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新疆樹木年輪水文研究對比分析

        2020-09-16 07:46:10姜盛夏張同文尚華明喻樹龍張瑞波王勇輝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20年3期
        關鍵詞:樹輪徑流量水文

        劉 蕊 ,姜盛夏 ,張同文 ,陳 峰 ,尚華明 ,喻樹龍 ,張瑞波 ,王勇輝

        (1.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新疆樹木年輪生態(tài)實驗室;中國氣象局樹木年輪理化研究重點實驗室,新疆 烏魯木齊830002;2.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830054;3.云南大學國際河流與生態(tài)安全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500)

        新疆位于 73°40′~96°18′E,34°25′~48°10′N,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四周由于高山的阻隔,使得水汽難以抵達,形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該地區(qū)是干旱半干旱區(qū)的典型代表,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降水稀少,水資源分布不均且嚴重缺乏。多樣和異常的氣候變化,更使得其自然災害較為頻繁,對新疆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經濟等也易造成較大的損失[1-3]。因此,掌握可靠的水文變化數據,認清其變化規(guī)律和驅動機制,從而科學預測未來水文變化趨勢及其影響,是合理規(guī)劃和利用水資源,降低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實現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然而,新疆氣象站和水文站的建立大多起始于20 世紀50 年代之后,氣象和水文觀測資料時長的不足限制了人們對該地區(qū)長期水文變化規(guī)律和機制的認識。這就急需尋找記錄過去水文變化的代用資料,為該地區(qū)水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等提供可靠的參考資料。

        樹木年輪作為研究過去水文變化的重要代用資料之一,在國內外重建歷史時期水文變化研究中取得了較多的成果[4-10]。20 世紀 30 年代,Hardman 和Reil 較早地利用樹木年輪在美國西部地區(qū)開展了水文問題的研究工作[11]。到了20 世紀70 年代,Stockton等[12-16]在美國西部地區(qū)利用樹輪資料延長了徑流量序列和水文記錄,建立了該地區(qū)地表水長期供給和流量水位間的關系,為該地區(qū)合理管理和規(guī)劃水資源提供了可靠的參考資料。此后,南美[17]、歐洲[18]、澳大利亞[19]以及亞洲[1,5,20-30]等地區(qū)也涌現出大量基于樹輪資料的水文重建成果,揭示了樹輪資料能夠記錄長時間水文變化的潛力。新疆復雜的地形,眾多高大的山脈,各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的500 多條河流,以及山區(qū)和大多數河流處均分布著大量的原始森林(如雪嶺云杉(Picea schrenkiana)、西伯利亞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西伯利亞冷杉(Abies sibirica)和西伯利亞落葉松(Larix sibirica)等),為該地區(qū)開展樹輪水文學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新疆地區(qū)的樹輪水文學工作開始于20 世紀70 年代初[3],《利用樹木年輪重建額爾齊斯河年徑流量》[20]一文是國內較早利用樹木年輪重建歷史時期水文變化的嘗試。此后的30 多年,袁玉江等[1]、張同文等[21]、尚華明等[28]又利用樹木年輪在新疆的天山、阿爾泰山和昆侖山等地區(qū)完成了烏魯木齊河、哈巴河和提孜那甫河等多條河流的水文重建工作。這時新疆樹輪水文學工作進入了較為成熟的時期[1,5,20-33]。新疆地區(qū)樹輪水文學的相關研究主要為基于樹輪寬度開展的河流徑流量[1,5,20-30]及地下水水位[31-33]重建研究,而對極端水文事件(干旱和洪水)[34-35]以及其它水文氣候要素(湖泊鹽度[36]、沼澤與湖泊歷史水位[37]、大尺度水文變化[29]等)的相關研究工作則涉及較少。

        本文在總結分析近幾十年新疆地區(qū)已取得的樹輪水文學研究成果基礎上,對前人重建的14 條河流徑流量序列歷史變化特征進行綜合對比分析,加深對研究區(qū)歷史時期水文變化規(guī)律的理解和認識,并為該地區(qū)水資源合理規(guī)劃提供指導意見和建議。

