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彬,彭筱平,譚蓉慧
湖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附屬第一醫(yī)院(株洲市中醫(yī)院)(株洲 412008)
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心肌組織炎癥反應等原因誘發(fā)的機體心肌損傷,進而導致心臟組織結構、功能異常的臨床綜合征,臨床醫(yī)學將持續(xù)存在的心力衰竭狀況稱為慢性心力衰竭[1-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液體潴留、四肢乏力、呼吸困難等,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具有重要意義[3-4]。依那普利作為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具有降血壓、抗心衰等藥理作用,是一種臨床較為常用的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藥物[5]。單純使用西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并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大多數(shù)專家學者開始致力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中醫(yī)認為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主要是因為機體心力不足、心陽虛衰,從而致使機體血脈失養(yǎng),氣血受阻,《黃帝內(nèi)經(jīng)》所載,治療心脹短氣,需以補益心氣、通絡活血為原則[6-7]。本文研究中使用養(yǎng)心湯加減聯(lián)合依那普利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旨在探究兩者聯(lián)合的治療效果及對血清可溶性人基質裂解素2(Soluble ST2,sST2)、血清微小RNA-423-5p(MicroRNA-423-5p,miR-423-5p)水平的影響。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各53例。對照組:男30例,女23例;年齡60~73歲,平均(66.5±5.2)歲;疾病類型中冠心病25例,高血壓病心臟病15例,擴張型心臟病5例,風濕性心臟病3例,其他5例;心功能分級中Ⅱ級11例,Ⅲ級30例,Ⅳ級12例。治療組:男29例,女24例;年齡60~72歲,平均(66.1±4.9)歲;疾病類型中冠心病23例,高血壓病心臟病17例,擴張型心臟病4例,風濕性心臟病5例,其他4例;心功能分級中Ⅱ級13例,Ⅲ級27例,Ⅳ級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病例納入標準: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對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病歷資料齊全,且自愿參與本研究。中醫(yī)診斷標準:中醫(yī)主癥有氣短喘促、心悸怔忡、咳吐泡沫痰;中醫(yī)次癥有肢冷畏寒、面色發(fā)白、四肢浮腫、尿量少、舌胖白、脈沉緩。排除標準:病歷資料不全者;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或不耐受者;腦血管疾病患者;肝、腎、肺等臟器功能不全者;溝通障礙者。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使用利尿劑、地高辛片、β受體拮抗劑等進行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降心率治療。并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使用依那普利,初始劑量為2次/d,2.5 mg/次,早晚飯后使用溫水進行吞服。用藥3 h內(nèi)對患者血壓進行監(jiān)測,避免出現(xiàn)低血壓情況,血壓穩(wěn)定患者可將用藥劑量提升至5 mg/次,2次/d。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使用養(yǎng)心湯加減進行治療,養(yǎng)心湯方組成為黃芪30 g,川芎、半夏各15 g,炙甘草、遠志、丹參各12 g,茯苓、薤白各9 g。辨證加減:瘀血阻滯者加三七、紅花;心悸者加龍骨;陰虛者加生地;陽虛者加干姜,睡眠較差者加夜交藤。將藥材于清水中浸泡30 min,加水后使用文火煎90 min,取藥汁分2次口服,150 ml/次,1 劑/d。
3 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多普勒超聲檢測儀對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水平進行檢測;參照李玉明等[8]研究中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進行評分。中醫(yī)癥候總分=主癥得分+次癥得分。采集所有患者治療前后靜脈血5 ml,離心處理后,-80 ℃環(huán)境中保存。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肌鈣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超敏肌鈣蛋白I(High sensitivity troponin I,hs-TNI)、sST2水平;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B型尿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Western blot法檢測miR-423-5p相對表達量。按照顯效、有效、無效的標準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心功能恢復正?;蛱嵘蚣?;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心功能提升Ⅰ級;無效: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未得到有效改善??傆行?(顯效+有效)÷總病例數(shù)×100%。
1 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 見表1。治療前兩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d)水平低于依那普利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心輸出量(Stroke volume,SV)水平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2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 見表2。治療前兩組患者主癥、中醫(yī)證候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主癥、中醫(yī)證候總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分)
3 兩組患者cTnI、hs-TNI水平比較 見表3。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cTnI、hs-TNI水平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TnI、hs-TNI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清cTnI、hs-TNI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TnI、hs-TNI水平比較
