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從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中小學生、幼兒傷亡事件來看,與幼兒缺乏安全防范知識,白我保護能力不夠有很大關系。因此,加強幼兒安全教育,有效提高幼兒的白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至關重要。
教師應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工作:
一、通過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在日常教育實踐中,我們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讓小朋友被動地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安全教育有效性不夠,表現為說教較多。教師要通過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安全實踐操作內容,就要求教師合理利用幼兒日?;顒舆M行安全教育。
1利用主題教學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安全教育計劃,開展主題活動。如:在《安全小常識》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中.開展“哪些東西不能玩”“安全知識大擂臺”“著火了怎么辦”等集體交流活動,并開展現場模擬,讓幼兒知道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逃生,及時撥打119火警電話等.
2利用游戲活動提高幼兒安全意識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提高幼兒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最佳途徑。如:通過游戲《紅綠燈》等讓幼兒了解一些交通規(guī)則.利用表演游戲《找媽媽》《我家住哪里》等活動,教育孩子外出要跟隨大入,記住父母的姓名、電話號碼等。
3利用突友事件及隨機教育強化安全
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幾乎都可用來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特別是一些偶發(fā)事件,更應隨機把握,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如鼻了,出血或肚子痛,教師吋以開展“生病了怎么辦”的討論,再如“怎樣入廁才安全?肚子突然很疼怎么辦?操場上摔跤怎么辦”等,強化安全意識。
4模擬演習達到防治結合
在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基礎上,不僅要讓孩子懂得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做了有危險,還應讓幼兒.陸得當危險發(fā)生后,該如何去處理。定期進行火災、地震、防踩踏等事件的逃生演習,讓孩子們掌握逃避自然危險的能力,讓幼兒根據所學的安全防護知識,拓寬思路.獨立思考提出各自的觀點和處理辦法,形成一種自覺的應對危險的能力,達到防治相結合的目的。
二、強化教師安全意識.加強家校協(xié)作
1提升教師和家長的安全意識和認知水平
定期開展班務會,強化教師的安全意識,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幼兒園還可通過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詳細介紹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意義、目標、計劃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向家長發(fā)放“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問卷表,定期在家園聯系欄上張貼有關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小常識,向家長宣傳一些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為了讓幼兒親自實踐“遇到危險時怎么辦”,幼兒同在親子活動中,還應多設計一些親了安全小游戲,這樣既讓幼兒感受與家人游玩的快樂,還會使幼兒懂得簡單的安全知識和逃生技能.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安全教育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鼓勵家長加強幼兒安全實踐
幼兒在幼兒同學到和形成的安全行為,如果家長經常幫助幼兒實踐,則有助于其建立穩(wěn)固的動力定向,進而逐步形成習慣。家長帶孩子外出時可以引導幼兒看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樣的安全標志,如:紅色的標志是禁止,黃色的標志是警告,標志上的圖案是什么意思,禁止警告人們什么。同時,家長需提醒幼兒一定要注意按標志要求去做,以免發(fā)生危險。還有家庭里常用的消毒液、潔廁靈等對孩子能夠造成傷害的物品,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它的危害性。不是飲料的液體千萬不要放在飲料瓶子里,以免被孩子誤食,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總之,幼兒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讓大家一起努力,為幼兒的安全教育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幼兒提供健康安全的生長環(huán)境,確保每名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