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玲 編輯/暖心
二十多年前剛出國時,我的英語還算好,但不是非常好。讀碩士時,我的電影寫作課得了最高分。不過我覺得老師是考慮到了我的語言背景,對劇本的語言方面比較遷就,因為我自己知道,當時寫論文和劇本在語言方面很費心思,但是仍然會有漏洞。那時我發(fā)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寫完之后,自己讀一讀,做一些修改,覺得沒問題了,就放下去做別的事情;常常當我正在做其他事情時,寫完的文章里有問題的句子就會自動跳到腦子里,一想,確實,這句話應該修改一下。這種情況經常有,我感覺,就好像我腦子里有個負責語言糾錯的軟件一樣,當我在做其他事情時,這個糾錯的軟件仍在工作。
這個潛意識里的糾錯軟件是怎樣來的呢?就是平時大量有意識的糾錯行為不斷積累而成的。做得多了,即便你不是有意識地做,你在潛意識里也是仍然在做。每一次有意識的糾錯行為,都是在給潛意識里的這個軟件升級,使它越來越靈敏、越來越準確。
自省也是同樣的道理?!拔崛杖∥嵘怼保@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所說,他的本意是說要在這幾方面反省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現在我們通常理解為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不懂得自省的人,他就活得渾渾噩噩、糊里糊涂,沒有學習能力,常常犯相同的錯誤。他這個計算機就會常出問題,運轉速度也慢,弄不好就死機。
其實,我們的良知就是我們最初的心靈糾錯軟件。當我們做得不當的時候,即使我們沒有特意去想,我們的良知被觸到,內心就會本能地感到不安。這個“不安”,就是潛意識里這個糾錯軟件在提示你。
而每次自省,我們都是在訓練自己的內心,在給這個軟件升級。勤于自省的人,他的糾錯軟件就比較高級、復雜、細膩,糾錯范圍廣、能力強。在他那里,虛榮、貪欲、欺騙、不誠信、怨恨等都是錯誤,統(tǒng)統(tǒng)都能掃描出來。就是說,自省的訓練做得久了,慢慢地,他在潛意識里就會規(guī)避種種錯誤,讓整個人以更和諧的方式來運轉。
常常去審視自己的念頭和言行,我們就可以在潛意識里做出更多正確的決定,我們可以活得更清醒,也更有效率。
自省的道理我們都知道,也能認同,但就是做起來比較難。為什么難?因為我們挑戰(zhàn)了自己的自尊。
為自己辯護、給自己找借口、指出外界的或他人的責任,這些都是自尊的需求。遇到了問題或受到批評指責,我們的自我防御系統(tǒng)第一時間啟動起來,我們的心理馬上進入防守狀態(tài),豎起堅硬的盾牌來保護脆弱的自尊。
所以,反躬自省需要內心足夠強大?!熬忧笾T己,小人求諸人”就是因為君子的內心很強大,不需要過多的保護,因為沒有什么能輕易就傷到他的自尊。
而我們常常做不到,是因為我們的自我不夠強大,我們不夠自信,自尊太脆弱。要想有能力在面對壓力時反省自己,就要平時增強自信心,給自我增值,讓自尊心更“皮實”一些。
當自我強大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放下自我了,不需要時時捧著它。這就如同太極拳的以柔克剛,放下了自我,你就沒什么非得要去保護的,你可以敞開了去迎接一切,而不必擔心失去或受傷害。這時,你就可以做到反躬自省了。
自省的最高層次,就是對自己和世界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叫保持覺知。
信佛的人每次拜佛、念佛經、看到自己佩戴的種種飾物,其實都應該是一種自省的時機。不信佛的朋友其實可以自己寫一段幫助自省的文字,每天看看,問問自己是否做到,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保持覺知。我們提醒自己,別忘了世界的真實樣子,世界是以怎樣的法則在運轉的;提醒自己,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本質,不要被虛幻的東西蒙蔽住心靈。我們借由種種儀式來給自己增強保持清醒的勇氣。
當我們給自己這樣的提醒之后,我們會發(fā)現自己進行了一次深度糾錯。種種煩惱都被當作錯誤給掃描而消滅了。清理了自己的 心靈,我們又可以輕裝上陣了。
有的人可能會害怕過多的自省會帶來更多的自責。
自省當然不等于盲目的自責,自省的過程應該是很積極的、是往好的一面引導自己的思想言行:我是不是用自己認同的理念在對待孩子?我的說法有沒有對他人有益?我的想法是不是善意的、有建設性的?我的做法是不是保護了環(huán)境、有益于社會?我的情緒是不是正面的,是不是有助于清除情緒污染、凈化自己和他人的心靈空間?
當然了,如果自省后,發(fā)現自己真的有很多責任,也并不是壞事,那說明你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那么,改進就是了,改一樣,少一樣,然后你會發(fā)現自己變成自己更喜歡的人了。所以,自省是積極的、愉快的、建設性的。
有的人可能會害怕過多的自省會帶來更多的自責。還有人會想,總是在檢查自己,那活得多累呀。其實自省會讓我們活得更輕快。每次自省,我們就是在做心靈大掃除,我們清除掉了心里的垃圾、負擔,殺了很多思想病毒,讓心靈大大減負了、凈化了。我們由此擁有了一個清靜的、和諧的、高速運轉的心靈空間。
正如另一句古語所說:“但行善事,莫問前程?!倍@正是自省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