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晨雨
摘 要: 任何建筑工程在遭遇地震之后,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在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抗震性能是需要考慮的重點,關系著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與安全。在建筑工程設計之初就要做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盡可能提高建筑抗震性能,使得人們遭遇地震之后有足夠的逃生時間,保證居民安全?;诖?,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的抗震性能,以供參考。
關鍵詞: 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抗震性能
【中圖分類號】TU972.1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3733(2020)19-0066-01
引言:地震是自然災害,具有突發(fā)性、人力不可逆轉的特點,每次地震災害都會對國民經濟造成一定損失,由此可見建筑工程結構的抗震性能的重要性,不僅能保護國民的生命安全,而且還可以減少財產損失。在建筑工程結構中,應該設計有效的方法,提升建筑的抗震和塑性能力,以便降低地震對建筑損害,因此加強對建筑結構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也是建筑工程要考慮的內容之一,有重大意義。
1 建筑工程結構抗震性設計研究的重要意義
我國國土范圍內易發(fā)生地震災害的地質很多,常常會發(fā)生一些小震級的地震,但不能因為地震等級小而選擇忽視,地震是屬于一種較為常見但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具有極強的破壞性,且危害大,隨機性強,不易察覺,如果建筑工程不具備抗震性必然會難以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正因如此,國家制定了抗震設防三個水準目標,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依據這一要求,我國建筑設計行業(yè)重點進行了建筑工程結構抗震性的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建筑工程中抗震設計的原則
2.1 注重材料對工程的影響
目前,要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就要考慮建筑工程材料與工程結構的密切聯系。如果施工材料質量差,就會降低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甚至可能引發(fā)安全事故,因此若要建筑結構抗震性能得到保障,必須做好材料方面的工作,選擇質量好、有韌性的防震材料,而且保證材料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施工人員也要做好準備工作,親自監(jiān)督施工,觀測地質,制訂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質量監(jiān)控,嚴格把控材料來源,從根本上保證建筑質量,讓結構更加穩(wěn)定。此外,施工人員還要考慮公司的經濟利益,選擇最適合的物美價廉的材料。
2.2 注重設計合理性
在建筑的抗震設計中,首先要注重建筑整體設計的合理性,然后根據專業(yè)知識將抗震設計和建筑設計應用其中,并確保整個建筑工程科學、合理。在這一系列流程中,也需要保持建筑的獨特性,不能因此舍棄設計的初衷,針對房屋建筑做出指向性的研究,綜合考慮后確定最終的設計??傊?,在建筑設計時,滿足設計理念和所要表達的內容后,要關注房屋是否符合抗震標準,安全穩(wěn)定性如何,最終衡量整個建筑的質量水平。
3 筑工程結構設計的抗震問題分析研究
3.1 從建筑結構鋼度設計入手強化建筑工程結構抗震水平
在進行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當中,對于其抗震設計每個設計師都會有不同的理念和觀點,但其考慮的基礎是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整體結構的剛度。目前我國國內很多企業(yè)為了追求經濟利潤的最大化,常常會采用低含鋼量的方法去進行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這不但會對工程施工安全帶來影響,同時對工程結構的穩(wěn)固性造成一定的降低。所以,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性,就必須要嚴格的依據國家相關規(guī)定進行結構設計,尤其要注重對建筑結構剛度的設計,為建筑工程的安全負責。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地震的波形為結構帶來的影響。例如在一些較為平坦和穩(wěn)定的平原地理環(huán)境,可以使用先進的設備儀器進行地質的勘查,結合以往發(fā)生地震的波形和破壞強度進行科學的分析。
3.2 提高對填充墻裂縫的控制能力
建筑規(guī)模通常較大,不同部位的結構可能存在明顯的差別。而填充墻結構則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特點十分明顯。在一些高層建筑中,填充墻的應用十分廣泛。填充墻在應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裂縫等不良現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保障填充墻的完整性,將會對施工造成不良影響,也會使得建筑的抗震性能大打折扣。因此,施工人員必須對填充墻施工環(huán)節(jié)引起足夠的重視,做好質量管理工作,確保填充墻施工操作符合規(guī)范,避免墻體裂縫的情況出現,保障抗震技術能夠順利實施。同時,建筑設計人員還要加深對結構梁的認識,強化框架結構的穩(wěn)固性和設計質量,因為框架結構決定了建筑整體的穩(wěn)定性,一旦框架結構出現問題,或者與抗震結構設計存在矛盾,那么施工進度將受到不利影響。做好框架結構設計,就是為抗震技術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3.3 做好屋頂設計
在做屋頂設計時,也要考慮到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建筑結構的設計者應注意屋頂的結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國家安全規(guī)范,考慮整個建筑的自重、承載力與屋頂之間的關系,保證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必要時在足夠安全的基礎上減輕屋頂的重量,并遵守設計要求。當然,在建設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建筑的美觀性,不能一味地只注重安全,導致建筑失去了原本的設計初衷和理念,應該將兩者結合,做出最好的設計方案。
3.4 做好減震設計
在傳統(tǒng)的建筑結構中,延性結構體系是重中之重,任何設計者都會注重這方面的設計。延性結構體系在建筑工程的結構中具體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在地震災害發(fā)生時,不會嚴重變形,造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是建筑物設置了減震設計,可以增大非彈性狀態(tài)建筑結構構件的延性,充分吸收地震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并且不會造成大的損耗。這樣不僅保證了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當地震來臨時也可以降低地震的不良影響。
結語:綜上所述,建筑設計在建筑抗震設計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在建筑工程設計中要對建筑設計加以重視,從而促進建筑事業(yè)的發(fā)展。本文對建筑抗震設計原則和加強措施進行分析探討,希望相關的學者能有更深一步的研究,相信我國建筑設計中抗震設計會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簡慶平.建筑設計在建筑抗震設計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建筑知識,2016(1).
[2] 孫作芹.分析建筑設計在建筑抗震設計中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0).
[3] 程新波.建筑設計在建筑抗震設計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