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2020年1月24日0時(日內瓦時間:23日17時),由深圳市慈緣慈善基金會(后文簡稱:慈緣基金會)、北京樂益公益基金會(后文簡稱:樂益基金會)、聯(lián)合國協(xié)會世界聯(lián)合會、Viva la Vida全球藝術項目(后文簡稱:VIVA),共同舉辦的“Invisible Children”公益畫展在聯(lián)合國協(xié)會世界聯(lián)合會圓形展廳正式開幕。此次畫展旨在通過展示曾被救助的貧困患兒及其家屬、志愿者、醫(yī)護人員的畫作,將孩子們與病魔抗爭的故事講給世界聽,喚起國際社會對中國困境兒童的關注。畫展開幕前,主辦方還受邀在聯(lián)合國歐洲總部進行了為期兩天的交流活動,學習國際經驗,同時幫助中國基金會爭取了更廣泛的國際交流機會。
在中國,兒童占據總人口數量的17.8%。兒童是國家的希望與未來,但他們當中有許多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因為身患疾病無法正常生活、學習。這些兒童大多從出生就開始與病魔斗爭,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在他們的背后是千千萬萬個堅韌的家庭,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承受著就醫(yī)、治療費用等多重壓力。他們的生存狀況是常常被大眾忽視的,慈緣基金會和樂益基金會長期關注兒童生存發(fā)展,致力于幫助貧病兒童擺脫疾病困擾,呼吁社會各界加強對他們的關注。
為了籌備本次畫展,主辦方組織志愿者們對曾經被救助過的患兒進行深度采訪,通過交流將他們的生命故事以文字形式呈現出來,同時邀請患兒及其家人、醫(yī)護人員、志愿者用繪畫表達自己對生命的理解。一幅幅畫作及其背后的故事,孩子們對生命的渴望、家長對家庭的責任、醫(yī)護人員治病救人的擔當、志愿者堅持助人的善意都令人感動不已。
“Invisible Children”公益畫展開幕當天,希臘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代表Nicolas Oikonomidis、克羅地亞共和國常駐代表團代表Aurora Matteni、日內瓦國際大學校長Eric Willumsen、非政府組織人權教育工作組主席Elisa Gazzoti、聯(lián)合國項目事務署scale up nutrition項目國家聯(lián)絡小組協(xié)調員Philip Dive、政策專家Samantha Rudick等來自聯(lián)合國和各個國家的機構及組織代表40余人受邀出席了畫展開幕儀式。聯(lián)合國協(xié)會世界聯(lián)合會代表Saraana Enkhjin、VIVA代表呂曉寧、樂益基金會代表蔣若冰、慈緣基金會代表石梅分別進行了致辭,表達了對兒童生存、健康問題的關注,表示希望通過合作共同推動兒童公益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
此次畫展從眾多作品中篩選出十五名兒童的畫作,采用獨特的形式展現了這些孩子與病魔斗爭的艱辛旅程。觀展嘉賓在欣賞畫作的同時,可以通過掃描畫作下方的二維碼閱讀作者背后的故事。畫展現場同時播放了在此次畫展籌備過程中的采訪影像,讓觀展嘉賓們更生動地看到了孩子和家長們講述抗爭病魔故事中的笑與淚。許多嘉賓表示他們深深被這些孩子頑強的生命所打動,此次畫展的創(chuàng)意形式讓他們深刻了解了中國貧病兒童的生存現狀,希望能夠進一步開展相關合作,共同幫助他們。同時在現場設置的互動區(qū),不少觀展嘉賓也在這些畫作的啟發(fā)下,留下了承載自己生命故事的畫像。
慈緣基金會、樂益基金會和VIVA的出訪代表們在日內瓦期間,先后與聯(lián)合國協(xié)會世界聯(lián)合會、救助兒童會、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兒童生存發(fā)展、疾病等相關議題進行了交流,出席兒童權益委員會會議探討兒童權益話題。通過學習國際NGO組織先進的運作模式、人道主義救助理念,代表們受益良多。
本次畫展將在日內瓦持續(xù)展出兩周,隨后,慈緣基金會、樂益基金會將把畫展的形式在國內延續(xù),用獨特的藝術語言傳遞貧病兒童的故事,讓更多公眾了解、關注這些渴望得到幫助的孩子們的需求,凝聚社會力量為他們帶來新生。
(摘自:中國網,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