        1 資料與方法

        近幾十年國內外已發(fā)表的關于新疆地區(qū)樹輪水文學研究方面的文獻,研究區(qū)域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區(qū)的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和塔里木河流域,采樣點空間位置分布如圖1,其中,天山山區(qū)樹輪水文學研究工作較多,阿爾泰山山區(qū)次之,塔里木河流域和昆侖山地區(qū)最少。研究樹種主要有雪嶺云杉、西伯利亞落葉松和胡楊(Populus euphratica Oliv.)等,所用樹輪參數多為樹輪寬度。新疆三大山脈巨大的山體、復雜的地形、不同的水汽來源以及差異明顯的局地氣候,使得三大山脈的氣候水文變化存在一定的空間差異性[38-40]。因此,為了更清楚地描述新疆歷史時期的水文變化特征,本文依據采樣點所在位置,分成阿爾泰山山區(qū)、天山北坡山區(qū)、天山南坡山區(qū)、昆侖山山區(qū)和塔里木河流域等5 個區(qū)域進行論述。

        圖1 新疆地區(qū)樹輪水文學研究成果采樣點空間分布

        2 樹輪寬度與水文要素的相關分析

        樹輪寬度是重建極端水文事件、地下水埋深以及河流徑流量歷史變化等水文研究的重要代用資料之一。有研究表明[28-30,41],樹木徑向生長對水分有效性變化的響應可通過樹木在不同水文條件下產生的不同樹輪寬度反映出來。因此,認識樹木徑向生長的水文意義,對于利用樹輪寬度進行水文歷史變化重建工作有著重要作用。到目前為止,新疆地區(qū)已經開展了較多的基于樹輪寬度對水文要素的響應研究。大部分研究顯示[23,27-29],樹木徑向生長與河流徑流量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2.1 阿爾泰山山區(qū)

        中國新疆境內的阿爾泰山脈分布于準噶爾盆地以北[42-44],屬中段南坡,山體長約500 km,山脊線海拔約3000 m。阿爾泰山山區(qū)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夏暖冬寒,雨雪豐富。其山區(qū)徑流較為豐富,主要發(fā)育了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哈巴河和布爾津河等多條河流。山區(qū)森林繁茂,分布著由西伯利亞落葉松、西伯利亞云杉和西伯利亞冷杉等多種針葉樹種構成的泰加林。李江風等[20]研究認為,額爾齊斯河流域的樹木徑向生長與年徑流量的關系較差,有的呈現負相關。其原因可能是樹木生長既受降水影響,也會受到溫度的影響。而年徑流量主要受降水影響。其次,夏季暴雨對樹木徑向生長的影響遠比對徑流的影響小。為進一步了解樹木徑向生長與河流徑流量的相關關系,陳峰等[23]在阿爾泰山低海拔林區(qū)的研究指出,額爾齊斯河上游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徑向生長與整個生長季的PDSI 指數顯著正相關,PDSI 指數變化又與該區(qū)域河流徑流變化顯著正相關。這說明了樹木徑向生長主要受水分條件限制,樹輪寬度與河流徑流量存在正相關關系。還有研究發(fā)現[29],阿爾泰山低海拔林區(qū)的樹輪寬度與生長季的降水顯著正相關,與前一年9 月和當年5—6 月的氣溫顯著負相關,與前一年8 月到當年7 月的河流徑流量相關性最好(r=0.696,p<0.001),且額爾齊斯河前一年 8 月到當年7 月的年徑流量與年降水量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r=0.73,p<0.001)。這也說明,阿爾泰山低海拔山區(qū)的樹木生長主要受水分條件的影響,且氣候要素對樹木生長存在滯后效應。此外,樹輪寬度和河流徑流量同時與降水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了樹輪寬度與徑流量存在的正相關關系是通過氣候要素對樹輪寬度的直接影響建立的間接關系。這一結果與Zhang 等[21]在哈巴河流域對西伯利亞落葉松和西伯利亞云杉的研究結果類似。

