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治建設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發(fā)揮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作用的壓艙石,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定盤星,是鞏固黨對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主導地位的指南針。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遵循著理論邏輯、價值邏輯、實踐邏輯的生成進路,蘊含著堅定政治方向,堅守政治立場;強化政治領導、涵養(yǎng)政治品格;凈化政治生態(tài)、培育政治文化;提高政治能力、嚴明政治紀律等科學內涵。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邏輯;內涵]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將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并提綱挈領地指出黨的政治建設對黨的各方面建設具有統(tǒng)領作用。這是黨中央著眼新使命,立足新時代,精準把握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基礎上做出的重要論述。高校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主要陣地和重要場域,旗幟鮮明講政治亦是高校治學辦學、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是我國高校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因此,新時代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事關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和高校治學育人的社會主義方向。
一、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生成邏輯
政治建設是新時代高校堅持和完善黨組織的重要內容,其生成遵照著理論邏輯、價值邏輯、實踐邏輯的演進脈絡。習近平關于黨建的新論述是其生成的理論邏輯;堅持立德樹人的價值旨歸是其生成的價值邏輯;鞏固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是其生成的實踐邏輯。
(一)理論邏輯:習近平關于黨建的新論述
十九大基于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關于政治建設的重要論述以及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實踐發(fā)展和完善了黨的建設總體布局,明確提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著力點?!边@一重大判斷突出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性的根本屬性,適應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維護了黨在高校的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重要地位。全面詳細地論述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具體內容,在承繼和豐富十八大以來政治路線的同時,還增添了關涉黨的政治權威、政治生態(tài)、政治規(guī)矩、政治紀律、政治功能等諸多內容。極大地擴展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內涵和領域。
(二)價值邏輯: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旨歸
習近平指出“黨的領導在教育系統(tǒng)能不能有效實現(xiàn),取決于教育系統(tǒng)黨的組織體系健不健全,黨的建設抓得好不好?!边@一科學論斷為新時代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和完善高校黨的建設提供了遵循?!芭囵B(yǎng)什么樣的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毙聲r代高校立德樹人的育人旨歸體現(xiàn)了“立明國家、黨和社會繁榮富強的大德”“樹對黨忠誠、為民服務的時代新人”。這就要求高校要始終立足于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筑牢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育人根基。始終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書育人,堅持教育為“四個服務”。高校是三觀樹立正值黃金期的高知群體聚集地,亦是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侵蝕腐化的重要域。因此,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能夠防范化解腐朽意識形態(tài)對青年大學生思想觀念的沖擊,增強學生的“四個意識”,強化學生對黨的領導的認同感。
(三)實踐邏輯:鞏固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紛繁雜亂、波譎云詭,多種社會思潮交流交融交鋒,不同思想文化多樣多元多變。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推進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深度發(fā)展,資本邏輯宰制下的市場經濟裹挾著利己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非主流意識形態(tài),使學生不同程度存在著理想信念動搖、價值取向偏離、政治立場動蕩等現(xiàn)象,嚴重影響著黨和國家對新時代人才素質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校是意識形態(tài)爭奪的主陣地、主戰(zhàn)場,“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的思想不去占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非無產階級的思想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就會去占領。因此,必須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目的是堅定政治信仰,強化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凈化政治生態(tài),實現(xiàn)全黨團結統(tǒng)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主導地位,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春風化人”的作用,使學生學通弄懂真信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從而使高校黨組織夯實政治根基、把準政治方向、化解政治風險,管控好黨對高校輿論之流、思想之源的關口。
二、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科學內涵
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內涵豐富、意蘊深遠,各級黨組織要堅定政治方向,堅守政治立場;強化政治領導,涵養(yǎng)政治品格;凈化政治生態(tài),培育政治文化;提高政治能力,嚴明政治紀律。
(一)堅定政治方向,堅守政治立場
