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平 胡秋麗
裴愛花拿起暖壺,將一整壺熱水倒在盆里,然后把一條藍花毛巾泡在里面,十幾秒后,她又把毛巾拿出來擰干,敷在丈夫趙成林的額上,這樣的動作重復了5遍。
裴愛花是內蒙古包頭市土右旗將軍堯鎮(zhèn)武大成堯村村民。25年前,丈夫因做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失敗導致下肢癱瘓、上肢無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那時,她一邊伺候著丈夫,一邊撫養(yǎng)著2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還種著12畝玉米,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25年后,2個女兒已經出嫁,但她依然一天不落地悉心照料著癱瘓在床的丈夫。與以往有別的是,近幾年,她除了1個人繼續(xù)操持著家務外,又承包了22畝土地。她說:“2014年,我家被建檔立卡為貧困戶,覺得很丟人,就承包了這些土地?!?/p>
2019年,裴愛花家年純收入達到1.7萬元,實現了穩(wěn)定脫貧。之后,她又加入了村里的“巾幗志愿服務隊”,成為1名專門調解家庭矛盾的志愿者,還榮獲“2019年度自治區(qū)文明家庭”稱號。
裴愛花耕耘著一個家庭的文明,而韓銳卻把文明播撒給一群人。2019年11月,志愿者韓銳投資30多萬元,在海子鄉(xiāng)黑訓營村建起了“長者飯?zhí)谩?,專門解決農村獨居老人的吃飯問題。他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農村獨居老人越來越多,他們的吃飯問題、孤獨問題等都在困擾著子女及整個社會。而我創(chuàng)辦這個飯?zhí)茫∏〗鉀Q了這些難題。”
10元錢一頓飯,7天不重樣,葷素搭配,家常便飯,全村20多位老人從此沒了后顧之憂。
旗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李娜認為,要把文明道德凝聚成一種社會力量,僅僅依靠個別人的“千里走單騎”遠遠不夠,必須在村、社區(qū)、單位、行業(yè)整合資源、搭建平臺、組建隊伍、精準服務,這樣才能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態(tài)勢。
為此,土右旗相繼出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施方案》《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五大平臺陣地整合工作的通知》等11個文件,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組建了理論宣講、醫(yī)療衛(wèi)生等20支志愿服務分隊,結合三大攻堅戰(zhàn)、基層黨建等工作,形成群眾“點單”、站所“派單”、志愿服務隊伍“埋單”、群眾“評單”的精準服務新格局。
在志愿者胡靜看來,任何人都有被幫扶的需求,每個人也都有幫助別人的能力,關鍵是信息不暢通。他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有的理發(fā)店都關門了,可奔赴在抗疫一線的人都有理發(fā)需求,正是有人告訴了這一信息,我才有機會到12個執(zhí)勤點為100多位工作人員免費理了發(fā)?!?/p>
“所以說,平臺很重要,但僅有平臺不行,還得提升服務質量?!逼熘驹阜辙k主任武廷說。
怎么提升?
土右旗的做法是整合社會資源,成立孵化基地,對全旗1.8萬名志愿者進行專業(yè)培訓;對志愿服務領袖進行培育;對志愿服務項目進行孵化;對志愿服務進行傳播,從而使志愿服務有聲、有色、有質、有力。
蘇波蓋鄉(xiāng)東老藏村退休教師、志愿者智忠認為,傳統(tǒng)的二人臺劇目數量有限,老百姓聽著聽著就膩了,只有不斷創(chuàng)作出符合時代精神的新作品,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新要求。他說:“經過培訓學習,這幾年我創(chuàng)作了好幾部二人臺小戲,深受村民們喜愛?!?p>
機構有了,人員有了,服務質量高了,那么,如何激勵群眾自發(fā)參與到文明實踐當中?
“我們在農村、社區(qū)長期開展‘德在人家、美在人家、樂在人家、愛在人家系列評選活動,群眾積極性很高,比、學、趕、幫、超的氛圍非常濃烈。”李娜說。
看到鄰居家一戶又一戶獲獎,美岱召鎮(zhèn)沙圖溝村64歲的牛葉葉也不甘落后,她不僅一如既往地照料著82歲的婆婆,還在院子里種植了果樹、花卉,因此獲得了“好媳婦”“美麗庭院”稱號。“其實能不能獲獎是次要的,關鍵是要做個有道德、講文明的人?!彼f。
包頭市土右旗旗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任志剛告訴筆者,由于群眾認可,普遍參與,遍布全旗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正成為百姓心中的信仰站所、服務站所、文明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