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龍華第二小學是2011年寶安區(qū)十大民生工程之一,面積有限,教室和走廊較周邊學?!懊阅恪保淌覂H為65平方,走廊內寬僅為1.8米,規(guī)劃班級24個,計劃每班人數(shù)45人,但基于“上學難”的壓力,學校已經擴大規(guī)模至29個班級,班級人數(shù)突破了60人。
基于“地少人多”的現(xiàn)狀,學校著眼于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即學生都應具有良好的公民素養(yǎng)。龍華第二小學將公民素養(yǎng)具象為“靜、凈、競、敬”四個方面,打造Jing文化,指向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孩子們天生是貪玩好動的,要在有限的空間里盡可能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活動,從日常行為中培養(yǎng)安靜有序、干凈整潔、互尊互敬、良性競爭的習慣,這樣才能營造學校舒心、愉悅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同時,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他們的終身幸福奠基。
(一)靜能生慧
安靜是一種美好,是一種力量。龍華第二小學校園環(huán)境清新幽雅,校園格局錯落有致,悠悠廳、丁丁苑、書瑯廊、尖尖角等學生活動場所色彩明快、干凈明亮。這柔和又明確地暗示孩子們“有‘靜’界方有境界”、“安靜一些靈感多一些”等等。
1.細節(jié)靜校
一天之計在于晨,為了學生一整天都要有個良好的精神風貌,尤其要關注全校學生每天清晨的第一次集隊,要求他們做到快、靜、齊,而且在集隊過程中,全校師生要止語、輕輕地起立和挪動椅子,然后步伐輕盈地走出教室,排隊出操。簡單動作、堅持要求,長此以往學生的精氣神十足。除此之外,課前預備鈴的木偶人游戲、堅定的靜手勢、課前一支歌、課前演講等一系列寓教于樂的活動都能幫助學生形成安靜的品性。目前,《靜能生慧》讀本已編輯成冊作為校本課程,成為每一個二小孩子的必修課。
2.閱讀靜心
閱讀潤澤心靈,書的力量是驚人的,讀書的人是安靜的,從行為到心靈。閱讀能讓孩子們變得安靜,變得文雅。隨時隨地隨心地閱讀,是我們希望給予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
(1)處處是書吧。行走在龍華二小,書是隨處可見的。悠悠廳、書瑯廊、知之角、尖尖角、望忘臺、瞳瞳室,都是分布在不同樓層的開放式閱讀區(qū),都有書的影子。
(2)人人是讀者。書的營養(yǎng)是需要主動吸收的,人人是讀者,書才能擁有其獨特的價值。為了讓學生更主動地親近書本,我們以活動為媒,為書本增添色彩。
(3)時時是書市。書讀多了,心中有感,不吐不快,書市是一個很好的分享途徑,書市不賣書,只交換讀書收獲。
(二)凈能生美
日常的平凡瑣事是生活構成的一部分,因此創(chuàng)造一個干凈、清爽、舒適的環(huán)境就尤為重要,這就離不開清潔、分類、整理、收納這項生活技能,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新生活哲學。實際上學會整理物品就是學會整理自己,是通過行動給心靈帶來的變化。
1.環(huán)境育凈
學校因地制宜建設各種學習和活動場地,設置涂鴉游戲角、青青園生態(tài)區(qū)、才藝展演廳、環(huán)校馬拉松跑道、地面游戲圈等富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空間和實踐基地,結合學校地勢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建造特色景觀:鳳凰大道的蔥郁,桂花坪的清香,且停亭的幽雅,書瑯廊的別致,所到之處皆風景。
美的環(huán)境能育人。教室不設垃圾桶,學生就學會了少制造垃圾;五星級洗手間配備,學生就學會了文明如廁;教師用心裝飾辦公室,學生就用心裝扮教室;學校提倡自然元素,少見鋼筋鐵架宣傳欄,學生就自然而然地親近自然;校園四大主色調——紅、藍、黃、綠別具匠心地布置在教室墻報上,學生就能感受到藍天、大地、紅花、綠樹的多姿多彩。
2.習慣成凈
在日常習慣上,重在細節(jié)和堅持。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仿佛是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牢不可破?!蔽覀兂藢W生個人衛(wèi)生做具體要求外,還引導學生保持公共空間的衛(wèi)生清潔。
(三)競能生優(yōu)
