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響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起國際社會普遍關注。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對中國抗擊疫情的斗爭表示同情和支持,不少國家和組織慷慨解囊,向中國提供急需的醫(yī)療物資等方面支持。但是,個別西方國家的高官和媒體卻無視中國全國上下共同抗擊疫情的事實,落井下石,不時發(fā)表攻擊言論,極不厚道。大災大難面前最考驗人性,這些國家發(fā)生的針對中國人面孔甚至亞洲人面孔的種族歧視、禁入等侵犯人權事件,值得國際社會警惕。
對人類來說,疾病始終如影隨形。傳染病是人類的大敵,可能降臨任何地域、任何民族。在人類歷史上,天花、鼠疫、霍亂、麻風、結核、麻疹、狂犬病、瘧疾、黃熱病等傳染病,對人類產生過極大的威脅。僅在20世紀,天花就奪去了3億人的生命。1918年4月至1919年5月暴發(fā)的西班牙流感,導致2500萬至4500萬人死亡,而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死亡人數是1600萬。2009年3月底在墨西哥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暴發(fā)的甲型H1N1流感,持續(xù)了一年多,波及214個國家和地區(qū),造成約28.45萬人死亡。可以說,傳染病造成的死亡數量,比戰(zhàn)爭或其他天災人禍加起來造成的死亡數量的總和還要多。
為應對傳染病威脅,人類不斷改進醫(yī)藥技術,改善公共衛(wèi)生環(huán)境。這既為人類帶來了健康保障,也推動了人類科技進步。中國人在16世紀就已發(fā)明了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法”。18世紀末,英國醫(yī)生愛德華·詹納研究發(fā)現并推廣牛痘疫苗,大大遏制了天花病毒的發(fā)作并降低了死亡率。1928年,英國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fā)明了青霉素,使人類找到了一種具有強大殺菌作用的藥物,結束了傳染病幾乎無法治療的歷史。1972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成功提取了用于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因此被授予諾貝爾獎。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傳染病襲擊人類的又一次例證。疫情發(fā)生后,中國盡最大努力開展防控和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中國還及時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有關國家通報疫情,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采取措施減緩疫情在國際上蔓延,并善待在華的外國人,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盡管如此,仍然有個別國家對中國采取不厚道的舉措,令人匪夷所思。病毒感染不分種族、不論國界,每個人、每個國家都有可能是流行性病毒感染的受害者?!皭烹[之心,仁之端也。”
(選自2020年2月7日《環(huán)球時報》,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