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七十二峪,我走了四十八峪。每條峪的山水,都記錄著我的私人生活。山水,是我的生命滋養(yǎng)。畢生生活在秦嶺的腳下,自然,它是我私人生活的印證。
去的最多的,是距我距離最近的化羊峪。東有雞頭山,西有牛頭山,南靠將軍山。呈鳳凰盤臥之勢,站在峪口北望,百里秦川盡收眼底。峪口有一廟,曰化羊廟,亦名化羊?qū)m、天齊廟,始建于宋朝,距今近1000年。正對牛頭山的山坡上有金峰寺,建于隋,興于唐,為古代科學(xué)史上著名的天文學(xué)家、密宗教理的闡發(fā)者、唐代天文學(xué)家、僧人一行禪師從事研究著書立說之所。
人文內(nèi)涵豐富的化羊峪,是我的生命背景。六歲那年,我隨父母離開出生地秦渡鎮(zhèn)來到龐光鎮(zhèn)。龐光鎮(zhèn)距化羊峪口不足五華里,年少時去那兒捉螞蚱,用竹筢從山坡上往下趕樹葉。這個“趕”,是我們這兒的叫法,就是從高處把冬天坡上枯黃的樹葉朝低處驅(qū)趕,然后裝進背籠里回家燒炕做飯。
十二歲開始,我跟著大人走進峪里砍柴。大人砍硬柴(樹干樹枝等硬實的柴禾),娃娃們砍軟柴(蒿草類),砍夠了,用長長的藤條捆三道背下山。無論硬柴還是軟柴,都是為了生活。
對峪口的那座化羊廟感興趣,是成年后的事情了。砍柴,屬于物質(zhì)生活的需要;進廟,屬于精神生活的層次。廟里供奉著各路菩薩,求財、求官、求學(xué)、求子、求健康、求平安,都是朝著心想之處去的,滿足著各種人的念想。無事可求,也去廟里上上香,或許眼下什么都滿意,求個長命總可以吧。我好像什么都不求,就是單純的“看”廟。這“看”的名堂多了。看人磕頭、上香、求卦,看香火縷縷纏繞廟宇,升至廟頂,飛出廟墻。如果是開春逢廟會,那名堂就多的是。大戲(秦腔)唱起來,賣藥的、耍蛇的、嬉猴的、畫像的、搖簽的、算卦的、賣吃的穿的用的,還有糖葫蘆……如此場景,都是沿峪口擺了滿山坡。這是我寫文章的素材之處,既是民情風俗畫,又為人之眾生相。
在金峰寺讀書,如此的情境幾乎持續(xù)了兩年多。之前的幾個月,我剛剛辭去了當?shù)匾粋€不大不小的官職,急需要精神的東西填充空白。于是,在一位朋友的引薦下,我結(jié)識了金峰寺的住持圓靜法師,一次次跨進它的門檻。它的大門通常狀態(tài)下是關(guān)閉著的,不像普通的寺廟敞開著門,等候人們進香施善。這就可見,圓靜的境界非同一般。我需要精心讀書的時候,或者,在煩躁不安、六神無主的時候,金峰寺就像冥冥之中的約定,向我敞開大門。寺的后面有面山坡,由于林木茂盛,常常陰森森的,卻讓我感覺有一種哲學(xué)的韻味。什么是哲學(xué)?哲學(xué)不是陽光,是幽魂。這是我的見解。有時我想,怪不得自己在官場不受歡迎,我身上透露出的氣息,是污染官場的“毒品”。
“紅塵堆里學(xué)山居,寂滅身心道有余。但得胸中憎愛盡,不學(xué)參禪亦功夫。足根立穩(wěn)千秋定,心境空時萬象虛。”一次,我和圓靜靜坐時,他這樣自言自語。我知道,這是師父在向我授法。
夏末秋初的時節(jié),寺廟后墻外山坡上密林里的知了在歇斯底里地啼叫。我喜歡知了。那種嗓音讓我不能忘懷,讓我傾聽到內(nèi)心的音節(jié)。我習慣性地站在寺廟的臺階上,仰望寺后面那座山,除了知了的叫聲,一切安靜無常,只有滿眼的綠色。
