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瑋
作為浙江衛(wèi)視的王牌綜藝節(jié)目《王牌對王牌》,從第一季開播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第五季,贏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沈騰和賈玲作為《王牌對王牌》節(jié)目中的搞笑擔當,給觀眾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沈騰延續(xù)以往逗趣幽默的天性,“腦洞”大開制造不少金句梗引眾人爆笑。
這位長在觀眾笑點上的沈叔叔,總能憑借一己之力輕而易舉地沖進被小鮮肉霸占的流量排行榜。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在舞臺上,都能以一種自然的方式通過文字、表情和肢體語言創(chuàng)造出一種快樂的感覺。
中國網(wǎng)絡(luò)電視臺評價他:沈騰思維靈敏,語言犀利幽默,笑起來的時候,沈騰帥氣的臉上不自覺地出現(xiàn)幾條可愛的褶皺,身邊的人戲稱他為“沈大爺”。
從春晚那個呆萌耍賤、天真無鞋的郝建,到loser重生逆襲的夏洛,再到“花錢特煩惱”的王多魚,每一個角色都被沈騰演活了。
頑皮少年時代
1979年10月,沈騰出生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一個中等家庭,父母為他取此名希望他能飛黃騰達。沈騰有一個大三歲的姐姐,從小到大,他是在家人的寵愛中長大的。
孩童時的沈騰顏值帥氣,但特別頑皮貧嘴,愛耍小聰明。曾有位學長對他說:“小破孩,要不是看你長的好看,我見你一次揍一次。”父母原本希望沈騰能學有所成,但他的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好。
1999年高考來臨,當時姐姐沈娜在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學音樂。為了沈騰將來有份好工作,父親和姐姐逼著沈騰報考了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戲劇表演系,然而當時的沈騰對表演沒有什么興趣。
東北出過許多著名的笑星,諸如陳佩斯、趙本山、黃宏,他們對東北人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同其他小孩一樣,沈騰也經(jīng)常模仿這些大腕。到達軍藝學院后,多年“修煉”的沈騰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喜劇天賦。
老師贊揚了沈騰的喜劇天分已足,認為他不需要再練習喜劇。他真正需要學的是踏踏實實地演戲,喜劇也需要堅實的基礎(chǔ)。沈騰聽從了老師的意見,開始苦練基本功。
等到第二年的時候,由于沈騰為戰(zhàn)士們導了一部小劇,老師又將他提拔為課代表。從未當過班干部的沈騰—下子成為了主人翁,各種信心、責任感鉆入了身體,他也開始漸漸愛上演戲。
在學校這幾年,沈騰的父母跟著搬到學校附近陪讀,照顧沈騰和姐姐。當四年的藝院生涯結(jié)束,一個喜劇的新星冉冉升起。
潛伏黃金時代
2003年,從軍藝畢業(yè)后,不愿跑劇組的沈騰加入剛成立不久的開心麻花劇社,當一名話劇演員。比多數(shù)人幸運,因為有小康家庭的父母支持,沈騰不必為生存發(fā)愁。組里有工資,一天100塊排練費,演出費500塊一場。錢不多,只是個基本保障。
一個起步階段的演藝團隊,往往要求成員一專多能,這樣才能慢慢確立各自的位置,也才能經(jīng)受得住團員來來去去帶來的動蕩。沈騰正是在這種動蕩中,從演員漸漸變成了導演、編劇。
“第一年做演員時,兼職當了副導演。第三年就開始聯(lián)合導演?!睂а莸氖率莻€系統(tǒng)工程,從確定次年講什么故事,到找編劇,在磨合演員、排練,中間的舞美、服裝,沈騰都要面面俱到?!拔疫€要平衡那些老演員每個人角色的戲份”。
沈騰出演開心麻花第一部舞臺劇《想吃麻花現(xiàn)給你擰》時,集結(jié)了何炅、謝娜、于娜等明星,以詼諧幽默的形式批判了社會上的種種不良現(xiàn)象。此劇播出后深受好評,奠定了日后開心麻花作品的風格,但可惜票房慘淡。由于當時話劇和舞臺劇的市場很小,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開心麻花的作品都叫好不叫座。
