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春
結識李老師是在2015年初夏。筆友黃飛兄請我周末參加一次文友聚會,說要向我引見本土詩壇三位重量級的人物。我懷著好奇趕赴荊州古城內環(huán)路小北門的糖葫蘆飯店。飯店不大,但新裝修才開業(yè),顯得很雅致。黃飛兄一見我,便將坐在沙發(fā)上的三位老者一一介紹:“這是李家棟老師,這是張虎垠老師,這是戴鐸第老師。李、張二老四年里僅憑手機短信的方式,互相唱和格律詩詞達八百余首,結集為《云箋唱和》。戴老為詩詞逐次精彩點評,附錄于作品之后。不簡單?。 甭犃T黃飛兄一席話,我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席間家棟先生談詩論詞,妙語連珠,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不是因為他的身份——曾擔任荊州區(qū)區(qū)長、荊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主席,而是他豪放爽朗的性格。臨別,李老師贈我他退休后出版的六本書,《云箋唱和》外,另有《荊州短歌》《荊州詩余》《秋繭集》三本詩集及《愚思錄》《游蹤散記》兩本散文集,讓我驚喜交集。
正所謂文如其人。仔細讀完六本贈書,可以說我對李老師的為人已頗為了解:他對國事的熱情、家人的深情、朋友的摯情以及山水的鐘情……付諸筆端,令人動容!2016年仲夏,又獲贈李老師的《詠歷代五百詩人》。李老師堪稱博學,尤其于詩詞研究下了極大的功夫。他對歷代詩詞名家了如指掌,采用七絕的體裁評論了自先秦至現代的501位詩人。結合所詠對象的生平事跡及代表作,或褒或貶,允理愜意,自成一格,文采斐然。
而今捧讀《愚情集》,對其為人了解更加透徹:孝子、賢夫、嚴父、慈祖、良友……諸多鮮明生動、愛憎分明的形象,躍然紙上,合而為一,構成大寫的四個字:“至情至性!”
《愚情集》共分為12個篇目,每一篇目以“情”命名。傾情而作,佳構連篇。而自謂所“愚”,則是“大智若愚”“大巧似拙”。以“愚”總覽諸“情”,體現了作者執(zhí)著、誠懇、謙遜的人生態(tài)度,也彰顯了李先生七十多年來對生命萬象的哲學感悟。
“親情篇”中,《小年懷老父》:“春梅競與蠟梅妍,北國人家忙過年。我欲還鄉(xiāng)歸不得,思親只有夢纏綿。”身在京城為女兒帶孩子,遙望千里之外的荊州,思念老父,別緒離情,夢繞魂牽;《病?!罚骸半q蟠刮R馊绾??隔窗怕見柳婆娑。千枝萬葉淋淋雨,淚水猶如雨水多?!逼呤衔淌谭罹攀衔?,老父病危之際,孝子寧不悲乎?《為岳母培墳感賦》:“駕鶴西歸女未婚,而今婿是古稀人。臨終托付銘心骨,跪拜墳前感厚恩?!惫畔∨龉虬菰缡旁滥福纹鋫?;《菩薩蠻·寄小女李悅》:“人生百載為行客,縈懷最是情難舍。白發(fā)對青絲,顧憐唯自知。費心無用處,辜負情如許。放下便從容,何時能看空?”雖自稱嚴父,卻亦柔情如春;《妞妞五歲生日感懷》:“傾心莫笑白頭癡,隔代親情只自知。最喜兒童歌舞罷,翻書誦讀問生詞?!睂ν鈱O女活潑可愛的描寫,飽含慈祖欣喜之情。
“兩情篇”中,《情感》:“秀目明光一霎摧,相依有伴不須悲??芍哮x鴦鳥,風雨來時比翼飛。”在妻子因雙目突然失明就診期間,賢夫溫言勸慰,患難見真情;《陪老伴晚步》:“執(zhí)手紅塵歲月悠,也愛春光也愛秋。斜陽好景黃昏近,只愿相陪走到頭?!眻?zhí)手偕老,一片癡情!