        2.2 天山山區(qū)

        中國境內的天山山脈橫亙于新疆中部,山勢西高東低,全長約1700 km,南北平均寬約250~350 km,總面積約為25 萬km2,山脊線海拔超過4000 m,是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分界線。其山區(qū)高山地帶分布著的較為豐富的現代冰川[45]和永久性積雪[46]是眾多河流的發(fā)源地與河流徑流量基本補給來源。除此之外,天山山區(qū)由于其高大的山脈對大西洋、北冰洋氣流的攔截和抬升作用使得山區(qū)降水較為豐沛[47-48]。山區(qū)豐富的冰川積雪融水和大量的降水形成了主要包括伊犁河、烏魯木齊河、頭屯河、瑪納斯河、呼圖壁河、奎屯河、塔里木河、阿克蘇河以及清水河等二百多條河流。根據河流出山口處的年徑流量統計[49],新疆天山山區(qū)各河流年徑流總量約有416×108m3。其中,天山北坡占天山總徑流量的63.7%,約為265×108m3,天山南坡占天山總徑流量的 36.3%,約為 151×108m3。

        2.2.1 天山北坡

        天山北坡地區(qū)降水差異較大,在250~1000 mm[50]之間,大多數河流主要為降水和冰川融水補給型河流,其河流徑流量同時受到降水、冰川融水和積雪融水的影響[47-51]。李江風等[50]在伊犁地區(qū)的研究結果揭示了,氣候因素對徑流場與樹輪場存在共同的制約作用。樹輪場與徑流場之間具有較好的相關性。尚華明等[30]研究發(fā)現,精河流域雪嶺云杉樹輪寬度與上年7 月到當年6 月的降水存在顯著相關,與上年和當年生長季早期最高溫度均以負相關為主,與上年秋冬季和當年生長季末期的最低溫度呈正相關關系,與上年9 月至當年8 月徑流量相關最高,相關系數為0.612。這說明了該流域氣候要素對樹木生長具有一定的滯后作用,樹木徑向生長主要受到水分條件的影響,且與徑流量存在較好的相關性。喻樹龍等[22]和袁玉江等[1]基于雪嶺云杉開展的奎屯河和烏魯木齊河流域徑流量重建的研究結果也與之相似。這可能是由于天山北坡山區(qū)大多數的河流徑流量同時受到降水和冰川、積雪融水的補給,樹木生長季的降水多以降雨的形式出現,直接補給河流并影響當年樹輪寬度的形成。而前一年冬季至當年春季的高山冰川和積雪也會在當年生長季前期隨溫度的升高而融化,從而補給河流并影響當年樹輪寬度的形成。此外,袁玉江等[1]發(fā)現,當年的樹輪寬度包含了3 a前的水文氣候信息。這可能與高山降水緩慢通過土壤和巖石縫隙,以地下基流及夏季高山冰川融水的形式共同補給河流徑流量,從而導致河水補給時間滯后較長有關。袁玉江等[5]對天山北坡瑪納斯河的徑流量重建研究中也發(fā)現這種“滯后效應”[14],表現為當年的徑流量與3 a 前的年輪寬度存在關聯性。

        2.2.2 天山南坡

        天山南坡豐富的高山冰川和積雪形成了較多以冰川、積雪融水為基礎補給的河流。在故鄉(xiāng)河和清水河流域的相關研究中發(fā)現,樹輪寬度大多與上年生長季末期和當年生長季的降水量呈顯著正相關,而與同時期的氣溫呈顯著負相關。這主要是因為較高的氣溫和較少的降水加劇了水分脅迫,從而限制了流域內樹木的徑向生長[24-25]。樹輪寬度與以上流域年徑流量的相關系數均超過0.64,這可能是因為山區(qū)樹木生長主要受水分條件限制,而徑流量記錄能夠反映降水量和蒸發(fā)共同作用下的流域內水分變化。此外,天山南坡樹輪寬度對氣候水文要素的響應也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效應。這一結果與相鄰的開都河流域[52]和阿克蘇河流域[27,53-54]雪嶺云杉樹木徑向生長對氣候水文要素的響應結果基本一致。