曾在某個大雪天,開心麻花只賣出去七張門票,劇場經(jīng)理看不下去,索性免掉當天的租金。他們不但給觀眾退了票,還給他們報銷了來往路費。面臨無數(shù)低谷,沈騰日復一日地跟大家比著甩包袱,抖包袱,把最燦爛的十年獻給了話劇舞臺。
沈騰說,“我一直覺得我是個特別幸運的人,我特別幸運的就是一畢業(yè)就到了開心麻花。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刻,是開心麻花還在東棉花胡同、和平里幾個地方輾轉(zhuǎn)的時候,一群心無旁鶩的年輕人,喝著酒,擼著串兒,沒日沒夜琢磨包袱兒的時光?!?/p>
雖然這段時間很苦也很漫長,但讓沈騰完成了關(guān)于戲劇創(chuàng)作與喜劇表演的積累與實踐。他參演了二十多部舞臺劇,累計演出將近4000場。這些真槍實彈的舞臺劇經(jīng)驗,練就了沈騰極具個人辨識度的喜劇表演功力。是那段舞臺歷練激發(fā)了他,也是那段舞臺時光成就了他。
2009年,沈騰30歲。那一年,開心麻花開始盈利;那一年,沈騰執(zhí)導了舞臺劇《索馬里海盜》;那一年,開心麻花的名聲越來越響,無數(shù)觀眾慕名來到北京觀劇。2010年,沈騰主演了開心麻花年度賀歲舞臺劇《烏龍山伯爵》。
沈騰從舞臺的各個角度審視著喜劇,努力探索著喜劇的無限可能。開心麻花的口碑票房也越來越好,品牌逐漸叫響。
綜藝成名時代
2012年,沈騰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表演小品《今天的幸福》。多年積累,一舉爆發(fā),一個不可阻擋的喜劇新星劃破天際。在春晚的舞臺上,“郝建”是小人物的群像代表,普通平凡,骨子里帶著良善,努力到極點也只為獲得一點小利。13年、14年、15年,年年出現(xiàn)的“郝建”讓沈騰名聲大噪,“郝建”一度成為他難以擺脫的標簽。
2015年,沈騰參加了綜藝節(jié)目《歡樂喜劇人》。這是一檔集結(jié)了喜劇界半邊天的節(jié)目:沈騰、宋小寶、俞白眉、賈玲、喬杉等重量級人物逐一登場。他們站在同一個舞臺上,在每周拿出一個喜劇劇本大比拼。
沈騰第一次站在《歡樂喜劇人》舞臺上,競演開始前他對著鏡頭說了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我想讓所有人知道沈騰,而不是郝建?!?/p>
在高強度的競演模式下,沈騰沒有松懈任何一個作品,抖過的包袱不耍第二次,短短十幾分鐘的小品里除了單純地引人發(fā)笑還有無數(shù)引人思考的觸動。他所展現(xiàn)的東西很多已經(jīng)超越了喜劇層面,沈騰的才華真正被擺在了臺前。
最后,沈騰以一個喜劇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造性和敏銳思維,獲得第一季《歡樂喜劇人》冠軍。
電影爆發(fā)時代
也是2015年,沈騰懷著忐忑的心情放手一搏,帶著開心麻花從話劇舞臺走向了銀幕,主演電影《夏洛特煩惱》。在公映之前,沒有人看好這樣一部輕量級的電影。沒有大導演,沒有大明星,沒有大預算,在眾多強敵面前它毫無勝算。
然而《夏洛特煩惱》卻以黑馬姿態(tài),在強手如林的國慶檔創(chuàng)造出近15億的票房成績。自此以后,沈騰這個名字一炮而紅。沈騰一躍成為內(nèi)地喜劇的擔當,他與馬麗組成的“沈馬組合”成為了人氣與票房的保證。
無論接什么劇本,沈騰最看重的永遠是劇本本身的質(zhì)量。火了之后,他拒絕了無數(shù)的邀約,因為在他內(nèi)心深處有道秤,那是對表演完成度的高要求,只要不達標,就要拒絕。
《夏洛特煩惱》之后的整整3年,沈騰沒有再接過男一號,一直到《西虹市首富》再出山,又是口碑炸裂的票房奇跡。緊接著《羞羞的鐵拳》《飛馳人生》、《瘋狂的外星人》……從2017年到2019年,中間穿插了綜藝節(jié)目《王牌對王牌》以及兩個春晚小品。沈騰演一部爆一部,他早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小小舞臺上了。做韓寒導演的電影主角,和徐崢黃渤一起合作,沈騰的路越走越寬闊,越走越清晰。
為什么沈騰的喜劇如此深入人心呢?這本領(lǐng)乍看是天賦,實則靠技術(shù),還有些要細看才能分辨的琢磨……僅“搞笑”二字根本無法概括。更難得的是,一個高級演員對表演的全盤掌控。喜劇創(chuàng)作過程無比艱難,每一個包袱都要反復斟酌實驗,每個細節(jié)卡點都要仔細磨合。
喜劇表演中,最難的就是節(jié)奏感。要穩(wěn)、要準,包袱才能抖得響亮。沈騰恰恰在節(jié)奏感上掌控力特別強。舞臺劇和電影的表演方式有差異,舞臺劇要求演員高度控制自己的表演和節(jié)奏,高度夸張,不能有太多的溢出,而電影卻更生活化,更自然,更細節(jié),可以有適當?shù)陌l(fā)揮。微表情控制因而更加重要,絕不是那種故意搞怪扮丑、恨不得五官全擰巴起來的搞笑,而是自然流露的人物底色。
