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燕
我做班主任已有14年了,作為初中班主任,到目前已帶完四個畢業(yè)班循環(huán)。我?guī)У陌喟囡L學風良好,主要表現(xiàn)有同學們思想積極向上,在學習上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班級課堂紀律非常好,科任老師非常喜歡上我班的課。每一屆初三畢業(yè)成績優(yōu)秀,不僅中考平均分在校最高,而且中考總成績高分段人數(shù)也最多。我班每一年都被評為校優(yōu)秀班集體,我也多次評為校優(yōu)秀班主任,2012年我被評為廣州市中小學優(yōu)秀班主任。
我的治班理念采用了道家的基本思想和“無為而治”的基本方法?!盁o為而治”是指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發(fā)展,不對它強加干涉,不以有為去影響事物的自然進程。作為初中的班主任,學生剛好是青春叛逆期,如果班主任利用高壓手段,管理過于嚴格,學生們沒有自己的空間,反而他們會有很強的逆反情緒,跟老師對著干,這樣就對他們的成長很不利。對每一屆學生,我作為班主任并不是什么也不管不問,只是不過多地干涉他們,學生好比風箏,那根風箏的線還是牢牢地系在手心。我理解班級管理的“無為”是指無所不為,班主任什么都可以做,只是我要遵循中學生心里成長發(fā)展的規(guī)律。下面是我的幾點做法:
一、建立獨特的、人性化的班級文化
班主任要實現(xiàn)“無為而治”的治班理念,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班級文化管理系統(tǒng)。下面我從以下三方面來談談。
1.建立思想引領功能的精神文化
每接手一屆新生,七月份孩子們過來注冊分到了我班,我們就有緣走在一起,師生彼此之間好好珍惜,大家一起度過三年的快樂時光。我對初中三年的規(guī)劃已經(jīng)畫好了藍圖。比如,我向他們提出了:“講禮貌,講衛(wèi)生,愛學習”的班訓,含義是我希望在未來的初中生活中,學生們要明白做人做事比學習更重要,爭取做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中學生。因為我是數(shù)學老師,從數(shù)學的角度我對同學們提出了:“”的理念,這個公式的含義是:希望同學們每天一點點進步,一年下來進步是非常大的,成效是非常顯著;如果每天不思進取,不斷退步,就一事無成了。在這兩條精神引導下,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能夠被時時刻刻提醒鞭策:當他們學習放松,勞動不積極了,沉迷游戲時,他們可以自覺地回歸正常的學習軌道。
2.建立行為制約功能的制度文化
班級制度文化主要體現(xiàn)在班規(guī)上,班規(guī)對同學們起到日常約束的作用,讓班級管理做到有法可循,按章辦事。我班的班規(guī)是由班干部討論后制定,經(jīng)班主任審核后,在班會課公布給全班同學進行表決才開始實施的,并且在實施中不斷完善,使之更適應班級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激勵功能的班級環(huán)境文化
班級環(huán)境文化對學生的作用很大,主要是起到熏陶作用。學生初一入學開始,我和班干部商量布置班級環(huán)境文化,根據(jù)課室的特點,我們的課室是五邊形的,采光好,但墻面不多,所以發(fā)揮有限的環(huán)境。把課室的墻分成8塊來布置,每塊有一個同學負責,該同學手下有3、4個成員協(xié)助。盡量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班上同學積極參與班級布置,讓每一堵墻會“說話”,兩面的墻分別是班訓,班魂,班級理念,班主任寄語等,還有級的目標“自律”等等,形成班級特色的文化環(huán)境。每學期根據(jù)學校的需要,也會進行幾次內(nèi)容和形式的更換。
在同學們的積極參與下,小小的課室被他們打扮的很溫馨,很舒服。課室力求做到干凈整潔,窗明幾凈,物品放置井然有序,課桌擺放整齊,形成“班級就是我家,我要為家做貢獻”的好氛圍。設置了“植物園”,兩位負責的女同學每天澆水,經(jīng)常施肥,使得植物長得綠油油的;成立了圖書角,藏書幾百本,放學后有些同學舍不得走,留在課室里靜靜地閱讀;還有像班務欄,公告欄,宣傳欄等的專欄。學校的班級文化比賽,由于同學們的積極準備,分別得了一等獎和二等獎。
二、班主任要學會自我放手
初中三年一個循環(huán),我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終達到同學們自己管好自己。為了培養(yǎng)同學們的自律能力,我從初一開始,落實行為習慣的管理,加強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我喜歡慢慢放手式的教學方式,遵循教育規(guī)律。從初一入學前兩周,我?guī)е麄冋J真執(zhí)行學校的行為規(guī)范,事事親力親為;到了第三四周,我有意放手一點點,并隨時糾正他們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這樣我慢慢地放手,從管到少管過渡,當同學們升入初三時,在學習上就可以變得很自覺,學習上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因為同學們表現(xiàn)良好,班集體和諧積極上進,我也感覺特別輕松,真正享受著做一名幸??鞓返陌嘀魅巍?/p>
三、有效和諧的家校合作
班主任要實現(xiàn)“無為而治”治班理念,離不開家長們的支持配合,有效的家校合作非常重要。我能和每一屆的家長和諧地溝通。平時跟家長溝通時,我比較注意說話的方式,以服務者的身份,并且站在家長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所以家長們很認可我。由于三年來家長對我工作的支持,我工作得如魚得水。
1.培養(yǎng)一支得力的家委隊伍
在初一新生普訪時,我作為班主任要普訪,在普訪的過程中,了解每個同學的家庭情況,家長的文化教育情況,學生的學習情況等等,對有能力勝任家委的家長,在后面的交往加強交流,在他們自愿的基礎上,在全班家長的擁戴下,組成了班級家委會。家委會由家委會長、副會長及成員組成,每人分工明確,團結協(xié)作全心全意為班集體服務。因為有一支得力能干的家委隊伍,班主任可以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2.家校合作的魅力
我們學校處在城鄉(xiāng)結合部,生源基礎比較差,家長的文化素質(zhì)不高,為了生存家長們長時間工作,他們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也沒精力跟孩子溝通,所以家庭教育薄弱。我們作為班主任,既要教育班上42個孩子,還要培訓孩子背后的一對父母。
一屆屆孩子從我手中優(yōu)秀畢業(yè),絕大部分學生去了高中深造?!盁o為而治”是我管理班級的精髓,實現(xiàn)了我做個幸福的班主任,享受做班主任的快樂。初中三年一個循環(huán),我從習慣、自律、理想這三方面落實。習慣養(yǎng)成好了,孩子們一到初三,各方面的能力更強,他們學習刻苦,工作踏實,自律性很好,管得住自己。班級積極向上,學生們在三觀正的班級里尊敬師長、團結有愛。我作為班主任看到他們努力學習,快樂地生活,堅強自信地面對中考,感到無比欣慰。
參考文獻:
1、齊學紅:《班級管理》,武漢大學出版社
2、魏書生《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南京大學出版社
3、李鎮(zhèn)西《我這樣做班主任》,漓江出版社
4、陶繼新《做個幸福的教師》,華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