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對在線上授課中使用到的全息影像技術展開思考。并對全息影像技術在授課中的發(fā)展做出設想并提出建議?,F(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全息影像技術作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的一個分支,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如何利用好全息影像技術來更好的向學生進行授課也逐漸成為教師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全息影像技術;新型課堂
一、全息影像技術的發(fā)展
(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其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從最開始的電腦進課堂、課堂中出現(xiàn)最原始的投影儀;慢慢的出現(xiàn)與黑板一體的大屏幕,到后來大屏幕可以直接控制,不用再通過電腦進行控制,教師在課堂上對多媒體的使用更加方便了起來,可以更加快捷的向學生展示自己想要展示的東西;現(xiàn)在,多媒體教室也逐漸發(fā)展起來,整個教室就像是處在一個大屏幕的內部,四周都有顯示器,學生的桌椅也不再是固定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條件去選擇觀看哪個屏幕,也可以更加方便的自由組成小組進行相應的探究??茖W技術正在逐步的改變我們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教學模式。
二、全息影像技術對于學生學習的影響
(一)就目前看來,全息影像技術還在持續(xù)發(fā)展中,技術并不是十分成熟,相關設備的價格可能偏高。因此,對于教師來講,熟練的掌握全息影像技術可能有些困難,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其次,由于相關設備價格的原因,學??赡軟]有充足的資金引進足夠的設備;第三,對于學生來講,全息影像技術還是比較新奇的,在課堂上可能會過分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生的聽課質量下降。
(二)為了驗證全息影像技術對學生的學習是否有幫助,我聯(lián)系了當?shù)氐膬蓚€初中班級進行試驗。每個班級都是56人,我將每個班級都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8人。然后記為A1,A2,B1,B2四個組(A代表A班級,B代表B班級)。A1、B1教師使用全息影像技術進行授課,A2、B2則使用平常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進行為期兩個星期的實驗,在兩星期后統(tǒng)一進行測驗。由于處在疫情期間,我們只能采取線上授課的方式,測驗則是使用某學習軟件的考試功能進行。為了保持變量唯一,兩個班級教師一致、所教內容一致、試題一致,試題匿名由任課教師進行批改。所選科目內容為初中是數(shù)學的立體幾何。下圖是測試后的數(shù)據(jù)。由于能力有限,我們無法進行更大范圍的實驗,因此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
圖中數(shù)據(jù)為兩個班級四個小組在測試后的成績分布圖。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全息影像技術進行授課的小組的學生成績相較于使用普通授課方式的學生的成績,在中間以及靠上的人數(shù)要多,并且非常明顯。并且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采取全息影像技術進行教學受益最大的是處在中間的學生,他們學習有時只是尋不到竅門,不得方法。而我們采用了全息技術向學生更加形象的展示了立體圖像后,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立體圖形是如何轉變?yōu)槠矫媪Ⅲw圖形的,這樣在他們只是之間的“墻”被打破了,知識更好的融匯貫通后,成績自然而然地也就上來了。在我最早觀摩到利用全息影像技術進行授課的是一位初中地理老師,在講利用等高線判斷山谷與山脊時,很多學生都非常的不理解,于是這位老師采用了全息影像,將一座立體的山標注好山谷山脊并且畫出了等高線,讓學生仔細觀察,隨后老師將這座山從山頂向下按壓,直到將這座山按壓成一個平面,再褪去顏色,就變成了學生們課本上的等高線圖,這樣的一個變換方式讓學生非常直觀的觀察到山谷山脊是怎么變成等高線圖上的樣子,學生再觀察后得出的結論要比老師直接告訴記得更加牢固。其實全息影像技術不止局限在數(shù)學或者地理上,很多課程都可以利用到這個技術,比如生物學習人體結構、花的結構、細胞,這都可以利用到這種技術,甚至是一些有危險的化學實驗,學生既可以真實的看到實驗的全過程和現(xiàn)象,又可以避免危險的發(fā)生。當然,要實現(xiàn)全息影像技術的應用,除了學校要提供設備,對教師的要求也非常高。伴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課堂中對教師的相關技術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老師們需要重視起來,時代是發(fā)展的,我們也應該是發(fā)展的,不能固步自封。從一開始的投影儀到后來PPT的廣泛應用,再到這次疫情讓我們不得不進行線上授課,這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所教授的內容、教授的方式這都是會隨著時間的發(fā)展而發(fā)生變化,老師就要努力的追上這些變化,讓我們的課堂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到知識,學到生存的技能。
三、如何更好的利用全息影像技術進行教學
(一)學校需要引進相關設備。硬件設施是實現(xiàn)利用全息影像技術進行授課的基礎,只有保障硬件設施基本到位,才能依據(jù)學校的條件進行下一步準備。但是涉及到資金的問題,學校還是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衡量。各學校之間比的就是師資力量,這就要求學校的軟件硬件條件都能跟上,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學生,學校才能越辦越好。
(二)教師要積極學習新的技術。人們都說醫(yī)生是最累的,一生都在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術,其實老師也是這樣的,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術,讓自己的課堂能夠跟上時代的發(fā)展,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感受到與時俱進的知識內容。只有教師學習、掌握了新的技術,才能夠在課堂上熟練、自如的將技術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知識。
四、全息影像技術的意義
全息影像技術的應用對于目前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來講又是一個突破。它在教育教學領域的運用能夠打破目前的教育模式。它能夠將課本上平面的知識更加直觀的、便捷的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幫助學生更快更好的理解與掌握,同時讓課堂更加開放,讓學生擁有更多動手探索的時間與空間。全息影像技術目前來講發(fā)展的并不完善,這都是時間問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緊跟科技發(fā)展的腳步,不斷嘗試將新的技術、新的知識與我們的課堂結合起來,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成晉軍,張曉娟.全息影像技術在未來教學中的應用[J].農業(yè)網絡信息,2014(11):147-149.
[2].杜珂瑀.全息技術的原理及其應用現(xiàn)狀[J].通訊世界,2019,26(02):194-195.
[3].李麗柏.3D技術原理及發(fā)展狀況和前景[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3(11):162+236.
作者簡介:
訾薇,臨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