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選萍
他7歲能詩,15歲譽滿京華,18歲詩名遠播。他是唐宗室遠支,但家世沒落,因避父“晉肅”名諱而不得應進士科考試。他,才高情重,多愁善感;他,家道中落,前途迷茫??v使寫得一手好詩,卻仍遷進無望、功名無成,哀憤孤寂之緒日深,年僅27歲便魂歸西天,令人遺憾感慨。他是李賀,一個從未上過戰(zhàn)場、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卻寫出眾多奇詭瑰麗的邊塞戰(zhàn)斗詩。下面一起品讀《雁門太守行》。
■詩歌先讀
雁門太守行
[唐]李 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①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②凝夜紫。
?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③上意,提攜玉龍④為君死。
【注釋】 ①甲光:鎧甲迎著太陽閃出的光。②燕脂:即胭脂,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用來形容戰(zhàn)場血跡。③黃金臺:相傳戰(zhàn)國時燕昭王所筑。據(jù)《戰(zhàn)國策·燕策》記載,燕昭王求士,筑高臺,置黃金于其上,廣招天下人才。④玉龍:寶劍的代稱。
■詩意放送
敵軍壓境,似烏云滾滾;危城飄搖,如風中殘垣。
黃沙漫卷,黑云翻滾之下,刀槍劍戟如毒蛇猛獸,從四面八方奔涌而來。兇猛的敵軍伴著喧囂的戰(zhàn)馬、雜亂的步伐、瘋狂的嘶吼向孤城撲來,城郭搖搖欲墜。
我只是個小兵,夾雜在人海中,感受著硝煙、血腥、吶喊、殺戮,有驚恐,有激奮。我旁邊的將領神情肅穆,泰然自若。他檢視兵器,然后整裝披甲。我也連忙緊了緊盔甲,舉起弓弩。一縷日光射過來,照耀著鎧甲,戰(zhàn)場上突然鋪開了一片金色:戰(zhàn)士的鎧甲在陽光的照射下,如魚鱗一樣,閃閃發(fā)光。隊伍里突然升起一股斗志,長龍一樣“唰唰”地急速前移。
時值深秋,萬物凋零。
不知道戰(zhàn)斗進行了多久,只見日已西沉,晚霞映照著戰(zhàn)場,大片大片的血跡透過夜霧凝結于大地。一片死寂中,號角嗚咽著鳴響起來,凄厲的號角聲戰(zhàn)栗在秋日的夜空,塞上泥土猶如胭脂凝成一般,濃艷得近乎紫色。
援軍未到,但戰(zhàn)斗還要繼續(xù)。兵臨易水,將士們半卷紅旗,準備迎接一場惡戰(zhàn)。然而天寒霜濃,白霜凝結在戰(zhàn)鼓上,鼓聲顯得低沉。
這仗打還是不打?想想君王的恩寵,想想黃金臺前的賞識,我輩定當手持寶劍,誓死一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