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祖?zhèn)?/p>
信息時代、淺閱讀時代理論宣傳工作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如何使這項工作更加有效,值得每個報紙理論版面編輯深思。
當下的報紙,盡管受網媒沖擊較厲害,但在權威性上依然占有相當?shù)膬?yōu)勢。一些大型商業(yè)網站在轉載稿子時,往往就載明“黨報稱:”或“黨報評論稱:”,這樣的編輯手法,事實上是刻意凸顯報紙尤其是黨報的權威性。理論版是黨報的重要版面,承擔著理論宣傳的重大職責,其現(xiàn)狀如何呢?依筆者淺見,主要表現(xiàn)為——
遠,研究和探討的理論問題離百姓生活、當?shù)貙嶋H、具體工作太遠;
空,解釋上級的方針政策,分析社會現(xiàn)狀,多言之無物,空乏無味,甚至無病呻吟;
硬,不少文章架子大、口氣硬,板著面孔說教,讓人畏而遠之……
上述現(xiàn)狀,使得大多數(shù)對理論熱點興趣不大的讀者,對理論版面更是避而遠之。如何提高報紙理論版面的宣傳效果?可從創(chuàng)新、求活、實用上發(fā)力,尤其要在“新”“廣”“深”“精”“實”上多做文章。
一、在“新”字上下功夫
新,是說報紙理論版面要有新形式、新內容,文章要有新觀念、新思路、新視角、新知識。報紙是強調新聞性的媒體,讀者看報紙最基本的需求還是想看看今天有什么新的事情發(fā)生。理論文章雖然無法按新聞的原則去提出“新”的要求,但必須體現(xiàn)新聞原則中的“新鮮”兩個字。理論文章要讓人看上去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才能激發(fā)讀者閱讀的欲望。這就要求理論版面的編輯要緊盯思想潮流,敏銳發(fā)現(xiàn)社會熱點,作出及時反應。
貴陽日報“理論與實踐”版(以下簡稱“‘理論與實踐版”)專門推出“新論”欄目,一方面,選發(fā)一些新觀點的理論文章;另一方面,選發(fā)對“舊”理論、現(xiàn)象有新解讀的文章,力爭做到讓讀者有新的收獲。惟其如此,讀者才會有讀的欲望,繼而才可能細讀,獲取新知。
理論版面要編出新意,還必須注重發(fā)現(xiàn)理論新人。筆者目力所及,有些報紙理論版文章的作者圈子比較狹窄,總是那么幾個權威、專家,要么就是幾個干部,顛來倒去說那么幾個問題,往往還是長篇大論,讀者咋一看就煩了,哪里還有心情去看文章。
要敢于讓老百姓說話,讓年輕人說話。報紙說老百姓的話,才能廣受歡迎。對老百姓,不能用專家學者的眼光去要求,也不必這么要求,因為很多真知灼見,其實往往不過是大白話。年輕人是創(chuàng)新力最為活躍的階段,思維沒有幾多枷鎖,能更好地發(fā)散思維,提出一些老學究們所不敢想的問題。這兩大群體,報紙理論編輯應認真關注,不能眼光總向專家看。
在編輯“理論與實踐”版中,筆者注重從廣泛的自由來稿作者中遴選投稿踴躍,有一定理論水平,表達貼合報紙傳播取向的作者,經常和他們進行交流,介紹市情省情,約請他們撰寫理論文章。久而久之,我們不僅擁有一批固定的讀者,同時也擁有了寫作質量較好的作者群。目前,我們已和省內外一些年輕學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讀者也比較喜歡他們撰寫的理論文章。
二、在“廣”字上下功夫
首先視野要廣。很多地方性的報紙很有地方特色,吸引了不少讀者,但有時候在理論版的組稿過程中過于強調地方特色,顯得思想較為狹隘。我們有的地方報紙的理論版編輯(尤其是上了年紀的編輯)甚至把一些對當?shù)貋碚f是新的概念和新的思想當作脫離實際來排斥。這種辦報思路嚴重阻礙了理論版面質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本地區(qū)干部群眾思想的解放。同時,這樣也會使報紙理論版的可讀性大打折扣。
今天的時代,網絡已經把地球變?yōu)椤按濉?。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已經不是孤立地存在著。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我們如果一味地以地方特色來排斥全局性,只能使自己的生存空間、思考范圍越來越狹窄。更何況,現(xiàn)實生活中的理論問題,尤其是經濟理論等問題是必須放在全國、全球的大背景下去考慮,才有可能求得相對更恰當?shù)拇鸢浮?/p>
