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腔內吻合的完全腹腔鏡結腸癌手術是近來的一個手術技術發(fā)展趨勢,直視下進行腔內吻合可以避免腸管扭轉造成血運障礙,也利于在下腹部取輔助切口或者行NOSES手術。腔內吻合的完全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可以減少腹壁膿腫的發(fā)生,縮短首次排氣和排便的時間,縮短術后恢復和住院時間,總體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與體外吻合相似[1]。左半結腸由于發(fā)病率較低以及解剖因素(降結腸相對固定),關于完全腹腔鏡手術的報道不多。但是評論者一直提倡左半結腸的腔內吻合,理由如下:1.左半結腸切除后,由于橫結腸與降結腸或者乙狀結腸相對解剖位置固定(不像右半結腸切除后回腸游離幅度較大),若行體外吻合勢必會縮小腸管切除范圍;2.左半結腸切除行體外吻合可能要游離脾曲,增加手術時間和手術并發(fā)癥;3.體外吻合強行牽拉腸管可能造成腸管或者系膜血管的損傷,吻合也有可能不甚確切。與其他學者一樣,評論者常用的腹腔鏡左半結腸切除腔內吻合方式有OVERLAP和功能性端端吻合兩種方式。這里介紹日本學者的腔內半手工縫合端端吻合術的主要步驟如下(見圖1)[2]:(A)結腸切除后,在降結腸和乙狀結腸漿肌層縫合支持線;(B)分別切開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的前壁;(C)助手和術者分別提拉支持線,用腔鏡下切割閉合器夾閉結腸后壁;(D)檢查結腸前壁未夾入切割閉合器,激發(fā)完成結腸后壁的吻合;(E)用3-0可吸收線對前壁進行全層、連續(xù)縫合;(F)前壁漿肌層包埋,完成內翻縫合。評論者認為IC-HHS吻合術較OVERLAP吻合和功能性端端吻合可以進一步減少吻合時腸管的張力,而且是真正的端端吻合(功能性端端吻合實質也是側側吻合),達到與開腹手術類似的吻合效果。相比腹腔鏡左半結腸無手工縫合的端端吻合技術[3],該方法更為簡單和確切,可以在有一定腔內吻合技術和良好縫合技術的單位實施。
圖1 日本學者的腔內半手工縫合端端吻合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