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魏穩(wěn)生是西安一位76歲的老人。他喜歡收藏舊報紙,每天都要把報紙上有價值的信息剪下來,分類粘貼,結集保存。至今,魏穩(wěn)生已經收藏剪報55年了,還因此成了“網紅”。
魏穩(wěn)生家有一間剪貼室,里面厚厚的剪報本摞了200多冊。剪報根據內容分成了5000多個門類,從奇聞趣事到民謠、飲食……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簡直就是一本本百科全書。
1965年,二十來歲的魏穩(wěn)生去新疆當兵。一次,因為得了重感冒,他去醫(yī)療室看病。在等待的過程中,他隨手拿起醫(yī)院訂閱的報紙閱讀,這一看就著了迷。他說:“報紙給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p>
見他看得入迷,醫(yī)生就把看完的報紙送給了他。魏穩(wěn)生拿到報紙后如獲至寶。在他看來,報紙上的內容都是財富,非常珍貴。從那時開始,他就每天留意搜集軍營里的各種報紙,遇到自己感興趣的、認為有價值的內容就剪下來。為了剪報,他還專門買了一把剪刀。
從部隊回鄉(xiāng)后,因為工作的緣故,魏穩(wěn)生接觸到的報紙更多了,他經常下班后去同事的辦公室搜集他們看過的舊報紙。每當茶余飯后,他就開始如饑似渴地閱讀報紙,并把感興趣的內容剪下來收藏。
剪下來的報紙數量不斷增多,于是魏穩(wěn)生開始分類粘貼。他先將裁剪好的“豆腐塊”粘到同樣大小的紙上,再用幾個大夾子固定,然后用錐子和針線把它們裝訂起來。
剪貼報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本剪貼本,都要經過選題、剪裁、分類、粘貼、編輯、裝訂等多道工序。此外,魏穩(wěn)生還會將自己讀報的感悟批注在剪貼本上。有的剪貼本上圍繞同一個主題貼滿了不同時期的剪報,將新聞性和藝術性融為一體,成為特殊的文獻資料。
翻閱他的剪貼本,人們驚嘆不已。他從全國各地的報紙中搜尋到主題相同的內容并整理成冊,不僅具有知識性,還富有趣味性。就以“茶文化”專輯為例,他列了34條目錄,從茶的起源、茶葉的真?zhèn)伪鎰e,到茶葉儲存、斗茶和茶道,內容之詳細、廣博令人叫絕。再比如,在“鎮(zhèn)”這一卷中,包括陜西的鎮(zhèn)、其他省份的鎮(zhèn),甚至還有外國的鎮(zhèn),整理得非常全面。
小區(qū)的居民都知道魏老有一本“百科全書”,生活中遇到疑難,往往就會上門找他。比如有人要給孩子填報高考志愿,就去他家查看相關門類剪貼本上的資料作為參考。還有人請他在社區(qū)講課,普及全民閱讀。對此,魏穩(wěn)生很積極。他說:“知識只有分享出去,才是最有意義的?!?/p>
從搜集報紙,到系統梳理、編輯,然后裝訂成冊,這個過程勞神費力。但魏老幾十年如一日專注于此,并且樂在其中。他的這種精神讓無數網友動容,也讓很多年輕人對他心生敬意。
(摘自《高考季》2020年7月號,張愚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