說出來,重要的是還要與影視劇中的人物口型相配合。
例如在《聲臨其境》第一季中,張若昀選擇為中文版的《王朗去世之謎》進行配音,而且還是用英文配音,結(jié)果配音不符合人物的口型。而鄭愷對這一影視片段配音時,他說起了流利的上海方言,在大家紛紛捧腹大笑之時,也夸贊其居然連口型都符合。但逐字逐句地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鄭愷使用上海話配音《王朗去世之謎》,口型只有一部分是符合的,其他的也是沒有對上。但就算是沒有對應上,觀眾也是歡迎的。這就在于方言具有強大的魅力,而這種魅力使得觀眾不會在意口型。觀眾關(guān)注的點并不在于口型,而是在于方言散發(fā)出的魅力。
(二)配音時注意方言詞的表達
方言詞是當?shù)氐耐猎~語,例如四川方言中的“兒豁”就是“騙你干嘛”的意思,溫州話的“吃天光”就是“吃早飯”之意,重慶話中的“叮叮貓兒”就是“蜻蜓”的意思等。不同地方的方言有著諸多的詞語,有的是名詞,有的是動詞,還有的方言是對人的贊美,也有的方言是損人話等。所以配音演員在進行方言配音時,必須要對每一個方言詞研究清楚,知道詞語的真正表達意思,如此在對影視劇進行方言配音時,感情才能夠正確發(fā)揮出來。如果沒有做好基本功,配音時就會出現(xiàn)驢唇馬嘴的問題。
(三)模仿當?shù)厝苏f話
對影視劇片段進行普通話的配音是比較簡單的,只需要將所要配音的影視劇片段聲音關(guān)閉,然后把其中的字幕拿出來,最后配音演員進行字斟句酌,對每一個字都反復仔細地練習,最終就可以實現(xiàn)完美的配音效果。而相比較方言配音來說,只是簡單地進行字句練習是遠遠不夠的,聽起來有很大的刻意成分。所以要保證方言配音能很流暢,沒有任何刻意成分,就需要深入方言當?shù)兀c當?shù)厝藗兘佑|交流,為自己營造一個學習方言的環(huán)境,模仿當?shù)厝藗冋f話。在當?shù)厣钜欢螘r間,就會理解人們的習慣、生活等,這樣在對其配音時,對每一句臺詞都融入恰當?shù)母星椤?/p>
三、方言影視劇配音文化的影響
(一)創(chuàng)新影視藝術(shù)的語言形式
“言語活動的方式,換句話說,就是語言與語境的組合方式。它是語境影響下的言語行為過程。”這一句話中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影視藝術(shù)的語言形式。
首先就是“活動”。言語形式是按照一條線狀的方式逐步發(fā)展,每一句詞、話等都是以人的邏輯思維為基礎(chǔ)的。因影視劇所具有的畫面感、氛圍感等要比生活中的更為強烈,所以配音時要將效果放大。例如電視劇《12.1槍殺大案》,在影片的序幕中制造出緊張的關(guān)中方言懸案:“槍響了,出事了!”將故事的活動表現(xiàn)出來,而后便自然地對故事展開講述。
其次就是傳遞“語境”。在那句“槍響了,出事了!”話語中,其出現(xiàn)時還配有緊張的音樂,同時是用關(guān)中的方言喊出來的,由此可見其不僅是出事,而且出事的地點在關(guān)中地區(qū),關(guān)中方言的人群便緊張起來,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個故事上。如果不是方言所帶來的語境效果,那么這句話將不會有太大的效果,這就是方言配音具有的藝術(shù)價值。
最后在于方言的語言形式和內(nèi)容?!皹岉懥?,出事了”如果是普通話的形式喊出來,就失去了關(guān)中地區(qū)的語境、氛圍,所以方言的語言形容與內(nèi)容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在方言中,語言和言語是完全不同的?!把哉Z”中顯示出人的態(tài)度,是有內(nèi)容的,利用語調(diào)體現(xiàn)人物情緒。因此對于“槍響了,出事了”的方言配音,不僅要注意音和意義方面,還需要將其融入恰當?shù)那楦?、情緒等。也就是說對方言在配音藝術(shù)上實施創(chuàng)造和加工,創(chuàng)新影視劇中的語言形式。
(二)地方影視發(fā)展與地域文化影響力提升