在電影里,沈騰演的大多是底層小人物。這些小人物又“慫”又“賤”,多數(shù)都一事無成,但永遠不失善良底色。沈騰用“騰氏幽默”成功地演出一個個帶有“賤喜劇”烙印的小人物,自我嘲弄又不自我矮化,自輕自賤但又保有尊嚴,在嬉笑怒罵的同時,又保留著深情的風格。讓觀眾看到他們在現(xiàn)實的泥沼里如何保持一顆純真的心,這是一個創(chuàng)作者的溫柔。
沈騰一直試圖用創(chuàng)作給觀眾帶來點什么、又留下點什么。他認為,“笑完就完成不了經(jīng)典”,更重要的是,笑聲中能傳遞美好的愿景,或者,辛辣的諷刺。寓悲于喜,寓莊于諧。所謂的“搞笑天賦”,背后藏著他的血、汗、淚、與思考??此扑沙诘耐獗硐?,卻有著對喜劇的執(zhí)著,喜劇的內(nèi)核是荒誕下的諷刺,而不僅僅是單純的搞笑,沈騰希望通過自己的表演,引發(fā)觀眾的思考和共鳴。
如今的沈騰甚至經(jīng)常被笑稱:“沈叔叔就站在那里,什么都不說我都覺得好笑”。這也許是對一個喜劇人的最高評價。
低調(diào)生活時代
導演韓寒這樣評價沈騰的演技:很多人只是覺得看到沈騰就想笑,但沈騰的表演功底絕對是被低估的,他的表演有一種不怒自威、不笑自喜、不鬧自嗨、不苦自悲的獨特魔力,收放自如,細膩到位但又不落俗套。但沈騰更愿意這么自嘲,“時而蠢材,時而天才”。
上大學之前的沈騰,活脫脫小人物一枚,無理想、無目標、無計劃、無特別的興趣愛好,永遠一副心不在焉、不著急的“蠢材”模樣。
這樣一個胸無大志的沈騰,卻在中年危機的年齡爆紅,用獨特的搞笑風格開創(chuàng)一個屬于自己的喜劇時代。因為不著急的人生,所以才有了這一場厚積薄發(fā)。
大器晚成的沈騰并不覺得早一點成名對自己更好,即便有改變過去的機會,也不想重新選擇,“萬一重新選擇又不成了呢。我覺得這個‘能成’對每個人來講已經(jīng)很幸運,沒有什么早晚。有時早也未必好,好多一夜成名之后按捺不住情緒做出離譜的事,這在年輕時很正常,心智不成熟,反而歲數(shù)大一點的做出成績來,你就能夠承受得住這份榮耀。”
而沈騰在演藝罔一路打拼,能走到今天,離不開妻子王琦的支持。
沈騰與王琦同為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戲劇表演專業(yè)的同學。當王琦入校時,沈騰已經(jīng)是大四的學生,典型的“學長學妹”組合。兩人結(jié)緣也是源自一次表演課上的小誤會,“不打不相識”的兩人就此揭開了十二年愛情長跑的序幕。
隨著沈騰事業(yè)的發(fā)展,同樣科班出身的王琦則安心做起了沈騰背后的避風港,平日里十分低調(diào)。沈騰說:“她是我老婆,我只想給她一個低調(diào)溫馨的家!”2015年11月,沈騰在成都向王琦求婚成功。2018年8月,二人喜得貴子。
平凡的生活之余,沈騰也不忘踐行公益。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fā)生后,他從國外輾轉(zhuǎn)采購了一批價值約八十萬的防疫物資,陸續(xù)送達家鄉(xiāng)齊齊哈爾,并第一時間交給醫(yī)院,盡最大努力支援家鄉(xiāng)防疫工作。
做一個好演員
24歲入行,33歲小有名氣,36歲成為喜劇巨星。固執(zhí)的沈騰,不緊不慢,用特有的“演戲潔癖”,練就了“長在笑點上”的本事。
比起喜劇演員,沈騰更喜歡稱自己為“文藝工作者”。畢竟,他不是一夜成名的,曾經(jīng)在冷寂的舞臺上,磨礪了十幾年,那種對名利的極度渴望,早已被摒棄。銀幕上的所有平凡、普通和尋常,其實背后都經(jīng)過不平凡不普通的努力,是百折千回之后的結(jié)果,是輾轉(zhuǎn)反側(cè)后的覺悟。沈騰用他不普通的努力,戲里戲外的堅持,給我們貢獻了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的形象。
所以,當他這么評價自己的時候,人們也愿意相信:“我是個欲望不太強烈的人,否則也不會在話劇舞臺上待那么多年。話劇在當下是小眾藝術(shù),賺不了錢也賺不了名,但我們堅守了十多年。用現(xiàn)在最流行的話說,我就是個‘佛系青年’。”
沈騰并不展露自己最艱苦的部分,畢竟,他負責給出輕盈,給出愉悅,給出笑點,在人們都在討論他為喜劇都做過什么的時候,他也只是舉重若輕地回答:“大家還能笑話我,是我的榮幸。”
通過無數(shù)次嘗試里,沈騰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打磨出了自己的銀幕性格。這條路很遠、很暗,但他一定會堅持走下去。因為搞笑,他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