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良
摘要?分析了2010-2019年碭山縣梨小食心蟲發(fā)生情況,闡述了碭山縣梨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探索了碭山縣梨小食心蟲的高效防控技術,為碭山縣梨小食心蟲的防治提供借鑒。
關鍵詞?梨小食心蟲;發(fā)生規(guī)律;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3-026-04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12
梨小食心蟲(Grapholitha?molesta?Busck)又名桃折梢蟲,簡稱梨小,屬鱗翅目小卷葉蛾科害蟲,主要危害梨、桃、蘋果、李、杏、梅、山楂等[1-3]。幼蟲除危害梨果外,還可危害桃、蘋果及櫻桃的嫩梢。梨小食心蟲是碭山酥梨重要的防治對象,受氣候、栽培、管理等綜合因素影響,梨小食心蟲在碭山梨產區(qū)有偏重發(fā)生的趨勢,梨小食心蟲的第4代對碭山酥梨的危害相對較大[4-6]。2018年碭山縣梨小食心蟲發(fā)生面積是85萬畝次,其中梨樹60萬畝次,桃25萬畝次;2019年碭山酥梨7月中旬始見梨小食心蟲蛀果,8月中旬達到蛀果高峰,平均蛀果率0.67%,部分園片達10%以上,9月上旬平均蛀果率0.85%,個別園片達30%以上,給果農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農產品質量關注度日益提升,如何綠色、安全、高效的防控梨小食心蟲成為近年來的研究重點。通過對歷年梨小食心蟲發(fā)生規(guī)律的分析,探索梨小食心蟲的高效控制技術,為碭山梨梨小食心蟲的防治提供借鑒。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點
誘集梨小食心蟲的試驗場地設置在碭山縣具有六十年歷史的碭山園藝場的三分場碭山酥梨園里,試驗場地的試驗面積為6.67?hm2,試驗果園場中梨樹的平均年齡是50年,果園場中梨樹的平均高度是4.5?m,梨園的株行距6?m×8?m,試驗場地土壤是沙質,梨園管理良好,梨樹長勢比較平均。
1.2?實驗材料
(1)性誘劑誘芯:供試性誘劑的誘芯由常州寧錄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試驗用的性誘劑誘芯的劑量為112?mg/條。
(2)誘捕器:誘捕器為水盆型誘捕器,誘芯開口朝下,與誘捕器中的液面距離是1?cm。
(3)誘蟲帶:常州寧錄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
1.3?調查內容和方法
(1)梨小食心蟲發(fā)生規(guī)律調查。誘集調查時間是每年3月下旬至9月上旬,用性誘劑誘測法進行系統(tǒng)調查。每個調查梨園按照相互之間距離大于40?m的等距離懸掛3個誘捕器。每天早晨檢查記錄誘蛾數量,清零蟲體。誘芯每30?d更換1次。
(2)梨小食心蟲幼蟲蛀果率普查。蛀果率調查的時間是在梨果采收前1周進行,開展1次系統(tǒng)性調查。調查前,選擇10個梨園小區(qū),每個小區(qū)的面積是5×667?m2,運用棋盤式的取樣方式,選擇5棵梨樹,每棵梨樹均勻取樣20個梨果,每個小區(qū)共取樣100個,檢查記錄蛀蟲的梨果,計算蟲果率。
1.4?蟲情數據資料及分析方法
所用2010—2019年期間梨小食心蟲日均誘捕量數據由碭山縣植保植檢服務中心提供,用Excel對2010—2019年碭山縣梨小食心蟲每天誘捕數量進行整理,用IBM?SPSS?Statistics?20進行數據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碭山縣梨小食心蟲發(fā)生規(guī)律