知了的聒噪聲中,圓靜在下榻的房前寂坐,見我來了,讓徒弟支桌沏茶。
一只知了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圓靜問我,你聽到知了飛走的聲音了嗎?我一愣,隨口回答聽到了。圓靜亮著炯炯的目光說,知了啼叫的時候有聲音,飛的時候哪來的聲音啊?我有些尷尬,低頭只是飲茶。圓靜也喝著茶,突然又問,你聽到我飲茶的聲音了嗎?我想了想說,您喝茶時雖然沒有出聲,但我從心里感覺到了。圓靜放了茶杯含笑,說很多時候,聲音是依靠心靈的知覺得來的。真正用心靈傾聽聲音的人,就不會活在塵世聲音的迷惘里,白白流離了這一生啊。
我頓悟:是啊是啊,心靈的聲音,勝過世間一切的聲音。
在圓靜的引導(dǎo)下,我開始對西方哲人產(chǎn)生了興趣。讀的第一本書,是雅斯貝爾斯的《大哲學(xué)家》。書里艱澀的句子,常常令我的頭皮發(fā)麻,于是,繞過金峰寺的院墻,登到山林的深處。高處可讀書。這是我那些日子的收獲。沉浸在情感之中,那個階段,寺的鐘聲,不時地穿過我的耳膜。合上書頁,我凝神靜聽,仿佛在等待一只從莊子那里飛來的蝴蝶。
物象在進入秋天以后,會露出體內(nèi)的骨頭。秋天在做減法。金峰寺后面山坡的樹上,安置著許多鳥巢。樹葉落光了以后,鳥巢才完整地顯示出來。一個個被樹枝擎著的鳥巢,在寒冷和雨雪中更顯孤獨,就像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時代”學(xué)說。
金峰寺后面那座山不高,到山頂也就一個小時左右。站在峰頂,餐風飲露,身邊云蒸霞蔚,仿佛時空的界限,是心靈里的另一種境界。登山,對我來說,完全是放松。閱讀累了時,看看樹木花草,會松弛我的腦神經(jīng)。有時,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收獲,譬如,一個思想家就是一座山峰。由此,每次登山,就是走近思想大師的過程。
秦嶺擁有太多的水流,每條峪都會有流水奔向平原。老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那樣的說辭,絕對化了“仁者”與“智者”的區(qū)別。在我看來“,仁者”也會樂水“,智者”也會樂山。
我喜歡山,更喜歡水。而澇水,則是與我親密無間的那一個。
澇河,為古長安八水之一,出自澇峪,水源豐富,古稱潦河。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渭水》如此記載澇河:“水出南山澇谷,北經(jīng)漢宜春觀東,又北逕戶縣故城西,澇水際城北出合渼陂水。”
澇峪縱深50公里,九曲十彎至秦嶺主脊,峰嶺突起、直插云際,最高峰冰晶頂海拔3015米,是僅次于太白山拔仙臺的秦嶺第二高峰。峪內(nèi)塊塊整巖,又有片片細沙,使得澇河眉清目秀,植被蕩蕩。出峪后,澇水細沙流淌,卵石累累,浮萍如被。在彎彎曲曲的河床里,水走一陣歇一陣,由此水潭眾多。水潭四周廣袤的蘆葦蕩、豐饒的草甸以及河兩岸密實的荻草園,棲息著很多鳥:鴛鴦、斑鳩、雞冠鳥、杜鵑、錦雞、黃鸝、喜鵲、麻雀、土鵲鵲……或者紅背紅腹紅尾,或者丹頂黃頸通身黑,或者白頭、灰身、綠頸、藍尾,各色各樣,叫聲十分動聽。
