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每當我們用心品讀黨的歷史,抑或細心觀察當下中國發(fā)展進程,這句歌詞連同其旋律,就會悠然入耳,縈繞于懷,讓人動容?!坝肋h的掛念”,不是說說而已,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接續(xù)奮斗去兌現(xiàn)這個承諾。
革命年代,我們黨緊緊依靠農民,在農村建立了根據地,開展了土地革命,使農民迅速分清國共兩黨和兩個政權的優(yōu)劣,廣大農民在政治和經濟上翻了身,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熱情,支持革命,投身革命。因為掛念農民,心系勞苦大眾,我們黨才在人民的選擇下締造了一個嶄新的中國。
改革開放一聲春雷,照樣從農村大地上最先滾動。有的基層干部和農民自發(fā)嘗試包干到組、包產到戶,我們黨給予堅定支持,迅速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同樣是因為掛念農民,情系百姓,我們黨才在人民的擁護下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新境界。
腳下沾滿泥土,心中裝著百姓。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這代人有一份情結,扶一把老百姓特別是農民。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群眾依然“時時放心不下”。還是因為掛念農民,以人民為中心,我們黨才在人民的支持下向著偉大夢想意氣風發(fā)地奮進。
農民沒有擺脫貧困,就是中國沒有擺脫貧困。在決戰(zhàn)決勝之際,我們尤需厚植“永遠的掛念”,用真情、動真心、下真功,再接再厲,一鼓作氣。
要求實。脫貧攻堅越往后壓力越大,但這決不能成為搞數(shù)字脫貧、虛假脫貧的理由。假的真不了,是虛是實群眾一眼就看透。糊弄百姓一寸,就離初心遠一尺。求真、求實、求效,三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決勝在即,可能需要腳步快一些,但決不能心浮氣躁,仍要一步一個腳印,踩得實、踩得穩(wěn),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
要求細。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就越大,工作越需要做細。中國共產黨最講認真,言必信、行必果,說到做到。求細,就是在針尖那樣的小事上也要下功夫,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過篩子,多想些“私人訂制”的辦法,多用些“量體裁衣”的舉措,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用一番“繡花功夫”在廣袤的田野上繡出希望。
要求長遠。脫貧之后怎么辦?當前,我們不僅要解決摘窮帽問題,還要想著戴富帽、戴幸福帽的問題。要摒棄“告一段落”“完事大吉”的認識,接續(xù)推進全面脫貧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建強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夯實脫貧致富的“黨建地基”。同時,扶貧要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fā)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持續(xù)不斷地釋放自力更生的內生動力。
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在歷史偉業(yè)中標注自己的奮斗和擔當,何其壯哉!時不我待,讓我們用信念壯行,向著目標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