        2.3 昆侖山山區(qū)

        西昆侖山位于昆侖山西部,新疆西南部[55]。山體呈西北—東南走向,主脊山峰多超過海拔6000 m,冰川面積占山地總面積的40%左右,是玉龍喀什河、葉爾羌河、提孜那甫河和車爾臣河等眾多河流的主要補給來源之一[56]。山區(qū)森林資源豐富,分布著大量的針葉樹種原始林,且該區(qū)域氣候干旱,降雨較少,樹木生長限制因子顯著,樹輪研究條件得天獨厚。新疆克里雅河末端的胡楊徑向生長與洪汛期洪水密切相關。洪水較大的年份,由于水量輸入較多,洪水能夠較多地流入下游尾閭地帶,從而促進了胡楊的生長[35]??死镅藕幽┒撕鷹顦漭唽挾鹊淖兓c歷史記錄中的幾次大洪水年份有較好的對應關系,說明了胡楊輪寬具有記錄克里雅河洪泛事件的潛力。尚華明等[28,57]對提孜那甫河和葉爾羌河流域雪嶺云杉的研究也發(fā)現,樹木徑向生長主要受到水分狀況的影響。且提孜那甫河雪嶺云杉徑向生長與各月的河流徑流量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上年8 月至當年6 月的河流徑流量相關最好,相關系數為0.841。這也表明了該區(qū)域雪嶺云杉樹輪寬度能較好地反映提孜那甫河河流徑流量的變化。

        2.4 塔里木河流域

        塔里木河屬于大陸性暖溫帶荒漠干旱氣候,全長1321 km,主要由阿克蘇河、和田河、葉爾羌河和開都河匯流而成,是典型的內陸河。胡楊是該流域唯一的建群喬木[32-33,58],其對溫度的適應范圍較寬,能夠生長在極端最高溫度40~45 ℃、極端最低溫度-40 ℃的環(huán)境下[59]。周洪華等[32]在塔里木河下游開展的基于胡楊樹輪寬度的地下水水位變化研究發(fā)現,胡楊樹輪寬度與河流年徑流量和生長季徑流量均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年均地下水埋深顯著負相關,而與降水和溫度相關性未達到顯著水平。這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水量的增加有利于胡楊的生長,而氣候要素對胡楊徑向生長的影響并不顯著。以上結果說明,水分是樹木徑向生長的限制因子,胡楊樹輪寬度具有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變化研究的潛力。涂文霞[60]在塔里木河流域對胡楊樹木徑向生長研究發(fā)現,塔里木河上游和中游的樹輪寬度與干流徑流的運動變化有關,樹輪寬度對地表徑流的反映有一定的滯后效應。這一結果與張蕓等[61]、李江風等[3]和申瑞新等[62]在塔里木河流域開展的胡楊徑向生長與水文要素的響應研究結果一致,當年的年徑流量與之后1~3 a 的樹輪寬度均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這說明當年的河流徑流量信息不僅可能反映在當年的樹輪寬度中,也可能反映在其后2~3 a 的樹輪寬度中。

        綜上所述,文中5 個區(qū)域不同樹種的樹木徑向生長一般與生長季的降水顯著正相關,與各月河流徑流量存在正相關關系。水分是各流域樹木徑向生長的主要限制因子,且氣候水文要素對樹木生長存在一定的滯后效應,樹木徑向生長可能與當年及上一年徑流量存在間接相關關系。