少年時,澇河還在縣城(那時叫戶縣)西門外。出了城門,就是一條河。那會兒澇河之于我,只是一處游樂的場所。春日里折下河邊的柳枝做響鞭,揮舞起來啪啪地響。那個爽快啊,身上的骨節(jié)仿佛“嗖嗖”地上長。熱天,我和孩子們下到河水里捉魚,在河床里追鳥、攆兔、捉蝶,甚至會在蘆葦叢中脫光衣服撒野。那般的情境,用關(guān)中方言形容,真是“嫽扎咧”。
這是少年時我在澇河的私人生活,到了中年,它便成為我思考人生、尋找寫作靈感的佳境。常常是,寫作找不到切入點時,就步行至澇河,坐在河岸上看水,看鳥。夏秋的季節(jié),無需擔心受涼,我會在河岸上坐到月出,久了,突然發(fā)現(xiàn)河水里的月亮,沒有一次是重復(fù)在一個地方。忽然想起古希臘著名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同時走進同一條河流?!彼囊馑际牵汉永锏乃遣粩嗔鲃拥模氵@次踏進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進河時,流來的又是新水。比照這樣的理論,我視野中澇河的月亮也是如此。
在對河流的情感表達方式上,鳥比人類更寬泛,可以在水里嬉戲,可以貼著水面滑行。黃昏,我坐在河岸俯視河水,觀賞水鳥起伏于水面,聆聽蛙啼鳥鳴。夕陽緩緩墜下,鳥兒銜來了薄薄的霧靄罩住了水面,然后是淡淡的一彎弦月升起來,在湛藍的花穹撒下清涼的光輝。水里當然有魚,有蝌蚪,有青蛙,有螃蟹,有黃鱔,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不失為一種養(yǎng)心滋性的方式。
在所有的植物中,我尤其喜歡蘆葦。秋天,灰白的蘆花開始到處飄蕩,翩翩若雪。握住一片蘆花時,我想到了西方哲人帕斯卡爾,這片片蘆花是從他的白發(fā)里飄出的嗎?他如是說:“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葦草?!痹谖铱磥?,這是人類最偉大的一個比喻。帕斯卡爾的思想中沒有規(guī)范的體系和嚴謹?shù)膶W(xué)說,是個任思緒流淌而不做聚集和匯總的人,宛若片片自由散漫的蘆花。他的毫無拘束的思想火花奔放不羈,直抵生命的深層。
冷靜,并非我永恒的生活方式。有時,我會煩躁不安,情緒失控,想咆哮,想發(fā)怒。無雨的季節(jié),澇河總是斷流,我循著河邊游走到它的出山口,那兒風大,陣陣狂風將河床掀起驚濤駭浪,肆無忌憚地沖擊著我的心房。如果是突降暴雨的日子,澇河水鋪滿河床,水聲滔滔,照應(yīng)著我狂躁不安的心緒。
無論出山口的狂風,還是多雨時的水浪,澇河都成為我私人情感的表達方式。
晚上,我做夢了。夢見自己是澇河的一滴水,頭發(fā)是飄曳的蘆葦,一只水鳥俯沖下來,我上了它的翅膀,飛向渭河……從年輕時起,我就有記錄夢的習慣,并若有其事地對照解夢書思索夢的意義。解夢書上說:河流是水構(gòu)成的,它表示滋養(yǎng);河流可以通航,像道路,可以表示生命歷程。
喜歡英國哲學(xué)家羅素說過的話:“人的一生就應(yīng)該像一條河,開始是涓涓細流,被狹窄的河岸所束縛,然后,它激烈地奔過巨石,沖越瀑布。漸漸地,河流變寬了,兩邊的堤岸也遠去,河水流動得更加平靜。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并毫無痛苦地消失了自我?!?/p>
這段話的潛臺詞是:人的生命就是一條河。
