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峰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獨墅湖學(xué)校,江蘇 蘇州 215123)
某興趣小組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驗證動能定理。
圖1
(1)有兩種工作頻率均為50Hz的打點計時器供實驗選用:
A.電磁打點計時器 B.電火花打點計時器
為使紙帶在運動時受到的阻力較小,應(yīng)選擇(選填“A”或“B”)。
(2)保持長木板水平,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后端,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實驗中,為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在砝碼盤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車開始運動。同學(xué)甲認為此時摩擦力的影響已得到消除。同學(xué)乙認為還應(yīng)從盤中取出適量沙子,直至輕推小車觀察到小車做勻速運動??捶ㄕ_的同學(xué)是(選填“甲”或“乙”)。
(3)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后,在砝碼盤中加入砝碼。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松開小車,小車運動。紙帶被打出一系列點,其中的一段如圖2所示。圖中紙帶按實際尺寸畫出,紙帶上A點的速度vA=m/s。
圖2
參考答案:(1)B;(2)乙;(3)0.31;(4)遠大于。
本試題的情境源于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從答案看好像只是知識的簡單遷移,沒有什么新意,考生答題情況也在“情理之中”。而對于實驗條件的分析與理解,卻有很大的不同,對比分析如下。
而實驗要求小車所受的合力所做的功可用W=mgL算出,也就是說要使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滿足:T-f=mg,即小車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砝碼盤中砝碼的重力mg。在什么條件下上式才能成立呢?首先,由第(2)問可知該實驗也采用補償法“平衡摩擦力”,從而消除摩擦力的影響。而這里所用的方法并不是將遠離滑輪一端墊高、在不懸掛重物的情況下輕推小車使其能夠勻速下滑,而是在長木板保持水平的情況下,在砝碼盤中慢慢加沙子,直到小車開始運動,然后從盤中取出適量沙子,直至輕推小車,觀察到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