良性競爭是個人、團體乃至國家發(fā)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有競爭意識的人,才會奮發(fā)圖強;有競爭的團體,才會有活力。學校倡導的競爭,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使個人完善,使群體上進。
1.榜樣競進
規(guī)范是競爭的根基。每周一次的“jing”之星班級的評比,不僅是孩子們對集體榮譽的守護,也是他們在問題中成長的契機。圍繞學生發(fā)展六大核心素養(yǎng),學校開展了“我是二小好少年”活動的評選,每班每月依次評選出兩名智慧少年、活力少年、美德少年、才藝少年、IT少年、自主少年、陽光少年、創(chuàng)新少年共8類優(yōu)秀的學生,并將他們的事跡在學校的電子屏上滾動播出,這是對優(yōu)秀學生的鼓勵,同時引導全校學生以他們?yōu)榘駱?,做更好的自己?/p>
2.鍛煉競技
“讓鍛煉成為習慣”這是校園口號,學校致力于讓學生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享受運動的快樂,更在運動中學會良性競爭。學校場地有限,所以在體育特色項目的挑選上格外慎重,希望方便人人參與,亦能結合社區(qū)的游泳池資源,動靜皆宜,內外兼修。
學校首先創(chuàng)建了武術、跳繩、健美操隊等特色隊,從人力物力等方面為它們的發(fā)展給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師資培訓不遺余力,聘請外教精挑細選,梯度訓練科學嚴謹,興趣引導別具匠心。
特色隊伍的精彩帶動了校園的運動氛圍。由點及面,由興趣走向普及,由重點培訓走向日常教學,是實現(xiàn)“人人都會”的必經之路。結合學校自身條件,整合社區(qū)資源,全校每班每周開設武術課,中低年級每周開設圍棋課,三年級每周開設游泳課,高年級每周開設健美操課,通過課堂教學的普及推廣,力求讓每一個學生在小學畢業(yè)的時候,掌握“一專多能”的運動技能。
這些可教可學的技能,最初在學校中培養(yǎng),隨后可在他們的一生中不斷完善,而在競賽中形成的健康的競爭意識會促使他們在人生的激流中不斷進取。
3.合作競秀
合作和競爭是相輔相成的,有競爭就有合作,學校還倡導在各種各樣的游玩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1420校園游玩季”是所有學生參與所有學科的大型集體活動。由于第一屆參加游玩季的學生人數(shù)是1420人,因此選擇這個數(shù)字為校園游玩季命名以示紀念。
春游、秋游、畢業(yè)旅行是學校又一游玩形式。同學們走出課堂,跟朝夕相處的小伙伴一同走進生態(tài)公園、農場果園體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與大家分享自己采摘的果實和親手制作的糍粑;跟小伙伴們手拉著手在海邊燃起篝火跳起舞,分工合作搭起帳篷笑望天邊云卷云。
(四)敬能生德
敬,是待人、待己、待物的一種態(tài)度。有敬才有和,“和諧”的理念亦是生活價值取向。建校至今,學校一直推行“敬禮三部曲”,旨在通過固化學生的外在行為,內化敬意識。
1.觀影知敬
品行影視課是校本課程。電影中的真實畫面和感人故事,讓枯燥的教科書變活了。學生在電影的世界里享受光影交匯的美感的同時,多角度地品味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的生命過程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再與自己當下的生活鏈接并展開討論,思考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2.行動有敬
尊老愛幼是必須要傳承和發(fā)展的中華美德,學校依托新生入學、入隊和散學禮儀式,開展各項活動。剛剛踏入校門的一年級小朋友,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我與小樹共成長”活動,他們會共同種下一棵班樹,在樹下虔誠地許下心愿并與新同學結下真摯的情誼,然后鄭重宣誓:“在新的集體里我要跟大家一起相互學習、相互幫助,與小樹共成長。”
經過七年不斷探索,不斷努力,學校的“jing”文化效果初顯。2017年,龍華第二小學接受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專家在評估報告中寫下這樣一段話:龍華二小構建了“jing”文化課程,以“jing”育心,校園靜美雅致,是鬧市中的心靈港灣,是陶冶師生性情的圣地。既給自己減負,又讓家長放心,龍華第二小學這一彈丸之地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在有限的校園里給了孩子們最大限度的生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