澇河,是我的生命之流;澇水,滋養(yǎng)著我的生命體,是我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航道,并成為我精神的目的地。不出意外,我會死在它的身邊。我死了,它還會在那里流淌,宛若我的安魂曲。
我的小說處女作《啞妻》,是在澇峪一個叫西流水的山村完成的。
西流水距山口約20公里,再朝上攀登,就到了秦嶺十峰之一的大坪梁。24歲那年,我在戶縣一中當教師。說真的,我對這個職業(yè)很不感興趣,腦子里纏繞的是我的文學(xué)夢。放暑假了,我讓一位從小和我一起玩大的朋友讓我去澇峪的深山去住些日子,他在那個山溝里當森林警察。
我在西流水一戶山民家住了15天。溝深林密,負氧離子就多,按說應(yīng)當是神仙的居住之地,可是因為水質(zhì)的原因,這個村子有不少的啞巴。朋友安排我居住的那個山民家里有四個女兒,三女兒就是一個啞巴。朋友看來對這家非常熟悉,一進門就喊:“三女,三女,我把女婿給你引來了?!?/p>
我正在驚愕,一個大約20歲左右的女孩從炕上下來,認真地打量著我好一會,朝著朋友咿咿呀呀地說著什么,邊說邊比劃,指著自己的嘴巴,又比劃著我的眼睛,看樣子很激動。
三女皮膚很白,臉蛋很美,眼珠兒靈秀,是那種天然的不加雕琢女神。我很難想象在這深山里,會有如此白皙、美麗的女孩兒。剛看見她的那一刻,我以為自己走進了一幅畫。
三女的父親幾年前病逝了,母親腿不方便,兩個姐姐出嫁了,妹妹還小,母親做飯洗衣還可以,但到溝里挑水就要三女來干。和朋友說過一陣話,三女用扁擔挑著兩只水桶出門了。
正是午前,陽光灑了滿院。朋友和我坐在院里的樹蔭下。我埋怨他不該開玩笑說“女婿”來了,朋友笑過,說三女大了,她的母親急著給她找婆家,可把溝里的小伙子見完了,就連東流水、黑山岔、沙窩子、八里坪、西河附近幾條溝的小伙子都一一見過,三女總是搖頭不滿意,她說要守著母親過一輩子。人家說行啊,給你家做上門女婿。誰知三女還是搖頭。三女的母親懂得女兒的心思,三女沒念過書,不識字,她要嫁個念過書的人,因為她常常看見女兒爬上山梁,望著溝那邊的小學(xué)校發(fā)呆。要是家里來了客人,人家在看書,她會靠近人家盯著書頁看?!澳阏J識的人多,給三女介紹一個吧?!比哪赣H把女兒的婚事托付給了我孩提之交的朋友。
朋友安排好我的住處之后上班去了,我在三女家住了下來,每天閱讀著帶來的小說書籍和文學(xué)雜志。每當我看書時,三女如果做完了家務(wù),就端一個小馬扎在我面前坐下,看我讀書。她坐在我面前,我很難進入小說的情節(jié),一揚頭,三女晶亮的眼眸便落在我的臉上。我心猿意馬,便合上書,到山溝里看看花草,聽聽鳥叫,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時,看著三女吃力地挑著兩桶水回來,有點心疼,就想幫她。我去要她的扁擔,她緊緊地摟在懷里,“呀呀”叫著,死活不給我。有時看見我頭上的汗珠,便從黑色的柜子里拿出一條新毛巾遞給我讓我擦汗。雖是夏天,但深山的氣候晚上還是有點涼意,有太陽的日子,三女抱出我炕上的被褥曬在陽光下。