對2010—2019年梨小食心蟲的誘集情況可知,梨小食心蟲在安徽碭山地區(qū)1年發(fā)生5代,一般30~40?d完成一代。越冬代一般以當年第5代老熟幼蟲的形態(tài)隱藏在老樹皮、果樹周圍土壤以及雜草等場所從中越冬,每年的3月初溫度稍高并相對穩(wěn)定的時候越冬代的幼蟲開始活動,到3月上中旬若連續(xù)7?d的平均氣溫超過5℃時,越冬代的梨小食心蟲陸續(xù)開始化蛹,越冬代梨小食心蟲的化蛹盛期日平均溫度為9~11℃,越冬代梨小食心蟲化蛹將持續(xù)到四月中旬結束。越冬代梨小食心蟲一般在每年的3月中旬開始逐漸羽化,4月中旬左右是羽化的高峰期,一般在5月上旬的時候羽化結束(見圖1)。
越冬代梨小食心蟲一般在3月下旬的時候開始產卵,從統(tǒng)計數據上來看,桃樹的盛花期為越冬代梨小食心蟲成蟲的產卵盛期,越冬代梨小食心蟲產卵可以維持到5月中旬基本結束。調查研究發(fā)現,梨小食心蟲的越冬代成蟲一般將卵產在果樹新發(fā)枝梢頂端的第3~5片葉子的背面。第1代梨小食心蟲幼蟲的始發(fā)于4月下旬左右,在5月中旬的時候出現孵化盛期,梨園調查發(fā)現梨小食心蟲幼蟲會蛀入果樹新梢中進行為害,被幼蟲蛀入的嫩梢會慢慢枯萎并出現折斷下垂現象,1頭梨小食心蟲幼蟲可危害2~3個新梢[7-9]。
經30?d左右,幼蟲老熟,5月中旬的時候第1代梨小食心蟲的幼蟲開始化蛹,6月上旬第1代梨小食心蟲幼蟲基本全部化蛹。第1代梨小食心蟲一般從5月下旬開始羽化,7月上旬第1代梨小食心蟲羽化基本結束。羽化后第1代梨小食心蟲的成蟲開始產卵,6月上旬出現第1代梨小食心蟲的產卵高峰期,7月上旬產卵基本結束。第2代梨小食心蟲的幼蟲一般在5月下旬開始出現,6月上旬時候出現卵孵化盛期,這時第2代梨小食心蟲的幼蟲開始大量出現,是開展化學防治的關鍵時期。6月上旬一些老熟的第2代梨小食心蟲幼蟲開始化蛹,6月中下旬出現第2代梨小食心蟲羽化盛期,第2代梨小食心蟲幼蟲化蛹可以一直持續(xù)到7月上旬結束。6月中旬第2代梨小食心蟲開始羽化,羽化一直持續(xù)到7月中旬結束。第2代梨小食心蟲成蟲一般在6月中下旬開始產卵,7月初是產卵盛期。
6月下旬第3代梨小食心蟲開始出現,7月中旬左右是第3代梨小食心蟲幼蟲大量出現,這個時候幼蟲開始蛀入碭山酥梨,因這段時期碭山酥梨果實較硬,梨小食心蟲需要用三四天的時間蛀入,蛀入碭山酥梨6天后,蛀孔開始變?yōu)楹谏?月上旬第3代梨小食心蟲幼蟲開始化蛹,7月下旬第3代梨小食心蟲基本全部化蛹,7月中旬第3代梨小食心蟲開始羽化,7月底第2代梨小食心蟲出現羽化盛期,羽化將一直持續(xù)到八月中旬基本結束。7月中旬第3代梨小食心蟲成蟲開始產卵,8月上旬為產卵盛期,這段時間碭山酥梨已經快要成熟,且梨小,食心蟲成蟲特別喜歡把卵產在梨果上,給果農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8月日平均溫度在逐漸降低,晝夜溫差持續(xù)加大,第3代梨小食心蟲產卵持續(xù)到8月下旬才基本結束。
第4代梨小食心蟲始見于7月下旬,是對碭山酥梨為害最為嚴重的一代,8月下旬幼蟲基本全部化蛹,第4代梨小食心蟲的蛹期可以持續(xù)到9月上旬結束。8月上旬第4代梨小食心蟲開始陸續(xù)羽化,9月下旬第4代梨小食心蟲羽化基本結束。8月下旬初期,第4代梨小食心蟲開始化蛹,第4代的幼蟲一般在7月的下旬開始出現,在8月上旬的時候出現盛期,在8月的中下旬都基本化蛹。第4代梨小食心蟲一般開始從8月上旬開始產卵,卵期持續(xù)到9月下旬結束。
第5代的幼蟲出現在8月中旬,在9月上中旬的時候出現盛期,第5代為越冬代,由于氣溫比較低等原因,不產生成蟲,以老熟幼蟲結繭的形式越冬,越冬場所一般在樹干基部土縫處,尤以樹干基部和主干老翹皮下越冬數量較多。梨小食心蟲發(fā)生期的第1代和第2代相對比較整齊,第3代以后開始出現世代重疊現象。
