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中國人講究“人要臉,樹要皮”,有的人更是把面子放在第一位,丟什么也不能丟面子。然而,人為什么會生病?除了身體老化以外,就是人想得太多。別忘了還有一句老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老人身體本來就不好,如果再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只能是損害健康。
老王退休在家,就是個典型的“厚臉皮”。住老王對門的老楊以前是單位領(lǐng)導(dǎo),退休后落差很大,感覺失去了存在感。他平時就經(jīng)常取笑老王:“去買菜啊,你這點退休金得計算點花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當年咋不好好工作啊?!睋Q作別人早就發(fā)作了,可老王從不介意,開口閉口“老領(lǐng)導(dǎo)”。有人私下替老王打抱不平,老王說:“他愛說就說去唄,反正我不往心里去。臉皮厚點能長壽??!”
老王說的“臉皮厚”,并不是厚顏無恥之類的貶義,而是代表一種豁達開朗的性格,一種不愛較真、對生活得失想得開的態(tài)度,更能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他們更容易與人溝通,而交流能讓老人保持心理健康,增加社會活動,鍛煉大腦思維能力和活動能力。有些老人臉皮薄,別人說句不是就較真,甚至動不動就發(fā)脾氣;有的老人怕羞,不敢穿新衣服、學(xué)跳舞,到哪兒都怕說錯話,怕別人議論自己。這些負面情緒容易使老人情緒低落,影響內(nèi)分泌系統(tǒng),造成生理紊亂,久而久之會使免疫力下降。而心氣太盛的老人容易發(fā)怒,不僅會傷害心腦血管,還會導(dǎo)致人際關(guān)系緊張,讓本來就縮小的生活圈子更窄了。
所以,老人要學(xué)會裝聾作啞,不必要的面子,該丟就丟了吧。具體做起來,一要學(xué)會豁達。人一定要活得輕松些,別把每一件小事都背在身上。多關(guān)注好的事物,不好的就選擇性忽視。比如看到兒子的孝順,而不是他的平庸;看到女兒的事業(yè)成功,而不是她有些受挫的情感生活。不糾結(jié)得失,對待看不過眼的事采取平和的心態(tài),相信兒孫自有兒孫福,才能健康長壽。二要學(xué)會大方。安心做自己想做的就好,何必在意人家的眼光,每個人都不是為他人而活。不管對方是你的兒女還是父母,更不用說同事、鄰居,都不要在意他們的說三道四。想跳廣場舞,何必在意鄰居的嘲笑?想去遠足,何必在意兒女無謂的擔心?我們管不住所有人的嘴,那就做自己。三要學(xué)著瀟灑。人老了就容易不自信。不妨瀟灑一點,敞開心扉,不要總過分約束自己。孩子給你買了新衣服,大膽地穿在外面,展現(xiàn)給老伙伴們看。老人就應(yīng)把心扉敞開,想怎么樂就怎么樂,想怎么活就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