一天晚飯時,三女換上了一件紅衫子,頭上戴上了杏黃色的發(fā)卡,打開一包點心放在小木桌上,招手讓母親和妹妹在桌前坐下,又一把將正準備讀書的我扯到桌前,指指母親,又指指自己,做著一些動作。她母親說今天是三女20歲生日呢??粗页灾c心,三女高興得笑了。她笑起來嘴角旁顫動著兩個酒窩,我看呆了眼……那一晚,三女拿著一支筆和一個本子讓我教她認字。她伸出一根手指,比劃著“一”字怎么寫,又指著自己,讓我教她寫自己的名字……那個晚上,我在炕上翻來翻去怎么也睡不著,一個強烈的念頭閃出心頭,我愛上這個深山里的啞巴姑娘了。
山里人家屋子里的門只掛著門簾,聽著門外有動靜,我睜開眼,看見三女掀開門簾看著我,扯著自己的衣角,渾身在微微顫動……在油燈的光照下,她是那么美麗,那樣強烈地吸引著我,我真想撲上去把她抱在炕上。三女見我那樣癡情地看著她,突然放下門簾離開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朋友來了,說是父親住院了,讓我趕快跟他下山。我向三女一家告別,三女拽著我的手,晶亮的眼里閃過一滴淚水。
回到縣城,我的腦海里總是閃動著三女的影子,怎么也無法解脫。父親出院了,學(xué)校也開學(xué)了。身在青春注滿的校園和繁華的小城,我突然閃出一個念頭,你真的想把自己的一生維系在山溝里,與一個沒有文化的啞巴姑娘廝守一輩子?盡管,她是那樣善良,那樣美麗,那樣懂事,但婚姻的要素難道就是這些?家里人會接受她嗎?學(xué)校里的教師們會用怎樣詫異的目光看你呢?
我無法躲開世俗,那樣強烈地想去看三女的念頭漸漸淡漠,復(fù)歸于從前的生活。
十月里的一天,朋友來看我,說三女找到他的單位,問你怎么不去她家了。他笑著說,看來三女愛上你了,怎么樣,有沒有膽量娶一個山里的啞巴?
我無言。
朋友說:“別當真,和你開玩笑呢。我要不是結(jié)了婚,真想娶她呢。”
澇峪西流水,那個深山的村子,曾經(jīng)有過我的一段戀情,雖不是初戀,但依然成為我生命與情感的驛站。此后的歲月里,我無數(shù)次地走進澇峪,但始終不敢再踏進西流水半步。對那個三女的美麗女孩,我唯有一次次的懺悔。
懺悔的回報是,一年之后,我依據(jù)我與三女的故事寫出了我的處女作《啞妻》,發(fā)表在咸陽地區(qū)文藝創(chuàng)作研究室辦的文學(xué)雙月刊《秦都》1982年6期,而且,雜志給了這篇文章一個頭條的位置。
秦嶺七十二峪,直峪最淺,既淺又直??墒悄闳绻撇黄鹚蔷湾e了。在我看來,它是七十二峪里最純凈的一個,宛若懷揣一顆禪心。
秦嶺為人文之山,哪座山哪條溝都不乏歷史的痕跡。就說直峪的命名吧,話說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身為太守的李淵來到直峪口西坡的慈云山大悲寺,聽菩薩頌經(jīng),頓開眷顧蒼生之念,于是插旗造反,滅隋興唐。當?shù)匕傩諡榧o念其為民犯上的耿直品格,于是把大慈悲寺東的那條溝起名直峪。
直峪少人家,雖不熱鬧,卻無污染,雜草蔥蘢,全無農(nóng)耕氣息。山民大多遷居山外,少了牧羊者、采藥者、砍柴割草者、采摘野果者,頓生“空山不見人”之感。它植被繁密,清新明麗,不像秦嶺其它暑天里人滿為患的山溝,活生生一幅純自然的生態(tài)。它非常適宜我清凈的脾性,走進它完全是為了怡神養(yǎng)氣。
直峪之美,美在其原始風貌。峪中之景,無絲毫人工雕琢。石徑、流溪、樹木、雜草、崖壁、山鳥,一切自然天成。
直峪之美,美在絕無人煙,不染凡塵,酷似陶淵明的“世處桃源”。對于厭倦喧囂而覓求幽靜者,這便是仙境。
