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作文城的第二天,胖大頭約拓跋鼠去看電影。
電影院里的人特別多,有的人腦袋圓圓的,如大南瓜;有的人脖子長長的,像長頸鹿;還有人個子太高,把頭從腋下伸進(jìn)去,再從后面挺出來……不一會兒,電影開始了,今天上映《百年星球》,屏幕上,茫茫無邊的原始森林里,楊樹、柳樹慢慢吐出了嫩芽,山豆花、喇叭花悄悄地綻開了……池塘里,鱷魚爬了出來,撲向了趕來喝水的小鹿……一個個畫面非常美,非常驚險,可是沒有一點(diǎn)兒聲音。
“怎么回事?這電影怎么沒有聲音呢?”拓跋鼠皺起了眉頭,小聲念叨。
“我能聽得到聲音啊,你怎么聽不到呢?”說著,胖大頭向外看了一眼,爾后拍了拍腦袋道,“哦,我明白了,上午你在作文中描寫景物時,沒有加入聲音,所以你周圍的一切都是無聲的。你別生氣,這是作文城里的規(guī)矩呢。”
“描寫景物還需要寫出景物的聲音?”拓跋鼠睜大了眼睛。
“是啊,大自然中的景物不光有美麗的顏色,還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呢。每天,我們睜開眼睛,就能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嘟嘟嘟嘟的汽車聲,‘沙沙沙的風(fēng)吹樹葉聲……這些聲音,組成了一首豐富多彩的合奏曲。描寫景物的聲音,能給別人聽覺上的美感,讓人經(jīng)久不忘。具體怎么寫,我也一知半解,還是讓Q博士告訴你吧?!迸执箢^露出無奈的表情。
回到賓館,拓跋鼠拿出魔方鏡,上下左右轉(zhuǎn)動起來,伴著一道紅光,白胡子的Q博士出現(xiàn)了。明白拓跋鼠找自己的來意后,Q博士認(rèn)真地講解起來——
觀察景物時,還要注意它們的聲音,要豎起耳朵仔細(xì)傾聽,把自己聽到的寫入作文。如:媽媽剛剛走進(jìn)院子,一群小雞“嘰嘰”叫著跑了上來。兩只小黑鴨不甘落后,“呱呱呱”地向前跑。拴在木樁上的那只小白羊來回轉(zhuǎn)著圈兒,“咩咩咩”地大叫……媽媽撒下一把玉米,說:“別急,有你們吃的。”在這里,小作者寫了幾種小動物的聲音:小雞嘰嘰,小鴨呱呱,小羊咩咩……通過這些描寫,我們看到了這群小動物急于吃食的情景。
當(dāng)然,除了直接摹聲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比喻、擬人的手法來描寫景物的聲音。如:田野里,老師領(lǐng)我們傾聽春天的聲音。閉上眼睛,豎起耳朵,我聽到了春風(fēng)柔和的聲音,“快走呀,花兒在前面等我們呢?!蔽衣牭搅诵〔輾g快的叫喊聲,“媽媽,外面真熱鬧,我要出去玩啦。”我聽到了麥苗拍手的聲音,“比一比,賽一賽,看誰長得快?!边@里,小作者通過合理的想象,運(yùn)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春風(fēng)、小草、麥苗的聲音,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萬物鬧春的畫卷。
“謝謝Q博士?!贝齉博士講完,拓跋鼠深深地鞠了一個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