        3 樹輪水文學重建序列綜合對比分析

        重建河流徑流量變化是樹輪水文學研究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近幾十年來,新疆地區(qū)基于樹輪資料展開的河流徑流量重建工作取得了較多的研究成果[20-30]。本文選取了目前已在新疆地區(qū)開展的14條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進行了各序列的綜合對比分析。采樣點空間位置和相關信息分別如圖1 和表1所示。

        表1 新疆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相關信息

        對上述5 個區(qū)域的12 條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做Pearson 相關分析(EQ2 和YLH 缺少具體的重建數據,無法對其做Pearson 相關分析)(表2)。結果發(fā)現,阿爾泰山區(qū)域序列間的相關性較高,天山北坡區(qū)域的次之,天山南坡區(qū)域的最低(昆侖山區(qū)域和塔里木河區(qū)域的重建序列僅1 條,無法對比分析)。阿爾泰山 2 條序列(EQ1、HBH)間相關系數為 0.594,達到0.01 的顯著性水平;天山北坡4 條序列(WLM、MNS、JIH、KTH)間的相關較為復雜,其中,WLM 和MNS、MNS 和 JIH、JIH 和 KTH 的相關性較高,通過0.05 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而其它序列間的相關性則較低;天山南坡的 4 條序列(GXH、QSH、TSG、AKS)間的相關性較弱,僅有較少數序列間相關顯著(QSH和 GXH(p<0.05)、QSH 和 AKS(p<0.01)),其它序列間相關均不顯著。各區(qū)域之間,阿爾泰山徑流量重建序列與天山北坡的序列相關性較好;天山南坡的AKS 與昆侖山的TZN 相關系數最高,為0.622(p<0.01),天山南坡的QSH 與天山北坡的WLM 相關性次之(r=0.484,p<0.01)。

        表2 新疆地區(qū)各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在公共區(qū)間(1900—1980 年)內的互相關系數

        將新疆阿爾泰山、天山北坡、天山南坡、昆侖山和塔里木河流域等5 個區(qū)域的14 條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分別進行31 a 滑動平均和標準化處理后,對比分析了其豐枯變化階段(圖2)。

        從圖2 可以看出,新疆地區(qū)14 條重建序列的豐枯變化階段一致性較差,很難找出各條河流徑流量豐枯變化統一的時段,這反映出新疆三大山系間的河流徑流量變化差異性較大。但是,區(qū)域內部河流徑流量的豐枯變化存在一些較為一致的時段。其中,阿爾泰山區(qū)域樹輪記錄的較為一致的河流徑流量豐枯變化時段有:18 世紀 60 年代(枯)、19 世紀 30—60年代(豐)、19 世紀 70 年代—20 世紀前十年(枯)、20世紀 20—50 年代(豐)、20 世紀 60—70 年代(枯)和20 世紀80—90 年代(豐);天山北坡較為一致的豐枯變化時段有:17 世紀 50—90 年代(豐)、17 世紀90 年代—18 世紀 20 年代(枯)、18 世紀 40—50 年代(豐)、19 世紀 10—20 年代(枯)、19 世紀 80—90年代(豐)、20 世紀 10 年代(枯)和 20 世紀 70—90年代(枯);天山南坡較為一致豐枯變化時段有:18世紀前十年—18 世紀 10 年代(枯)、18 世紀 80 年代—19 世紀 50 年代(豐)、20 世紀前十年(豐)和 20世紀30—70 年代(枯),而天山南坡的GXH 與其他3 條序列在 18 世紀 20—50 年代、20 世紀 50—80 年代河流徑流量豐枯變化有較大差異。此外,昆侖山區(qū)域提孜那甫河重建序列TZN 的豐枯低頻階段變化與AKS 的一致性最高,這也與上文相關分析結果相符。塔里木河流域TLM 低頻變化序列存在2 個豐水期(1836—1882 年,1930—1949 年)和兩個枯水期(1883—1929 年,1950—1965 年)。該序列所用樹輪樣本與天山南坡的TSG 同為闊葉樹,主要位于河流兩岸,樹木生長與河流徑流量存在直接關系。而其它河流流域的樹木均為山區(qū)針葉樹種,樹木徑向生長與河流徑流量之間存在的是間接關系。

