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夫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鑄鍛鋼事業(yè)部,黑龍江161000)
低壓轉子被廣泛應用于汽輪機的高背壓供熱系統(tǒng)[1-3],轉子鍛件是火電設備四大鍛件之一,是大型軸類鍛件的典型代表[4]。由于它工作在高溫、潮濕的環(huán)境中,工作時受力條件復雜[5],所以,對它的質量要求很高。因此,本文針對不同錠型的聯(lián)合轉子鍛件在粗加工后,有部分鍛件因超聲檢測缺陷超標而報廢的情況,選擇一組報廢料進行定性缺陷分析,以確認其缺陷的性質,便于優(yōu)化工藝提高產品質量。
本試驗采用30Cr2Ni4MoV的鋼材,其化學成分要求如表1所示。
采用LVCD+VCD的工藝路線,即電爐提供粗煉鋼水,LF爐采用白灰與螢石造渣,用適量硅石調整爐渣堿度,用碳粉擴散脫氧,真空脫氣處理,最后真空上注、鋼錠熱送。
表1 化學成分要求(質量分數(shù),%)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requirements(mass fraction,%)
如圖1所示,分別對A、B、C部位進行無損檢測,發(fā)現(xiàn)A部存在?3 mm~?5 mm密集缺陷,深度873 mm~1053 mm,最大反射量?7 mm;B部存在?2 mm~?4 mm密集缺陷,深度146 mm~372 mm,最大反射量?7 mm;C部距O點970 mm范圍內存在?2 mm~?3 mm密集缺陷,深度為表面至60 mm;其他可探部位未發(fā)現(xiàn)記錄缺陷。冒口端缺陷位于小軸表層區(qū)域,水口端缺陷基本位于小軸中間位置,因此,分冒、水口兩部分制定不同取料方案,根據(jù)無損檢測時確定的缺陷深度,套取相應試樣并壓斷,在掃描電鏡下進行斷口夾雜物分析。
圖1 無損檢測示意圖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nondestructive test
低壓轉子鋸開后的斷面光潔度差,肉眼并未發(fā)現(xiàn)有明顯的可見缺陷。冒口端發(fā)現(xiàn)一段表面缺陷,呈密集條狀分布,在缺陷嚴重部位用鉆床套取3個試樣,編號為1#、2#、3#。
水口端B面在車床單邊加工深度150 mm的過程中及加工結束后肉眼并未發(fā)現(xiàn)明顯夾雜物,加工結束后無損檢測確定3處缺陷,缺陷深度分別為70 mm、55 mm和80 mm。用鉆床在標記位置處沿徑向垂直套取試樣,編號為1-1#、2-1#、3-1#。
分別取冒口端和水口端任意一個試樣進行顯微組織觀察,如圖2所示,發(fā)現(xiàn)在金相二維面上缺陷呈雜亂曲線交叉密集分布,曲線內堆積著大小不一的顆粒狀夾雜物,因此確認該缺陷的性質為夾雜類缺陷。
圖3為冒口端3個試樣斷口形貌及微區(qū)成分分析,斷口心部存在條帶,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在電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細條狀缺陷內分布有大小不一的顆粒狀夾雜物,條帶內均存在細碎的顆粒。經能譜成分分析顯示,細碎顆粒主要成分為Ca、Si,伴隨有少量Mg、Al等的夾雜物,且呈條帶狀密集分布,斷口表面未發(fā)現(xiàn)其它缺陷。
(a)冒口端(b)水口端
圖3 冒口端斷口形貌及能譜分析Figure 3 Morphology and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fracture atthe riser end
圖4 水口端斷口形貌及能譜分析Figure 4 Morphology and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fracture at the nozzle end
圖4為水口端三個試樣的斷口形貌及微區(qū)成分分析,肉眼可見心部存在條帶,方向性明顯。在電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條帶內存在大量顆粒,經能譜分析顯示,顆粒主要成分為Ca、Si、Al等,部分區(qū)域含有相當量的Mg、F及很少量Na、K等,斷口表面未發(fā)現(xiàn)其它缺陷。
(1)冒口端斷口夾雜物主要是Ca、Si為主,含少量Mg、Al等夾雜,夾雜物成分以硅酸鹽為主。
(2)水口端斷口夾雜物比較復雜,主要是Ca、Al、Si的氧化物,同時含有少量Mg、F等夾雜物,部分視場可見純的Mg氧化物。
(3)根據(jù)以上分析認為,夾雜物為鋼水內部精煉渣澆注后未能充分上浮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