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
我家陽臺的外側,有一處延伸出去的空間。我們在這里培上土,擺上花盆,將這里變成了空中花園
我家陽臺上“星級酒店”的開張,是從發(fā)現(xiàn)一只貪吃的小鳥開始的。五樓的陽臺,空間非常有限,但老爸還是種下了一株無花果樹苗,因為無花果那甜甜的果實,是我的最愛。
六月中旬,無花果樹開始結出青色的小果實。到了八月,果皮染上了一抹迷人的紅暈。眼看著就可以采摘了,然而沒想到,盯上這些果子的,不止我們……
2017年6月18日
31℃
氣溫突破30℃大關。陽臺上的植物都被曬得無精打采。無花果的果實剛長出來,朝著天,倒卵形的特征還不明顯,摸起來硬邦邦的。
葉片寬大,長10~20厘米,表面粗糙,背面長著小茸毛
2017年8月24日
32℃
早上起床一看,無花果被偷吃了!一枚原本熟透的果子,現(xiàn)在只剩下一點兒皮肉與果柄相連;就連未熟透的,也被啄出了大窟窿!
我和老爸真是又懊惱又好奇,究竟是誰跑來偷吃?
于是接下來幾天,我們一有空就躲在客廳里悄悄觀察。無花果陸續(xù)成熟,貪吃的小偷肯定會再次上門。
果不其然,小偷又來了!
白頭鵯偷吃記
2017年8月26日
32℃
偷吃無花果的小偷叉來了。哈哈,原來是兩只白頭鵯!白頭鵯并不十分怕人,又愛啄食水果,難怪會跑到我家里來偷嘴!
白頭鵯
雀形目鵯科,鳴禽,城市里很常見。因為枕部為白色,所以又叫
“白頭翁”。體長20厘米左右,比麻雀大一圈。喜歡吃果子、種子,偶爾也吃吃蟲子。
鳥兒能如此親密地來訪,實在讓我們滿心歡喜,至于那未到口的果實,已經(jīng)不重要了。老爸更是來了勁頭,居然要在陽臺上打造一家專門招待小鳥的星級酒店。這不,“豪華餐廳”最先落成了!
每天都來光顧餐廳的是麻雀、白頭鵯、灰喜鵲,但它們無法和平共處:白頭鵯來了,麻雀就一哄而散;灰喜鵲來了,白頭鵯就趕快飛走……
小鳥餐廳1.0
老爸用巧克力盒做了一個小鳥餐盤,掛在樹上,與周圍的植物一起,營造出了鳥兒們熟悉的餐廳氛圍。
小鳥餐廳2.0
因為客人越來越多,餐廳擴建了,餐盤也換了個更大的,菜單也更豐富了。
開張一段時間后,由于食材豐富、上菜及時,餐廳的“名氣”越來越大。南來北往的食客紛紛趕來品嘗,老板和我總是躲在客廳里觀察它們,樂此不疲。
麻雀、白頭鵯和灰喜鵲是餐廳的??停鼈儾还忾L得不一樣,對菜品也是各有所愛。
每當夜幕降臨,客人們陸陸續(xù)續(xù)離開餐廳——當然是不埋單的。
餐廳老板收拾完餐盤,會照例檢查一下營業(yè)狀況。通常,麻雀會把饅頭渣啄食一空,灰喜鵲和白頭鵯嘴巴刁,挑光甜甜的果干就飛走了。最后,餐盤里只剩下綠豆和少量大米。
綠豆這種硬邦邦又沒味道的菜品,似乎誰都沒有興趣,所以餐廳老板也就不準備補貨了。
來用餐的客人里,數(shù)麻雀最會享受。瞧,吃飽了飯,還要到花盆里來個“沙浴”,我家陽臺瞬間變成了“餐飲洗浴一站式服務中心”!
咦,奇怪,我可是見過麻雀在水里冼澡的,它們什么時候改冼沙浴了?
2017年9月17日 云層有點厚25℃
徐家匯公園的池塘是一處露天浴場!一群麻雀在水中撲騰得正歡:有的腹部貼著水面,不停地用翅膀撩起水花;有的時不時把頭扎進水里,一陣抖動……
腹部貼地,兩只翅膀上下?lián)潋v,把沙土掀到自己身上,騰起一陣薄薄的塵霧。撲騰幾秒鐘之后,稍做休息,然后繼續(xù)。有時也會將腹部貼在地上趴一會兒,似乎在享受這片刻的愜意。洗沙浴是為了驅(qū)趕和清理身上的寄生蟲。別看它們搞得“飛沙走百”,人家干凈著呢!
水浴和沙浴只是麻雀們的率性選擇,還是另有奧秘?我決定在家里做個模擬小實驗,看看這些任性的小麻雀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實驗結果很明顯,鳥類洗沙浴主要是為了清理油脂和附著的烏虱、雜物等,洗水浴主要是為了清理表面的灰塵。
酒店最失敗的經(jīng)營項目,就是小鳥“客房”。盡管老爸承諾要為所有到來的客人提供“三包服務”——包吃、包浴、包住,但真正肯住店的客人卻一個也沒有。
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為了保持羽毛的整潔,讓羽毛始終維持在最佳的飛行和保暖狀態(tài),聰明的小麻雀們真有辦法!
2017年10月5日
晴17~26℃
老爸敲敲打打,做了一個鳥箱!準備經(jīng)營小烏客房。不過,老爸此時還不知道,要想做一個合格的酒店老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們這些特殊的客人可挑剔得很呢!
看來,酒店老板如果想要改善經(jīng)營狀況,得先借鑒一下鳥兒“標間”的設計方案!
我想起前一段時間,在野趣嘉年華活動現(xiàn)場看到的一塊展板。我忙把當時拍的照片和做的自然筆記給老爸看,請他對照改裝。
2017年4月8日
13~20℃
第36屆“愛烏周”活動在上海世紀公園開幕。我在現(xiàn)場學到了很多保護鳥類的知識,特別是關于鳥巢的。我第一次知道為烏兒打造合適的鳥巢有這么多要求。
從山野到城市,從“餐廳”到“客房”,每當這些精靈向我們多靠近一點兒,我們都心懷無限感激。
陽臺上“星級酒店”的開張,讓我想起了美國著名自然文學家梭羅和鳥兒的故事。他在瓦爾登湖邊拋出玉米穗,觀察那些前來取食的鳥雀,并為它們天然而稚拙的情態(tài)著迷。現(xiàn)在,就在我家的陽臺上,鳥兒和我們也“書寫”著同樣精彩的故事。
有一次,我在村中園子里鋤地,一只麻雀飛來停落到我肩上,待了一忽兒,當時我覺得,佩戴任何的肩章,都此不上我這一次光榮。
——《瓦爾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