化羊峪之外,它是我去的最多的一條山溝。一直有個小小的私心,不愿讓更多的人知道直峪的絕妙和清靜,于是一般情況下只是一人進山,偶爾有人陪著,便覺得心煩意亂。獨自置身山溝,可以大聲吶喊,可以縱情歌唱,也可以放聲啼哭。
2016年9月7日,我的大妹趙春蓮在成都病逝。大妹的一生是與心臟病、風濕癥、抑郁癥等諸多病魔搏斗的一生,臨終孑然一身。58歲那年,她又患了肺癌,唯一的女兒又遠在成都,孩子幼小,無法來照顧,數(shù)次住院,都是我一人安排陪護。最后一次住院期間,她偷偷溜出醫(yī)院,乘公交車去了秦嶺高冠峪,想跳進深不見底的高冠潭一死了之。我和家人找了一天,才在數(shù)十里外的長安區(qū)境內(nèi)找到了她。那一刻,她站在公路邊,正準備撲向疾駛的車輪下……
在成都料理了大妹的喪事,我回家放下行李,一人乘車去了直峪,在空無一人的山溝里痛哭了一場。
我的哭聲,只有直峪的鳥兒聽見,只有直峪的草木、石頭、溪流知道。
風,流浪的風,在峪中的樹叢中、崖壁間流轉(zhuǎn),宛若佛音,安慰著我受傷的心靈。仰頭,見到了一只佇立于懸崖峭壁上的老鷹。我敬仰老鷹,它總是在高處飛翔、佇立,領(lǐng)悟至高的境界。風擊打著崖壁,激起時光的回音。我在想,那只老鷹是在諦聽我的哭聲嗎?如此安靜,讓心靈徜徉在我的情感里?;秀?,我仿佛聽見了它洞穿人生的聲音:放下悲苦,繼續(xù)人生。
直峪的風與鷹,幫助我解脫了痛苦。
直峪溝,收藏著我的大悲大喜。
人這一輩子,有大喜,也有大悲,倘若能找到一處完全放任自流的發(fā)泄之地,那么于精神,于身體都是大福。
直峪是自然元素的收藏庫,是秦嶺七十二峪最純凈、最能凝定人心的仙境。在這兒,我能聆聽到空靈縹緲的大自然音樂,將一顆心陶冶在大自然的洗禮中。
沒有誰能夠看穿秦嶺的任何一條溝,即使是這條既淺又直的直峪溝。它具禪心,所以不動聲色,靜享天籟。
天要黑了,我還舍不得離去。很想在直峪度過一個完整的夜晚,若有肖邦的《夜曲》那就更好。萬籟俱寂,天地無語,唯聽山風奏響的小夜曲。那音響,是一種洗凈智靈的啟示,包容了萬事萬物,于其懷中安眠,是大音,大相。
我一直苦苦地尋找著東方的阿爾卑斯山。阿爾卑斯山,是西方的人文精神之山。1881年8月的一天,哲人尼采沿著阿爾卑斯山的湖邊走向森林,在一塊金字塔型巖石旁,他停止了腳步,一個超人形象矗立在腦海中。那塊巖石,后來被尼采在他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被稱為查拉圖斯特拉巖石。在尼采的誘導(dǎo)下,三十歲的查拉圖斯特拉風塵仆仆地登上了阿爾卑斯山。尼采賦予他的使命是:修煉成超人以代替將死的上帝。阿爾卑斯山金黃的層林罩著一片明凈的藍天,山脈間共振著一個人的脈搏。那座山是尼采莊園的制高點,也是人類精神的高地?!胺材芪胛抑髦袣庀⒌娜耍椭?,這是高崗上的空氣,是使人精神煥發(fā)的空氣。一個人必須加以培養(yǎng)以適應(yīng)這種空氣,否則他就有受寒的危險。在這兒自由眺望,精神無比昂揚?!?/p>
五十歲那年,我終于找到了東方的阿爾卑斯山,它就是秦嶺太白山。
仙宮瑤池,這是人類不可企及的仙界。如果,你想要在人跡可至之處領(lǐng)略它的境界之美,那就必須走進太白山。