        選取10 條河流徑流量的重建序列將其在公共區(qū)間1714—1989 年內的極值年份進行比較(序列EQ2、YLH 缺少具體的重建數據,TSG、TLM 公共區(qū)間較短,故未在表3 中列出)。由表3 可知,在阿爾泰山區(qū)域,EQ1 和HBH 均指示1777 年為極端豐水年,1812 年和1900 年為極端枯水年;在天山北坡區(qū)域,有 4 條序列(WLM、MNS、JIH、KTH)指示 1942 年為極端豐水年,有 3 條序列(WLM、MNS、KTH)指示1917 年為極端枯水年,有2 條序列指示1784 年(WLM、MNS)、1840 年 (WLM、MNS) 和 1876 年(MNS、KTH)為極端豐水年,1778 年(WLM、MNS)、1884 年(WLM、JIH)、1918 年(WLM、MNS)、1977 年(MNS、JIH)為極端枯水年;在天山南坡區(qū)域,有2 條序列指示 1860 年 (GXH、AKS)、1804 年(QSH、AKS)、1901 年(QSH、AKS)為極端豐水年,1918 年(QSH、AKS)、1957 年(GXH、QSH)為極端枯水年。通過對比新疆地區(qū)各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極端年與歷史記錄的氣候水文事件[64],發(fā)現各序列的極端年與研究區(qū)歷史上記錄干旱和洪澇事件的時間較為吻合(表4)。這表明上述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能夠較好地捕捉到歷史時期發(fā)生的部分極端氣候水文事件。

        圖2 新疆地區(qū)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豐枯變化階段的對比

        表3 10 條徑流量重建序列的10 個最高/最低值(公共區(qū)間:1714—1989 年)

        對上述14 條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進行周期分析[65]發(fā)現,5 個區(qū)域的徑流量重建序列均存在2~7 a的變化周期,這與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事件的變化周期一致[66-68],說明新疆地區(qū)河流徑流量變化可能與ENSO 事件存在聯系。阿爾泰山區(qū)域的EQ1、HBH,天山北坡的YLH 和天山南坡的AKS、TSG 共5 條序列存在11 a 或22 a 左右的周期,表明其徑流量變化可能受到太陽黑子11 a、22 a 活動周期的影響。阿爾泰山區(qū)域的EQ2,天山北坡的WLM、MNS、JIH、KTH 和塔里木河流域的 TLM 等 6 條序列存在50~60 a 和80~100 a 的低頻變化周期,說明徑流量變化還可能與百年尺度的Gleissberg 周期[69]有關。此外,5 個區(qū)域中亦有多條徑流量重建序列存在15~18 a 或25 a 左右的變化周期。綜上所述,新疆地區(qū)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的周期變化在高頻上較為一致,徑流量變化可能受到海陸大尺度氣候振蕩的影響。

        表4 新疆地區(qū)各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氣候水文事件與歷史記錄的對比(公共區(qū)間:1714—1989 年)

        4 結論與展望

        4.1 結論

        本文通過總結分析新疆地區(qū)已開展的樹輪水文學研究結果,得出以下結論:

        (1)新疆5 個區(qū)域的樹木徑向生長一般與生長季的降水顯著正相關,與各月河流徑流量存在正相關關系。水分是各流域樹木徑向生長的主要限制因子,且氣候水文要素對樹木生長存在一定的滯后效應。

        (2)新疆不同區(qū)域徑流量重建序列的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阿爾泰山區(qū)域重建序列間的相關性較高,天山北坡次之,天山南坡最低,阿爾泰山與天山北坡徑流量重建序列間亦存在較好的相關性。