“鄉(xiāng)情篇”中,《猴年元日有感》:“夢覺三更思郢闕,身羈八載滯京華。鄉(xiāng)味鄉(xiāng)情無覓處,教我如何不想家!”桑梓之情,濃得化不開;《童年趣事十六首》選二:“蒙童師訓耳邊過,放學瘋玩伙伴多。欲摘鄰家初熟果,三竿捅掉馬蜂窩?!薄伴T前老柳掛危巢,喜鵲驚飛低復高。上樹才剛掏鳥蛋,黃蜂蜇眼腫難消。”家鄉(xiāng)童年往事,饒有情趣,歷久彌新;《故鄉(xiāng)行組詩》其十九:“掃墓回村覓故人,放牛發(fā)小化冥魂。鄰家父老私相語,未見兒孫祭祖墳?!惫释翆す嗜?,故人已故,墳頭冷落,情何以堪!
“友情篇”中,《順清夫婦來寓所祝吾六十六歲生日》:“同在京華為異客,未忘與我祝生辰。艱難歲月常相憶,故舊情懷老更淳?!备士嗯c共,良友厚情;《清平樂·寄光新》:“管鮑交契,莫道無蹤跡。幾度滄桑生變易,不改相知情誼。人生最美清秋,白頭俊友風流。長憶黃金搭檔,靈犀一點心頭?!睔v盡滄桑情不改,同事之誼,直追管鮑;《致雷志國》:“少年同學老來親,數載誠邀意篤深。若問高情高幾許,黃山碧入鄂湘云?!蓖爸?,高逾云天;《暮秋寄李君祖春》:“滿腹經綸負異才,草根央視競登臺。今朝交結忘年歲,待看詩名震九垓。”鼓勵后輩,老師對學生的期盼之情,何等殷切!
“物情篇”中,《罌粟花》:“原知鴉片臭名遐,紅紫居然艷可夸。貪戀能傾城與國,麗姿竟是惡之花?!苯栉锸闱?,敲響毒品之警鐘;《含羞草》:“纖葉扶花吸眼球,輕佻觸碰怵然收。塵世而今多妙趣,人不知羞草知羞。”以花比人,寄情傳神;《鸕鶿》:“潛水抓魚有異才,立功獲賞最開懷。不該多占休貪吃,吞進還須吐出來?!庇|景生情,對貪婪者一聲棒喝!
“游情篇”中,《客棧后山獨步》:“獨入深山步步幽,時聞鳥語在枝頭。唯逢老丈林中出,采得松茸滿背篼?!鼻鷱酵ㄓ模挥刹蛔躺[者情懷;《重慶至荊州列車上感作》:“攜程萬里好孤吟,一字難安費苦心。老去詩名輕幾許?車窗過眼看浮云?!币宦沸幸?,逸志閑情;《登野長城烽火臺》:“破徑殘垣滿棘榛,登高四望白云深。秦磚漢瓦功何在?社稷長城百姓心。”登臨悵望,發(fā)思古之幽情。
“詩情篇”中,《讀陶淵明絕筆詩》:“隱逸田園雅興長,孤吟獨酌賦華章。詩魂渺渺知何去?化作黃花歲歲香?!睙o限敬慕之情,寄予心儀之前賢;《重讀潘岳》:“趨炎諂巧附豪門,麗句華章枉費心。擅作哀詩誰吊汝?拜塵千載有傳人。”(潘擅長做悼亡詩)對才高德薄者,滿懷鄙夷之情。
“忿情篇”中,《街頭所見》:“前邊掃凈后邊丟,執(zhí)帚工人汗?jié)M頭。垃圾箱離三五步,瞎拋亂扔幾時休?”對不尊重環(huán)衛(wèi)工勞動成果瞎拋亂扔者,筆下毫不留情;《官員公款吃喝》:“常見城鄉(xiāng)貧者艱,一分欲作兩分錢。何曾識得公家宴,海味山珍百萬元。”抨擊公款吃喝的不正之風,仗義執(zhí)言;《賣淫女人》:“淫窟香巢自賣身,非關困窘逼沉淪。殘花敗柳秋風里,怎把青春告子孫?”一問千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情,盡在其中!