2.2?2011—2019年梨小食心蟲單碗累計誘捕量分析
根據歷年梨小食心蟲誘捕數據可知,2010—2019年3月20日至9月6日期間,單碗累計誘捕梨小食心蟲成蟲數量分別是633.25頭,2114.80頭、2013.67頭、1114.61頭、5804.71頭、2648.56頭,4347.00頭、4031.94頭、1274.56頭。根據統(tǒng)計結果可知,2014年、2016年、2017年是梨小食心蟲發(fā)生量比較大的年份,其中2014年梨小食心蟲誘蛾量居于這10年中的首位(見圖2)。
2.3?梨小食心蟲幼蟲蛀果率普查結果分析
2011—2018年的蛀果率分別是1.67%、2.33%、9.67%、6.33%、3.67%、7.33%、4.25%和3.87%(見表1)。其中,2018年發(fā)生特點是蛀梢蛀果較常年偏早,果園4月16日始見蛀梢,較常年提前5?d左右,一代幼蟲蛀梢高峰在5月上中旬,平均蛀梢率8%,二代6月上旬后期至中旬達蛀梢高峰,平均蛀梢率達11%,個別園片蛀梢率達30%以上,6月中旬試驗小區(qū)果園的平均蛀果率2.67%,個別園片蛀果率達15%以上;6月下旬桃園蛀梢蛀果率均有下降,平均5%,部分園片30%以上,平均蛀果率0.58%,個別園片蛀果率達10%以上;7月中旬試驗小區(qū)的果園平均蛀果率0.42%,平均蛀梢率0.5%,個別園片蛀梢率20%以上;酥梨園7月中旬始見蛀果,8月中旬達到蛀果高峰,平均蛀果率3.87%,部分園片達20%以上,總體蛀果率居8年來第5位,梨小食心蟲的第1代和第2代成蟲發(fā)生相對整齊,梨小食心蟲的第3代和第4代發(fā)生不整齊,并出現多個峰日,世代重疊。
3?梨小食心蟲高效防控技術
3.1?農業(yè)防治
3.1.1?加強田間管理,減少食心蟲基數?梨小食心蟲繁殖能力較強,在碭山縣每年可以發(fā)生5代,是碭山梨主要害蟲之一。適時對梨樹進行科學的修剪,用以改善梨園光照條件和通風條件,加強田間水肥管理,科學平衡施肥,增施有機基肥,擇時、擇量進行灌水,增強樹勢,可以有效減少梨小食心蟲基數。一般情況下,梨小食心蟲第1~2代多集中危害桃及蘋果的幼嫩新梢,7月上旬以前很少危害梨果。在桃樹、櫻桃、李樹等被蛀梢的時期,要及時剪掉被為害的樹梢,進行焚燒處理或者無害化處理,可以控制第2代蟲的數量,壓低第3代成蟲在梨果上的產卵量。集中掛果時期,及時摘除被梨小食心蟲幼蟲蛀入為害的果實,及時清理地上因梨小食心蟲蛀食而掉落的果實,將蛀蟲果實集中焚燒處理或者找到適合的場地深埋處理,減少梨小食心蟲幼蟲的數量,進而減少蟲源。
3.1.2?改變種植結構,嚴禁桃梨混栽?梨小食心蟲的第1代和第2代一般為害桃樹的新梢和桃子,第3代和第4代開始轉移到梨樹上,在梨國上產卵,卵孵化后蛀入梨果,為害碭山梨,桃樹、梨樹的混栽使梨小食心蟲的食物來源豐富,梨小食心蟲的為害會比較嚴重。而且桃樹的殘根腐敗水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氰化鉀和苯甲醛等高毒性物質,會抑制梨樹幼根的呼吸,使梨樹幼根致死。農事生產中要避免桃樹與梨樹混栽,或者桃園與梨園毗鄰,進而有效減少梨小食心蟲的發(fā)生量,減少果農損失[10-12]。
3.2?物理控害技術
進入8月的時候,在梨樹樹干上捆綁麥秸稈、稻草、剪碎的塊狀麻袋等材料,誘集梨小食心蟲的幼蟲潛伏到麥秸稈、稻草中,到了深秋時節(jié)梨樹落葉后,把稻草、麥秸稈等集中起來焚燒處理,滅殺越冬的幼蟲。在秋季梨果收獲梨樹樹葉落葉后,在梨樹周圍進行深挖松土,破壞越冬代生活環(huán)境,使鉆入土壤中越冬的老熟幼蟲不能正常的羽化出土。冬季適時把梨樹上的老皮、粗皮和翹皮刮干凈,集中起來焚燒處理,滅殺藏在樹皮中越冬的梨小食心蟲老熟幼蟲。適時對梨果進行套袋,破壞梨小食心蟲的產卵環(huán)境,減少梨小食心蟲的蛀果率。在梨小食心蟲成蟲發(fā)生的3月份至9月份,按照15畝左右一盞燈的用量在梨園中梨樹的樹冠高度位置懸掛頻振式殺蟲燈,對成蟲進行誘殺,減少梨小食心蟲的產卵量,降低蟲口密度。利用梨小食心蟲的成蟲對糖醋液有趨性的現象,按照糖1:醋4:酒0.5:水10的比例配制糖醋液,每畝懸掛7瓶使用量,對梨小食心蟲的成蟲進行誘殺,每10?d左右更換1次糖醋液。