方向問題至關重要,政治方向是高校制定各項教育方針政策必須堅持的價值導向。牢記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我們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為黨治國理政服務、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服務。黨的十九大指出“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高校堅持政治方向就是要貫徹落實黨中央的各項制度政策,堅決擁護黨中央的領導權威,堅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輸送人才。把正確的政治方向貫徹到謀劃教學戰(zhàn)略、制定教學政策、推進教學工作、部署教學任務中去。用生動鮮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成果引導教育學生堅定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政治立場就是高校治學辦學的出發(fā)點,新時代黨領導下的高校必須站穩(wěn)黨性立場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始終把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高度統(tǒng)一起來。以黨的旗幟為治學育人的旗幟,以黨的方向為立德樹人的方向。把守育人初心、擔時代使命作為檢驗政治標準的試金石。
(二)強化政治意識,涵養(yǎng)政治品格
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強化政治意識。政治意識是高校對占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思想、觀點的認知與評價,影響著高校的政治取向?!案咝|h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币庾R決定行為,要想取得高校黨的政治建設顯著成效,必須強化高校黨委以及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意識。這就需要高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建的新學說新論斷,不斷強化政治意識的引領作用、教育作用。增強政治意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廣大黨員干部使命意識、責任意識等向上向善的政治意識。堅決抵制部門主義、本位主義等錯誤思想,堅決反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錯誤行為。政治品格是黨員干部所必備的基本品質,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員干部最重要的政治品格,也是選拔好干部的政治標準。高校黨委、院系黨組、基層支部以及學生黨員要主動對標,找出不足,加強黨性修養(yǎng),自覺廉潔奉公,堅決抵制權欲交易等染化共產黨員黨性的行為。
(三)凈化政治生態(tài),培育政治文化
“政治生態(tài)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备咝U紊鷳B(tài)指的是高校開展政治活動時的環(huán)境氛圍,是一個高校的黨風、政風、校風的綜合反映。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备母镩_放四十年來,黨內不同程度出現(xiàn)了圈子文化、山頭文化、官僚主義等與民心相悖的庸俗文化。在高校,部分黨員干部難免會受權利至上、官位主義等思想觀念影響,不安心搞學術,只一心求發(fā)展的實然之境浸染了風清氣朗的高校政治生態(tài)應然之維。要想滌蕩這些腐朽思想必須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和高校黨委自身的政治建設?!罢挝幕鳛閷φ误w系認知、情感、與態(tài)度的綜合,反映了公民對政治體系的基本態(tài)度?!薄包h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tài)、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tài)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高校黨內的政治文化作為一種潛移默化的觀念形態(tài),對黨的政治生態(tài)正本清源具有潤物無聲的清潔效果,是團結各級黨組織的粘合劑。積極向上的政治文化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有利于淬煉高校黨組的領導能力,鍛造黨員政治品格,凝聚團結強大力量。因此,高校培育忠誠無私、廉潔清正的政治文化能夠激揚濁請、肅風正氣。
(四)提高政治能力,嚴明政治紀律
政治能力是高校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力量和重要本領,以培育向上的政治文化和凈化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為價值歸宿。高校政治能力是在處理各種政治問題、整合各種政治力量的基礎上形成的,立足于高校師生政治問題實際,著眼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這是高校黨員干部極為重要的能力,是把握大勢、把準方向、把牢關口的能力,主要是高校各級黨組織以及黨員干部保持政治定力、化解政治風險的能力。當下高校成為西方意識形態(tài)輸出的重要場域,全校師生被形形色色的社會思潮所包裹。這就要求新形勢下高校黨委以及各學院黨組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引領地位,提高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政治紀律是黨的紀律中最重要的紀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毙聲r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必須以嚴明政治紀律為首,而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又必須以堅持黨的領導為先,“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同黨中央保持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边@就要求高校黨委及各級黨組成員要自覺遵守政治規(guī)矩,堅決維護黨的團結,不搞小團體主義、官位主義、圈子文化,絕不以權謀私,權欲交易。只有這樣,才能維護高校黨內的政治生態(tài),避免某些黨員干部思想上離心離德,政治上各自為政,行動上各行其是。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
[3]江澤民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學習會上的講話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為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重要保證[N].人民日報,2018-07-01.
[5]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6]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7]于志剛,王樹亮.論政治文化與政治穩(wěn)定之間的關系[J].江漢論壇,2017(09):22-25.
[8]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81.
[9]《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 [M].中共文獻出版社2014,131.
[10]習近平.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17.
作者簡介
崔艷龍(1994—),男,內蒙古錫林浩特人,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