        (3)新疆5 個區(qū)域河流徑流量低頻變化存在較大的空間差異性,很難找出各條河流徑流量豐枯低頻變化統一的時段。但區(qū)域內部河流徑流量序列的豐枯變化的一致性相對較好。其中,阿爾泰山區(qū)域樹輪記錄的較為一致的河流徑流量豐枯低頻變化時段有:18 世紀 60 年代、19 世紀 30—60 年代、19 世紀70 年代—20 世紀前十年、20 世紀 20—50 年代、20世紀60—70 年代和20 世紀80—90 年代;天山北坡區(qū)域樹輪記錄的較為一致的河流徑流量豐枯低頻變化時段有:17 世紀 50—90 年代、17 世紀 90 年代—18 世紀 20 年代、18 世紀 40—50 年代、19 世紀 10年代—20 年代、19 世紀 80—90 年代、20 世紀 10 年代和20 世紀70—90 年代;天山南坡區(qū)域樹輪記錄的較為一致的河流徑流量豐枯低頻變化時段有:18世紀前十年—18 世紀10 年代、18 世紀80 年代—19世紀 50 年代、20 世紀前十年和 20 世紀 30—70 年代。

        (4)徑流量重建序列的部分極值年份與歷史記錄的氣候水文災害相吻合,表明重建序列能夠捕捉到流域內重要的干旱和洪澇事件。

        (5)周期結果顯示,新疆地區(qū)的14 條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均存在2~7 a 的變化周期,也有多條徑流量序列分別存在 11 a、15~18 a、22 a、25 a 左右、50~60 a 和80~100 a 的變化周期,說明了新疆地區(qū)徑流量變化可能受到海陸大尺度氣候振蕩的影響。

        4.2 展望

        新疆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多是基于樹輪寬度完成的,灰度、密度、細胞、同位素等其它樹輪參數的研究還相對有限。樹輪水文學研究也多是針對河流徑流量的響應和重建,對于其它水文參數,如湖泊鹽度、沼澤與湖泊歷史水位以及大尺度水文變化等涉及較少。此外,河流徑流量的重建多為小流域范圍重建,針對大流域開展的重建工作也相對偏少。對于新疆地區(qū)水文變化的時空差異、不同水文模式對新疆地區(qū)水文變化的適應性和模擬能力、河流徑流量重建序列和大氣環(huán)流之間相關關系的研究也相對有限。由于新疆昆侖山交通不便等原因,也限制了該區(qū)域樹輪水文學研究的開展。因此,未來研究應在采樣點空間加密、綜合利用多種樹輪參數,并通過結合山區(qū)氣象水文觀測、樹木徑向生長監(jiān)測和木材解剖等技術方法深入探討新疆地區(qū)樹木年輪對氣候水文要素的響應機理,更加精確地分析樹輪記錄中的氣候水文信號[70],從而重建大范圍的、長時間尺度的、可靠的河流徑流量和湖泊水位歷史變化等水文要素序列,完善新疆主要河流徑流量歷史變化情況,對進一步理解新疆歷史氣候水文變化規(guī)律及其影響機制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樹輪徑流量水文
        2022年《中國水文年報》發(fā)布
        樹輪研究方法與進展
        廣西農學報(2021年2期)2021-11-21 14:08:38
        天山南北坡樹輪穩(wěn)定碳同位素對氣候的響應差異
        水文
        水文水資源管理
        水文比擬法在計算河川徑流量時的修正
        水文
        樹木年輪對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的響應及應用研究
        SCS模型在紅壤土坡地降雨徑流量估算中的應用
        阿爾泰山中部樹輪寬度年表特征及其氣候響應分析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白丝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av手机在线天堂网|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不卡|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诱惑| 天堂av在线美女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jlzzjlzz全部女高潮|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 第1页|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在线网站| 99蜜桃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婷婷|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蜜桃av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乱码二区三区涩涩屋 | 午夜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影院| 欧美69久成人做爰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国产激情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二区三区| 97久久人人超碰超碰窝窝| 久久久久久一级毛片免费无遮挡| 精品熟女av中文字幕|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久久 | 国内露脸中年夫妇交换| av在线免费播放网站| 国产自拍av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四虎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