3.3?生物防治
3.3.1?利用性信息素防治?整個生長季節(jié),科學運用梨小食心蟲迷向絲進行防治,3月下旬每畝懸掛持效期6個月左右的50個長度25?cm的固體迷向絲,迷向絲1/3掛在樹冠,1/3掛在梨樹底部1/3處,1/3掛在梨樹高度2/3處。降低梨小食心蟲成蟲交配次數,減少落卵量,進而減少蟲口數。碭山縣的梨小食心蟲一年可以發(fā)生5~6代,可以充分利用性誘劑進行測報,根據測報的結果進行科學防治。每年3月初溫度連續(xù)7?d的平均溫度超過5℃的時候越冬代開始化蛹,4月中旬的時候出現羽化盛期,利用性誘劑測報時,當梨小食心蟲的誘蛾數量突增時,即梨小食心蟲進入羽化初盛期,往后推遲7~10?d就到了梨小食心蟲的成蟲的產卵盛期,當越冬代的產卵盛期往后推遲四五天時到了梨小食心蟲卵的孵化盛期,在卵孵化盛期的時候適時進行常規(guī)化學防治,滅殺幼蟲。性信息素測報可以準時掌握梨小食心蟲化學防治時期,有效減少施藥次數和施藥量,顯著增加果園果實的品質。利用梨小食心蟲大部分7月份開始為害梨樹的特征,預先在果園中的櫻桃園、桃園等懸掛迷向絲對梨小食心蟲成蟲進行迷向,減少產卵量。根據前期的試驗,在櫻桃園使用112?mg/條梨小食心蟲迷向素緩釋劑對櫻桃園梨小食心蟲防效較為顯著。整個櫻桃生長季節(jié),迷向區(qū)對梨小食心蟲迷向率在86.36%~100%,蛀梢防效在78.79%~95.65%,防治效果很好,可以有效減少梨園梨小食心蟲的蟲源數量。在梨園懸掛迷向絲,整個生長季節(jié),迷向區(qū)對梨小食心蟲迷向率97.74%~100%,蛀果綜合防效94.11%,梨小食心蟲迷向絲對酥梨園梨小食心蟲防效較為顯著,可以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
3.3.2?釋放天敵防治?梨小食心蟲的天敵很多,自然界中比較常見的有赤眼蜂、縱條小卷蜂、白繭蜂、扁股小蜂等10余種。常見的天敵赤眼蜂已經實現了人工養(yǎng)殖,可以大量繁殖,在梨小食心蟲為害比較嚴重的7月份和8月份,對梨園中梨果的破壞性比較大。可以在果園釋放赤眼蜂等其他梨小食心蟲的天敵,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釋放赤眼蜂的量按照30萬?頭/hm2的用量釋放為宜,在7~8月期間要連續(xù)釋放5次左右,可以實現對梨小食心蟲的卵寄生率在80%左右,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4?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梨小食心蟲以成蟲和卵為靶標,首先做好蟲情測報,切實掌握各代發(fā)蛾和產卵盛期。梨小食心蟲7月份以前主要在桃園危害,桃園和中早熟品種梨是防治的重點;6月下旬向酥梨園轉移,是防治的重點;8月上旬以后梨園內卵量迅速增加,達到全年卵量高峰;8月10日至9月上旬蛀果量迅速增加,達到蛀果高峰。30%阿維滅幼脲懸浮劑(有效成分250~300?mg/kg)是防治梨小食心蟲的較好藥劑,在梨小食心蟲卵孵盛期對水噴霧,每株均勻噴霧施用藥液3?L左右為宜,對梨小食心蟲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對果樹安全。522.5?g/L氯氰·毒死蜱EC(有效成分316.7?~373.2?mg/kg)也是防治梨小食心蟲的較好藥劑,防效高且對果樹安全。從防效及成本等角度綜合考慮,建議施用劑量以稀釋1?400~1?650倍,施藥時應根據食心蟲發(fā)生程度、氣象條件等適當增減施藥劑量。