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娣
2019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強調:“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對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們以最高規(guī)格褒獎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揚他們身上展現(xiàn)的忠誠、執(zhí)著、樸實的鮮明品格?!盵1]
英雄精神即為了一個集體或者一個國家的正當利益,犧牲了自己的部分利益或者全部利益,稱為英雄精神。[2]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在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一切為了國家的革命、建設、發(fā)展作出犧牲的精神都能稱為英雄精神。英雄是人民的優(yōu)秀代表,英雄精神是是國家的先鋒,是一個民族砥礪前行中強有力的鼓舞、鞭策和激勵。“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癧3]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偉大的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出了光輝燦爛、享譽世界的成就,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終把包括英雄精神在內的中國精神為國家興旺、民族強盛的精神支撐,作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支撐。引導當代大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英雄心懷崇敬,自覺傳承好中華民族的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和黨的紅色基因,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幫助高校大學生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西方反華勢力以“和平演變”代替了侵略戰(zhàn)爭,使用“歷史虛無主義”等多種隱蔽手段,想要從根本上給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否定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從歷史層面來看,歷史虛無主義就是企圖重構和歪曲新中國近現(xiàn)代史、新中國歷史,借機歪曲我們黨對歷史做出的犧牲和貢獻。例如,電視政論片《河殤》借著大河的顏色變化做文章,斷言“藍色文明”必將戰(zhàn)勝“黃色文明”的論調;“火燒邱少云違背生理學”、“董存瑞事跡是憑空捏造”、“黃繼光堵槍眼不合理”等輕薄歷史、抹黑英雄、詆毀先烈等錯誤言論,都是歷史虛無主義言論者詆毀革命先烈,戲謔英雄人物的表現(xiàn)。英雄人物是國家在革命、建設、發(fā)展過程中涌現(xiàn)出來的光輝形象。習近平強調:“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在近代以前,英雄精神表現(xiàn)為保衛(wèi)國家、抵御外侮的犧牲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英雄精神表現(xiàn)為致力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三座大山,把黑暗的舊中國改造成光明新中國的犧牲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英雄精神表現(xiàn)為獻身于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獻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促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高校捍衛(wèi)和弘揚英雄精神有利于大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英雄觀點,將英雄精神的科學內涵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相結合,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唯心主義等歪曲英雄精神的錯誤思潮。
(二)引導高校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需要不斷完善經濟、政治、文化方、社會和生態(tài)文明方面的制度,也需要不斷探索社會主義在精神和價值層面的共同追求。習近平指出,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yǎng)”[4]英雄精神是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凝聚出來的不畏艱險、自強不息的偉大的精神財富,是滋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引導高校大學生認同并傳承英雄精神,有利于引導高校大學生在具體利益選擇,朋輩群體思想差異之上形成最廣泛的共識,能夠有效引領整合校園環(huán)境中可能存在的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想意識,避免對歷史認識不同帶來的思想對立,形成融入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強大的精神力量。
(三)有利于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弘揚時代正氣,引領良好的社會風尚
社會風尚是全社會所推崇倡導的一種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一方面,社會風尚是被特定社會的道德內在決定的,是道德外在的感性的呈現(xiàn)。另一方面,社會風尚形成后,又會反過來影響一個社會的道德塑造,強烈地影響著人們的是和非、正和邪、美和丑的判斷合認識。習近平說:“深入挖掘和闡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5]英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文化底蘊,社會良好風尚的道德范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今時代的主旋律,是大學生群體生活的主導思想,是營造社會新風尚的有效武器。在當今大學生的思想受到西方拜物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沖擊的大環(huán)境下,弘揚英雄精神有利于引導高校大學生弘揚中華民族英雄身上承擔的勇氣、責任、奉獻、信仰等崇高的道德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弘揚時代正氣,形成良好的社會群體風尚。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930/c64094-31380603.html
[2]百度百科.英雄精神[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B1%E9%9B%84%E7%B2%BE%E7%A5%9E/19835428?fr=aladdin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版,第47-48頁。
[4]習近平: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yǎng)[N].人民日報,2015-10-14.
[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版,第164頁。
基金項目:
2020年度阜陽師范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spss數(shù)據(jù)分析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FXG2020SZ01);2020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高校網(wǎng)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融合創(chuàng)新研究(SK2020A0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