其次是內容要廣。過去有個習慣,一談理論似乎專指政治理論,這是不全面的。理論,不光有政治理論,還有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專業(yè)理論。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理論版所反映的問題也應該是全方位的;現(xiàn)代社會讀者的閱讀需求是多方面的,局限自己就是拋棄讀者,理論版的可讀性自然就差了?!袄碚撆c實踐”版開設有“談經”“閱世”“學?!薄罢f法”等欄目,可以說涵蓋了社會生活中的諸多方面。另外,我們另辟出“觀點聚焦”版塊,通過摘錄其他報刊理論文章關鍵內容的方式,力求用最精煉的語言,向廣大讀者推薦精彩的新觀點、新看法。
三、在“深”字上下功夫
報紙理論版的文章必須有專業(yè)化水平,以區(qū)別于其他版面。但報紙畢竟是大眾傳媒,那些晦澀的專業(yè)術語,是吸引不了讀者的。沒有思考的深度也便沒有理論的高度。理論的要義在于思想的深刻,任何人云亦云的學舌都不應進人嚴格意義上的理論層面。深度,必須突出鮮明的個性特征,道他人所未道,解想知而未知。作為理論版編輯,筆者經常參看多家理論版文章,學到了不少東西,也看到一些不足,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不少所謂理論文章,只能算是簡單的圖解,跟已聽過千遍萬遍的宣傳沒多大區(qū)別,所謂的編輯思想其實淡而又淡。這是理論的大忌,也是理論宣傳的誤區(qū)。
貴陽日報“理論與實踐”版在選稿上注重理論性,就是要有一定的深度,其“深”不是專家的自我迷戀型解讀,而是必須達成與讀者的共鳴,注重傳播效果的最大化。事實上,深度和可讀性并不矛盾,我們在“理論與實踐”版面上開辟的“漫筆”欄目,就專門刊發(fā)用平易近人的語言,短小的篇什,闡述一些工作、學習上的事理的文章,很受讀者歡迎。
四、在“精”字上下功夫
理論版文章相對比較長,因此文字更要精煉,大話、空話、套話、廢話盡可能刪去,提倡一陣見血,提倡開門見山。理論版不要搞詮釋主義,不要動輒上面一個精神下來,你就組織滿版闡述重要意義的文章;不要領導一句話,你就滿版解讀深刻涵義。論證領導講話精神的正確性和科學性不是報紙所要完成的任務,而是決策層在講話前就必須完成的工作。對于領導的精神,報紙要做的不是談意義,而是要告訴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操作,要強化理論宣傳的服務、控制、協(xié)調等功能,這樣的文章才有實際意義,才有人看。
貴陽日報“理論與實踐”版選取文章既重“理論”,更重“實踐”,就是對實踐必須有指導意義。這些年,我們圍繞省、市中心工作,刊發(fā)了大量關于脫貧攻堅、大數(shù)據(jù)、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理論文章,即是著眼于對廣大干部群眾的工作生活有所啟迪。
五、在“實”字上下功夫
理論要與實際工作想結合,要與社會存在的實際問題相結合,理論版密切關注社會經濟文化生活中熱點、焦點、重點問題,讀者關切度高的問題,讀者就會愛看。理論密切聯(lián)系實際是提高理論版可讀性的基礎,是我黨理論宣傳的最基本要求。
貴陽日報作為貴陽市委機關報,理所當然應該服務大局。我們與貴陽市委宣傳部理論處合作,不定期推出“理論視窗”專版。針對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組織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基層作者撰寫具有貼近性的理論文章整版刊發(fā),為決策者和執(zhí)行者提供有益的參考。
此外,我們與中共貴陽市委黨校加強合作,就重大選題約請該校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撰寫理論解讀文章,摘要刊發(fā)該校重點科研成果;與區(qū)(市、縣)理論宣傳骨干等保持緊密聯(lián)系,有意識地組織基層一線稿子,千方百計突出“貴陽味”。
報紙理論版能否辦好辦活,不僅是編輯的表現(xiàn)手法、理論水平的問題,同時也是編輯立場、觀念的問題。作為理論編輯,必須在兩個方面多下功夫:一是加強學習,尤其是理論學習,以及時了解、掌握各種理論熱點、思潮;二是加強和專家學者的聯(lián)系,精心構建智庫,以便獲取更多的獨家首發(fā)觀點。只要報紙理論版面編輯時刻牢記辦報宗旨,念念不忘服務對象,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就一定能辦出既符合上級政策精神,又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的理論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