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摘要:增強電視新聞報道的現場感是新聞發(fā)展的迫切需要,長鏡頭和同期聲是提升新聞報道現場感的重要手段。要提升新聞報道現場感,不僅要在選題和前期準備上下功夫,同時還要將長鏡頭、同期聲等手段結合起來,關注細節(jié)、以人為本,從而提升電視新聞報道的吸引力。
關鍵詞:電視新聞報道;現場感;策略
電視新聞的現場感實際上是客觀現場在觀眾心中引起的一種主觀感受。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營造現場感可以增強新聞的可信度和真實感。通過與現場記者的連線對話,透過屏幕直接向觀眾展示事件的進展,不僅減少了信息傳播的衰減度,而且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此外,增強電視新聞報道中的現場感還能調動觀眾的觀感,大量的同期聲、有沖擊力的現場鏡頭直播、連續(xù)的直播畫面都能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強烈的參與感。
一、電視新聞報道現場感的主要構成要素
1.長鏡頭
運用長鏡頭是增強電視新聞報道現場感的重要手段。通過用推、拉、搖、移等方法,對同一場景或人物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景別的拍攝,可以將現場的圖像和聲音連貫地展示給觀眾,通過視覺和聽覺帶給觀眾以沖擊,營造真實現場的感覺。
但目前來說,我國的電視新聞報道中對于長鏡頭使用的還比較少。一方面,在傳統(tǒng)的觀念里,很多記者沒有認識到長鏡頭對于營造現場感的重要作用。習慣使用鏡頭剪接的方式來表達信息,認為這種方式能夠展示更多的鏡頭、傳達更多的信息。缺乏深度表現信息的意識。另一方面,很多電視新聞的主題缺乏動態(tài)性,沒有必要使用長鏡頭,比如新聞中經常出現的會議主題,長鏡頭使用的必要性就不大。
2.同期聲
在新聞報道中使用同期聲同樣能夠營造很強的現實感。通過對采訪現場人、物及環(huán)境聲音的錄制,能很好地展示當時的人物心理狀態(tài)以及態(tài)度傾向,尤其是觀眾能夠通過采訪對象原汁原味的話語甚至語音語調,感受或者推測出人物的性格、習慣、心理傾向等,滿足了觀眾真實感的心理需要。同時也能夠讓新聞變得生動、鮮活、立體感更強,讓觀眾不僅能夠“如見其人”更能“如聞其聲”,能夠全方位地感知新聞信息。
二、增強電視新聞報道的現場感策略
1.以人為本,精巧選題
新聞報道選題要堅持以人為本,這也是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前提和根本要求。要想增強新聞報道的現場感,首先就要有一個好的選題。要讓人民群眾成為新聞的主角,聚焦百姓生活,讓百姓真正參與到新聞報道中來,在報道中體現更多的人文關懷。這樣的新聞選題比較鮮活,更加豐富多彩,更有生命力,同樣也具有更強的畫面感和現場感。
2.充分鋪墊,做好準備
一般外行人看來,電視新聞報道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現場報道,就是拍攝視頻素材然后進行簡單的剪輯即可。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F場是復雜多變的,有很多無關的干擾因素,即便是對現場進行了完整的拍攝,也不一定能夠給觀眾現場的感覺。因此在進行采訪之前要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要了解新聞事件的這個過程,尤其是要弄清楚一些專業(yè)性或者技術性的知識,現場的環(huán)境以及關鍵人物,各種器材設備的使用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在真正采訪時做到有條不紊,營造真實生動的現場感。
3.重視過程,還原現場
重視過程實際上也就是將事件的整個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持續(xù)地、完整地表現出來。表現事件的過程不僅需要對當時的時間進行還原,同時還包括對空間進行在線。在傳統(tǒng)新聞報道中,通常不重視對事件原始過程的還原,而是截取一些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展現,這樣就不能給觀眾現場的感覺。對事件現場進行還原,復核觀眾的視覺規(guī)律和心理需求,而且觀眾的注意力一直緊緊跟隨者事件的發(fā)展,從而產生極強的現場參與感。
重視過程,就要重視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不僅要關注事件本身,還有前奏以及后續(xù)的延伸,以及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在一些體育賽事等重大比賽直播或者一些重大的科研項目直播如北斗三號“收官之星”發(fā)射成功時,就采用了這種方式。
4.巧用同期聲,與現場同步
聲音是表現時間延續(xù)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能使觀眾真實地感受到現場的進行時態(tài)。因此,要想營造新聞信息的現場感,一定要巧用同期聲。
事件時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新聞人物中的情緒也是不斷變化的,這種情緒的變化一方面可以通過記者的言行舉止展現出來,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同期聲的方式帶給觀眾現場的真實感?,F場新聞人物的言行舉止能夠帶給觀眾全方位的刺激。即便是不進行現場直播時,將同期聲作為演播室背景聲,這樣觀眾即便是看不到現場,但是也能夠通過聲音感受現場的氣氛,給觀眾廣闊的想象空間,通過聲音帶動觀眾保持與事件的同步。
5.運用長鏡頭,聚焦同一時空
畫面是表現空間的重要元素和方法。使觀眾對現場空間的感覺具象化、立體化。運用長鏡頭將同一時空內的人物、環(huán)境連貫地展示出來,完整地展示過程,同時還能增強新聞的真實性和現場感。
在長鏡頭的使用過程中,要綜合運用推拉搖移等多種手段綜合展現事件過程,同時運用多方位拍攝,全面完整地展示,拓展觀眾的想象空間,形成獨特的心理感受。同時也要注意,在新聞報道中,也不能單一地使用長鏡頭,也要注意長鏡頭和切鏡頭的切換使用。這對現場記者的素質具有極強的要求,同時也是一種考驗,尤其是一件突發(fā)事件中,記者要能快速地決定使用各種方式進行拍攝,具有極強的敏感性,同時還要進行精準的抓拍,將一些最能展示事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畫面固定下來,這樣才能給新聞報道極強的現場感。
6.關注細節(jié),凝固現場
新聞報道中的細節(jié)能夠打動人心。如果沒有細節(jié),新聞報道就會變得干巴巴地沒有新引力可言。而通過細節(jié)的展示,能夠更好地展現人物的性格和內心世界,同樣也符合觀眾的觀看需求。
由于現場的信息是比較復雜的,因此捕捉細節(jié)考驗的是現場記者、主持人以及攝像師的敏銳觀察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尤其是那些轉瞬即逝但是卻能反映主題的關鍵細節(jié)一定要把握好,并且進行放大,給觀眾真實的觀感。
三、結語
通過增強電視新聞報道的現場感,能夠增加其吸引力。但是這不僅需要考驗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同時也需要前期精心的策略和準備。只有采用一定的手段,做好選題及充分的前期準備,在具體操作中,將長鏡頭、同期聲等手段結合起來,關注細節(jié)、以人為本,才能做出精彩的節(jié)目,提升電視新聞報道的新引力和收視率,豐富觀眾生活。
參考文獻:
[1]許凌霄.試論電視新聞直播的現場感營造[J].新聞研究導刊,2019(13).
[2]郎勁松,黃建友,李然.激活現場——電視新聞直播的現場感營造[J].電視研究,2006(05).
[3]安靜.論電視新聞直播報道的發(fā)展趨勢[J];理論觀察,2013(07).
[4]姜顯昱.提高電視新聞直播連線質量 需要處理好四種關系[J];記者搖籃,2014年09期
[5]李俊彥.電視新聞直播報道發(fā)展研究[D].暨南大學,2006.
[6]解佳偉.移動新聞客戶端新聞直播的發(fā)展研究[D].蘭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