“世情篇”中,《連續(xù)七天霧霾二首》其一:“茫茫濃霧鎖京都,濁氣塵霾久滯浮。問責昏天天曷語?人間逐利亂排污!”目睹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發(fā)展經濟的后果,滿腔焦情,幾多無奈;《看“世紀婚禮”新聞》:“明星炫富敢燒錢,婚禮花銷兩億元。千萬寒門光棍漢,一聲嘆息對蒼天!”驚訝于兩極分化之嚴重現狀,唏噓之情,不能自已。
《愚情集》佳作太多,不能一一列舉。該書是李老師的一部嘔心瀝血的新作,相信有幸讀到她的同好,也和我一樣受到啟發(fā)、教益和熏染!行文至此,驀地想起李老師的”后記“此情可待成追憶”。是的,值得作者追憶,值得今天讀者追憶,值得將來漫長歲月無數能夠有幸拜讀此書者的追憶!
編者的一點感想
近年央視最火的文化綜藝類節(jié)目,恐怕非《中國詩詞大會》莫屬。我一直很惶惑,中國新詩創(chuàng)作從“五四”始已逾百年,竟無一人一詩能入出題人的法眼,盡管前有徐志摩郭沫若聞一多,后有顧城海子舒婷。即使你是一個文學碩士,恐怕也就記得“黑夜給了我黑的眼”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民族是以詩語來領悟自然和人生的民族。幾千年來偉大的詩人詩作璨若星河,光耀寰宇,世界無有可比肩。但如今,深受千年詩歌雨露浸潤的中國人幾乎陷入“無詩可讀”的困局。當代詩壇上那些或晦澀不堪,或怪誕離奇,或粗淡如話的作品,使新詩離我們的審美期待越來越遠,幾乎淡出了大多數文學讀者的閱讀范圍。有句話是文化人常說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讀不懂的詩和遠方”。與新詩的尷尬相反,古典詩詞一直未曾遠離廣大讀者的視野,而且,近十多年來逐漸興起了一股舊體詩詞的創(chuàng)作熱潮。有學者統(tǒng)計,僅中華詩詞學會的會員就有2萬多名,詩詞刊物公開與內部發(fā)行的有近600種。中華詩詞學會編輯的《中華詩詞》,發(fā)行量已達到3萬多冊,躍居全國所有詩歌報刊的首位,是中國作協下屬某新詩核心刊物發(fā)行量的兩倍!而且出現了個人編印、出版的舊體詩詞作品集漸在社會上流行的新氣象。文學理論批評名家謝冕感嘆詩壇“變了天”;云南民族大學的陳友康教授指出,現在“詩詞中的不少優(yōu)秀之作已經完成了經典化,它們像古代佳作和新詩中的優(yōu)秀作品一樣傳誦人口,滋潤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涵養(yǎng)了人們的品格節(jié)操?!奔覘澫壬摹队耷榧房胺Q這樣的“優(yōu)秀之作”。
李先生是我的老領導,也是我當荊州市文聯主席的前任。我永遠忘不了他上任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時給我看他的詩作時我的驚訝,但更讓我敬佩的是他退休后一年一本詩集的才氣與勤奮。要說明的一點是,推舉《愚情集》這樣的佳作絲毫也沒有排斥或貶低新詩的意思。舊體詩詞在民族審美心理中的積淀極深,其典雅語句、和諧音韻和清麗風格等早已塑就中國人的基本審美趣味。但這并不代表舊體詩會代替新詩成為主流。王國維說得好,“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蔽覀兯谕氖切略姳M快走出朦朧的探索期,與舊詩一道共同創(chuàng)造詩的繁榮和文學昌盛。
責編: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