4 兩組患者BNP、NT-proBNP水平比較 見表4。治療前兩組患者BNP、NT-proBNP水平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BNP、NT-proBNP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
表4 兩組患者BNP、NT-proBNP水平比較
5 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比較見表5。治療前兩組TNF-α、IL-1β、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比較
6 兩組患者血清sST2水平、miR-423-5p相對表達量比較 見表6。治療前兩組患者sST2水平、miR-423-5p相對表達量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ST2水平、miR-423-5p相對表達量均出現(xiàn)下降,且治療組患者sST2水平、miR-423-5p相對表達量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6 兩組患者血清sST2水平、miR-423-5p相對表達量比較
7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患者治療顯效率為54.72%(29/53),有效率為39.62%(21/53),無效率為5.66%(3/53),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34%。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率為41.51%(22/53),有效率為37.74%(20/53),無效率為20.75%(11/53),治療總有效率為79.25%。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慢性心力衰竭在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中屬喘癥、心悸范疇,心脈瘀阻、心氣虧虛不足為其主要發(fā)病機理,因此臨床治療應以補益心氣、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為準則[7-8]。養(yǎng)心湯方劑主要由黃芪、川芎、半夏、遠志、炙甘草等中藥材組成,黃芪具有補氣、活血、止痛的功效;半夏具有化痰、止咳的藥理作用;炙甘草具有益氣、止痛、化痰的功效;遠志具有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丹參具有溫通心陽的功效;薤白具有降血脂、改善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但是目前關于養(yǎng)心湯加減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還相對較少。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養(yǎng)心湯加減聯(lián)合依那普利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患者中醫(yī)證候評分明顯下降,出現(xiàn)這一研究結果是因為養(yǎng)心湯加減起到益氣、活血、溫通心陽等藥理作用,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醫(yī)證候嚴重程度減輕。
心功能異常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LVPWd、LVEF、SV作為廣譜的心功能指標,常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以及臨床治療效果的評價[9-10]。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養(yǎng)心湯加減聯(lián)合依那普利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患者心功能明顯改善,出現(xiàn)這一研究結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養(yǎng)心湯加減能夠益氣溫陽,使機體心臟組織收縮能力有效提升,從而發(fā)揮強心作用,同時方劑中多種藥材相互配合,充養(yǎng)心臟氣血,使瘀血得行,起到調養(yǎng)機體氣血陰陽的作用,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組織結構和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從而發(fā)揮治療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癥狀嚴重程度與機體心肌損傷嚴重程度密切相關。cTnI、hs-TNI作為敏感性的心肌損傷標志物,是臨床較為常用的評價機體心肌損傷嚴重程度的指標[11-12]。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養(yǎng)心湯加減聯(lián)合依那普利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cTnI、hs-TNI水平出現(xiàn)明顯下降,說明二者聯(lián)合能夠抑制cTnI、hs-TNI水平,減輕患者心肌損傷嚴重程度,從而發(fā)揮心肌保護作用。
作為廣譜的心力衰竭標志物,BNP、NT-proBNP常用于心力衰竭癥狀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效果的評價[13-14]。BNP主要在人體心室中表達,是一種臨床檢測心力衰竭的重要標志性物質,NT-proBNP作為一種心源性神經(jīng)激素,在心力衰竭癥狀的臨床診斷中具有一定的特異性[15]。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養(yǎng)心湯加減聯(lián)合依那普利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患者BNP、NT-proBNP水平明顯下降,說明二者聯(lián)合能夠下調BNP、NT-proBNP水平,改善心衰嚴重程度。
慢性心力衰竭癥狀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機體炎癥反應密切相關。TNF-α、IL-1β、IL-6是廣譜的炎癥指標,三者水平的變化與機體炎癥反應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養(yǎng)心湯加減聯(lián)合依那普利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明顯下降,說明二者聯(lián)合能夠下調TNF-α、IL-1β、IL-6水平,抑制患者炎癥反應,減輕患者病情。
研究表明,sST2、miR-423-5p表達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癥狀中出現(xiàn)明顯異常,檢測血清sST2、miR-423-5p表達水平能夠對慢性心力衰竭癥狀嚴重程度、臨床療效進行評價。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養(yǎng)心湯加減聯(lián)合依那普利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患者miR-423-5p相對表達量、sST2水平出現(xiàn)明顯下降,說明二者聯(lián)合能夠調控血清sST2、miR-423-5p表達水平,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使用養(yǎng)心湯加減聯(lián)合依那普利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提升患者心功能,減輕患者心肌損傷及炎癥反應嚴重程度,調控miR-423-5p相對表達量及BNP、NT-proBNP、sST2水平,治療效果較好,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