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蓉
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關系到一個人的終身發(fā)展,是一個人立身于社會必備的基本功。本文分析了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小學作文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究,還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小學作文;問題;策略;觀察;提綱;修改
時下小學作文教學仍呈現(xiàn)一片混亂的狀態(tài),學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擔憂。從教十余年,我沒聽過幾節(jié)像樣的作文指導課,而平時的作文課,教師們也是得過且過,缺乏像樣的指導。筆者從事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多年,對于作文教學方面的有多研究,現(xiàn)將自己的心得體會歸納如下。
一、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聽課少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公開課太多,作文教學的公開課太少,而口語交際的公開課少之又少。由于平時作文公開課少,教師在作文教學方面缺乏高屋建瓴的指導。久而久之,教師們不知作文課該怎樣上,不知作文的標準,不知學生應該達到怎樣的水平等等。很多老師干脆關起門來自己講自己的,到底講的什么,只有老師自己知道了。
2.學生閱讀量少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可見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相輔相成。閱讀量少會導致寫出的作文語言干枯、敘述無力。然而當下學生的閱讀量少與社會大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ヂ?lián)網(wǎng)的普及導致學生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電腦和電視上,視聽的沖擊力遠大于書本的吸引力。學生即使讀書,也讀的多是快餐類的故事書《馬小跳系列故事》《笑貓日記》《米小圈上學記》等等,這類故事有趣,但文學營養(yǎng)不足,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不大。
3.學生觀察生活少
于漪老師曾說:“文章不應該是硬寫出來的,而應該像汩汩的清泉從心坎里流出來。清泉來自何方?來自五光十色的生活,生活中的源頭活水流淌筆下,文章就會生動感人?!惫旁娨嘣疲骸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毕喾慈绻鲆暳松罨钏?,學生在課堂上再怎么努力,也寫不出好文章。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對生活的體驗感悟比成年人要少。如果小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生活中的很多小事也能給我們帶來啟發(fā)。但很多學生并不注意觀察生活,導致寫出的文章假大空,缺乏真情實感。
二、小學作文教學的策略
1.積累生活素材文學素材培養(yǎng)觀察力
首先是在生活中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觀察力在學生寫作能力中十分重要,學生只有親身經(jīng)歷了,親自感受了,所見所聞才會生動地躍然紙上;只有讓學生體驗多姿多彩的生活,學生才能準確地表達生活。教師應當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去培養(yǎng)其觀察能力。如,鼓勵學生利用空閑時間陪父母逛菜市場,體會“當家”的感覺;走進大自然,感受四季變化帶給人們的美感等等。生活中身邊的素材可能是各種各樣的,每個學生所觀察到的素材都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教師恰當進行針對性指導,作文指導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因“生”而異的。對于人物的觀察和事情的觀察也有著很大的差別,
2.指導學生閱讀,學習寫作方法
唐代大詩人杜甫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的閱讀可以促使學生增強語感,同時也可以學到許多習作的方法。一是有課堂上通過課文的學習,指導學生寫作的方法,比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時,就指導學生寫景的作文可運用“總——分——總”的方法。二是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指導學生閱讀《小學生之友》及一些作文之類的書,學習同齡人作文的方法。甚至可以指導學生閱讀名著,背誦一些短篇佳作。這樣學生在閱讀中豐富了語匯,理解了寫作技巧,掌握了文章結構,同時了解了語言的特點,可以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編寫提綱的能力
在作文課上,我嚴格要求學生動筆寫草稿之前,一定要列好提綱,并養(yǎng)成習慣。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第七冊就開始要求學生編寫作文提綱,我主要按以下三個步驟去指導學生練習編寫提綱:第一步是打開思路,準備材料。學生在審題時思路十分開闊,能夠聯(lián)想到許多與作文有關的材料。這一步主要指導學生要理清思路,抓住一些重點在草稿本上簡單地記錄焉(用一些關鍵詞句即可),不要一字不漏地寫下來,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多準備一些材料。第二步是整理材料,列出提綱。當材料基本準備就緒時,可指導學生對材料進行篩選,選取一與中心關系密切的材料,用一兩句概括性語言列成提綱。第三步是修改提綱,定好模型。將上面所列提綱按寫作時的先后順序修改好,安排好詳略,再從開頭至結尾一一回顧一下,為作文草稿作準備。
4.培養(yǎng)學生勤練多寫的習慣
課堂作文教學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作文練習的需要,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去練習寫作,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方式:
一是寫日記除了前面提到的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外,盡可能地讓學生把每天耳聞目睹所思所感寫下來。篇幅可長可短,內容靈活不拘形式。只要有話可寫就成日記。這樣既可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一個二年級的孩子在微日記中寫到:“我家那調皮的小貓今天竟然不出去撒跑了,老老實實地趴在寫字臺上看我畫畫。我本想好好表揚它一下,沒想到等我去喝水的時候,這小貓竟然在我的畫畫本上踩來踩去,還不停地對著我的本子吹胡子瞪眼,那樣子別提多滑稽。原來它以為我畫畫本上的小貓是它的朋友呢!”二是舉行各種形式的班級征文活動在班上《作文之角》欄目展出。樹立了學生寫作的信心。三是讓學生走上社會當小記者、小編輯,寫一些通訊報道之類的文章到學校廣播站發(fā)表。讓學生自辦《小主人報》,把寫好的文章編輯成報。學生在多種形式的作文練習中,激發(fā)了寫作興趣,培養(yǎng)了寫作習慣。
5.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好的作文是改出來的,學生“一揮而就”往往寫不出好文章,因此每次課堂作文我都要指導學生運用所學過的修改符號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具體的做法是:學生作文草稿在課堂上完成,完成之后讓學生反復誦讀自己的習作,在誦讀中發(fā)現(xiàn)語句、文字方面的毛病,然后再用一節(jié)課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堂修改。修改之后不急于讓學生謄寫,而是讓學生放上一兩天,再拿出來看一看,發(fā)現(xiàn)不滿意的地方再改,甚至可從頭再寫。把修改好的草稿拿出來給別人看,請人幫助修正。這樣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自己不易發(fā)現(xiàn)的錯誤。
總而言之,小學作文教學是一基艱苦細致的工作,又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它需要我們廣大小學教師付出艱辛的勞動,引導學生聯(lián)系廣闊的生活,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指導學生寫好作文,為學生的素質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娟.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10).
[2]張江林.擷生活之材,開興趣之源——淺析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I].教師,2017(03).
金川縣馬爾邦鄉(xiāng)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