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冬冬,陳大同通訊作者,沈健美
(海門人民醫(yī)院,江蘇 海門 226100)
肺癌現(xiàn)已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首位癌癥患者的死亡原因。因癌細胞有較強的繁殖能力、生長失控等特點,臨床上主要治療方式以化療為主,殺死腫瘤細胞,防止發(fā)生復發(fā)和轉移[1]。但是,化療藥物不僅殺死腫瘤細胞,對正常細胞同樣具有破壞性。在肺癌疾病的發(fā)展階段,會對患者的腎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化療藥物容易蓄積導致各種癥狀的出現(xiàn),可對患者的腎功能損傷帶來嚴重的傷害[2]。因此,在肺癌患者中,除了進行常規(guī)診療外,需要加強對患者腎功能損傷,進行及時評估、早期診斷、及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檢測了168例肺癌患者β2-MG、RBP、血BUN、肌酐Cr指標,探討β2-MG、RBP在肺癌化療患者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價值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間于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療患者168例。均經(jīng)病例、影像學確診,小細胞癌28例,腺癌82例,鱗狀細胞癌42,大細胞癌16例。男91例,女77例,平均年齡(52.6±5.2)歲;常規(guī)組為50例健康體檢患者,腎功能均無異常,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0.2±3.3)歲。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檢測儀器和試劑:β2微球蛋白采用免疫比濁法,試劑廠家:東軟威特曼生物技術(南京)有限公司;儀器型號:TOSHIBA生化分析儀;視黃醇結合蛋白采用乳膠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試劑廠家:上海藍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儀器型號:貝克曼AU5800;尿素采用脲酶-谷氨酸脫氫酶法。試劑廠家:重慶中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儀器型號:貝克曼AU5800;肌酐采用苦味酸法,試劑廠家: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儀器型號:貝克曼AU5800[3]。儀器檢測標準嚴格按照標準操作以及說明書嚴格進行檢測。
1.2.2 檢測方法:采集肺癌患者靜脈血5 mL及晨尿10 mL,血清檢測β2-MG、RBP、BUN;尿液檢測 Cr。靜脈血測定前置冰箱-30℃冰凍保存。尿液標本測定前置冰箱4℃冷藏保存,檢測指標超過標準指標正常值上線為陽性。經(jīng)腎小球濾過率(eGFR)MDRD 公式:{eGFR=186×SCr-1.154×年齡-0.203×0.742}。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并以LSD法進行組間兩兩比較,相關性分析采用直線相關,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對比兩組患者β2-MG、RBP、BUR、Cr比較(±s)
?
2.1 肺癌組與常規(guī)組患者β2-MG、RBP、BUR、Cr相關指標比較。肺癌組患者β2-MG、RBP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肺癌組患者BUN、Cr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肺癌組患者eGFR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直線相關性分析顯示:β2-MG和水平變化與eGFR 呈負相關(r=-0.69、r=-0.72,P<0.05),見表1。
2.2 4種指標陽性率比較 肺癌組單項指標中RBP陽性率最高30.95%、次之β2-MG(29.78)、BUR(17.86)、Cr(2.38),β2-MG、RBP、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β2-MG、RBP、BUR、Cr陽性率分析[n(%)]
惡性腫瘤患者,隨著腎毒性抗生素的應用等原因,造成腎功能的損害,患者的化療用藥中普遍含有鉑類,化療后因細胞溶解,腎臟排泄是其唯一的代謝途徑,可能出現(xiàn)腫瘤溶解綜合征,加重對腎功能的損害[4]。若患者在在化療時,能夠對腎功能的損傷進行有效預測,合理調(diào)整用藥、劑量等,加強對腎臟的保護等相關措施,可有效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率。
β2-MG主要由淋巴細胞產(chǎn)生,肝臟合成,存在于細胞的表面(除紅細胞和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外),主要與淋巴細胞識別功能及殺傷細胞受體有關。正常體內(nèi)的β2-MG的生成和釋放速度穩(wěn)定,可以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99%被腎小管吸收[5]。但腫瘤患者β2-MG會明顯高于常規(guī)人群,因腫瘤后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被破壞,能夠激活自身免疫反應,致使癌細胞表面蛋白自身分泌β2-MG,當腎近曲小管輕微受損時,對β2-MG的重吸收下降,血清β2-MG增高,極有可能在提示患者體內(nèi)腫瘤的發(fā)展,尿液中β2-MG的含量高低,可以作為評估腎小球濾過率的可靠指標[6]。
RBP是血液中的低分子質量蛋白,主要有肝臟合成,存在于人體血清等其他體液當中,通過腎臟在近端小管幾乎被全部重吸收分解。血液中RBP以視黃醇、前白蛋白形式存在,能有效反映機體營養(yǎng)情況,特別在短時間內(nèi),轉變蛋白質代謝[7]。血漿中視黃醇攜帶RBP,當復合物中視黃醇與靶細胞相結合,RBP便自動與前白蛋白分離,從腎小球濾出,由近曲小管吸收、降解,腎臟濾過功能受損害時,可敏感地反映腎近端小管的功能狀況,尿排量明顯增加,RBP 濃度水平會顯著升高[8]。
本研究表明,肺癌組患者β2-MG、RBP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肺癌組患者BUN、Cr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β2-MG、RBP、BUR、Cr水平聯(lián)合監(jiān)測對早期腎功能損害的診斷效果良好。肺癌組患者eGFR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直線相關性分析顯示:β2-MG和RBP水平變化與eGFR 呈負相關(r=-0.69、r=-0.72,P<0.05)。表明可以對早期腎功能損害進行早期的診斷和預防。且在早期腎功能損害診斷中,陽性率比較:RBP>β2-MG>BUR>Cr,RBP 在對早期腎臟疾病診斷的效果最好,β2-MG次之;表明β2-MG 、RBP可作為評價肺癌化療早期腎損傷情況的早期診斷的重要指標。
綜上所述,β2-MG和RBP評價肺癌化療早期腎損傷情況的早期診斷指標,應用價值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標志物檢測,臨床上根據(jù)患者的腎功能情況,進行化療藥物的選取、化療藥物劑量等調(diào)整化療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