在影視劇中運用大量關(guān)于方言的俚語哲言,可以讓觀眾記憶深刻。通過觀看影視劇,人們都能夠得到朗朗上口的句子,例如“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敝栽谟耙晞≈械呐湟羰褂梅窖裕饕菫榱梭w現(xiàn)出說話之人的精氣神,將劇中的活力大大提高,從而使整個人物、地域文化都變得更加鮮活。類似于這樣的方言配音,表面看來十分俗淺,卻具有深刻的寓意。例如《秋菊打官司》,句中方言配音最多的一句話當屬“我要討個說法”,體現(xiàn)出秋菊期盼人文關(guān)懷。如果不用方言對其配音,就無法體現(xiàn)出秋菊倔強的性格,整個故事也缺乏生動性。這些方言俚語運用于影視劇配音方面,能夠體現(xiàn)出鮮明的地域效果。
一是方言影視配音,將地域人物性格的魅力予以激活。根據(jù)國家的要求,影視劇中的語言需要以普通話為主,不得隨意使用方言。而縱觀我國方言影視劇的發(fā)展,東北方言影視劇、湘西方言影視劇、青海方言《站大腳》和湖南方言《井岡山》等,這些影片都以普通話作為主要語言形式,在合適之處采用方言為影片增添亮點,使影片具有鮮明的風格,而且又沒有違反規(guī)定。電視劇《關(guān)中刀客》唱“陜西人,不愛吃米,愛吃面”,采用方言進行配音,就能夠?qū)⑷藗儙氘數(shù)兀瑢數(shù)貝鄢悦娴耐尥尥滑F(xiàn)出來。
二是方言影視配音,彰顯出地域文化精神。無論是《都市碎戲》《先打追捕》還是《12.1槍殺大案》,諸多影視作品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征,即在劇中都會出現(xiàn)方言配音,落實地域生活,體現(xiàn)出當?shù)厝藗兊男愿裉厣?,傳遞地域文化,彰顯地域精神。特別是如今各種短視頻App的出現(xiàn),民間化的網(wǎng)絡(luò)直播,對歷史劇、外國劇進行方言配音,或者對地方戲、民間故事進行方言配音,讓人們清楚了解配音者的意圖,主要是為了體現(xiàn)出本地區(qū)的方言文化,向各地人們傳遞地域精神,使方言配音在影視劇中逐漸不可替代。
四、結(jié)語
論文將影視劇方言配音作為研究內(nèi)容,主要落腳點在方言配音方面,對其在影視劇中的效果、配音技巧以及帶來的影響進行系統(tǒng)論述。
本文意在拋磚引玉,希望其他學者能夠進行更多地對影視方言進行配音研究。各個地區(qū)都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很多地區(qū)的方言在我國影視行業(yè)中具備很高的影響力,包括東北方言、粵語等。雖然有學者研究影視方言,也有諸多的期刊論文,但他們都沒有進行歸納研究。筆者希望后來的學者可以回歸到配音方面,從影視配音的方面討論方言在影視中所具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曾岑,周竟東.廣東粵語影視配音行業(yè)觀察與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3).
[2]金敘宏.方言在影視劇作品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7(11).
[3]王晶晶.方言對影視劇藝術(shù)特性的影響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0).
[4]閆穎.影視劇方言化的利與弊探究[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14(13).
[5]李艷,張曉剛.影視劇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方言符碼的文化語義學功能探析[J].藝術(shù)百家,2012,28(5).
[6]吳星.中國影視作品中方言的符號學解讀[J].雞西大學學報,2010,10(5).
[7]袁志剛,謝鹿萍.淺析方言影視劇盛行的原因[J].電影評介,2010(10).
[8]李立林.方言運用于影視劇的價值思考[J].電影評介,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