在卵盛期施藥一次,用20%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稀釋1?000倍和1?200倍,或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稀釋1?500倍液及48%毒死蜱乳油稀釋1?000倍液施藥,對梨小食心蟲的防治效果也很好,施藥適期應在梨小食心蟲卵盛期。使用時應根據梨小食心蟲發(fā)生程度、氣象條件、果樹栽培狀況等條件適當增減藥量,20%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對果園天敵有一定殺傷,施藥時應盡量避開天敵發(fā)生高峰期。從復配藥劑來看,"1%甲維鹽ME+35%氯蟲苯甲酰胺WG+GY-1602"持效性優(yōu)于"1%甲維鹽ME+2.5%高效氯氟氰菊酯SC+GY-1602",對梨小食心蟲控制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郭傳翔.安徽省地方梨種質資源收集、評價及親緣關系的SSR分析[D].合肥:安徽農業(yè)大學,2012.
[2]?黃曉春,王光宇,石迪生.安徽省主要水果生產現狀及變化趨勢研究[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2(15):303-305.
[3]?陳梅香,駱有慶,趙春江,等.梨小食心蟲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09(8):144-147.
[4]?候憲春,王丹青,李體鵬,等.梨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與綜合防治[J].山東林業(yè)科技,2001(S1).
[5]?梁泊,唐欣甫,韓新明,等.桃園梨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J].中國果樹,2009(3):62-63.
[6]?植玉蓉,葉曉惠,蘭英,等.果樹混栽區(qū)梨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措施[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8(4):1006-1009.
[7]?胡增麗,李海芳.桃園梨小食心蟲發(fā)生規(guī)律研究初報[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0,38(6):46-47,54.
[8]?李潤臨,徐宇新.梨小食心蟲在梨園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J].農業(yè)科技通訊,1998(5):28.
[9]?呼麗萍,高俊商.甘肅天水桃園梨小食心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試驗[J].中國果樹,2007(5):32-34.
[10]?張仁福,于江南,方斌,等.性誘劑在杏園梨小食心蟲防治中的應用[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0,47(8):1517-1521.
[11]?周潤清,劉磊,劉鳳章,等.梨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與防治[J].落葉果樹,2007,39(2):44.
[12]?楊春亮,楊鵬遠.碭山縣酥梨病蟲害發(fā)生現狀及趨勢[J].中國果樹,2001(1):43-44.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