在地球上,太白山只是一個小點,但它卻將地球上數(shù)千公里范圍內(nèi)才有的動物帶、植物帶、氣候帶均勻地分布在海拔620米到3511米的范圍內(nèi),由下至上可以感受到五個氣候帶的變化,分別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對應(yīng)的是松櫟林帶、紅樺林帶、冷杉林帶、落葉松林帶、高山草甸五個景觀林帶,界線清晰,色調(diào)分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讓太白山享有“中國天然動物園”和“亞洲天然植物園”之稱。
太白山的最高處,是拔仙臺,海拔3767米。這個高度,相比喜馬拉雅山來,那算是“小巫”了。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道教知名度最高的太白金星,便是以太白山為依托的神靈?!鹅`異記》記載:“金星之精,墜于終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時有紫氣覆之,故名。”金星指啟明、長庚星,二星實為一星,是地球上人類肉眼可見的最亮的星。如此的描述,對太白山來說絲毫不為過。太白金星是最早以太白山為依托的神靈,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就連玉皇大帝的巡游使,地位也在他之下。《西游記》里,太白金星被塑造成一位慈祥的好老頭,穿梭于玉皇大帝和齊天大圣孫悟空之間充當使者,自然成了太白山最具典型意義的神仙??催^電視連續(xù)劇《封神榜》,才曉得姜子牙是在太白山拔仙臺封神的。姜子牙所封的太白神,則是恥食周粟、躲入首陽山采藥為食的伯夷、叔齊,還有周武王滅商之后派人上山勸伯夷、叔齊歸順西周的周賁。太白山太白廟的正殿為太白殿,供奉的就是伯夷、叔齊、周賁,這三者皆為太白之神。
當聽聞中國超過半數(shù)的神仙是從太白山走出時,敬仰這個詞,就鐫刻在了我心靈的豐碑上。
與西方的阿爾卑斯山不同的是,太白山是由眾多的東方之神塑造出的人文之山。
太白山是秦嶺第一高峰,面積56325公頃,跨越眉縣、太白、周至三縣,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長江、黃河水系分水嶺。若論空靈神韻,中國東部哪座山也無法與之媲美。它有復(fù)雜而豐富的生物類群、南北生物氣候的過渡性質(zhì);它的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它的天象景觀、奇花異草,為一座山書寫著“神奇”二字。單說它的天然氧吧,過去供養(yǎng)著神仙,現(xiàn)在惠及萬民。無怪乎,凡登山探險者莫不入內(nèi)尋找“仙氣”,而又有多少人在其中神秘失蹤!
五十歲那年之夏,我終于要攀登太白山了。這樣的念頭由來已久,因為畏懼它的神秘,一直不敢涉足。五十知天命。在天命之年,完成一個夙愿,是一件完美之事。
你想成為尼采筆下的查拉圖斯特拉嗎?這個念頭,令我渾身顫栗。
出發(fā)之前,我在家里凈身沐浴,然后跪在妻子供奉的菩薩像前祈求護佑。我是一個唯物論者,但將要面對神秘之太白山,我還是無法忠誠于自己的信仰,于是懷著虔誠之心跪下自己的雙膝。
進入太白之界了。我盡情領(lǐng)略它的草木之奇異,流水之柔嫩,云霧之詭異,鳥啼之靈動。炎熱的夏天,它依然積雪之沁涼,氣溫也在零度以下。我穿著厚衣,畏縮著脖子。我看見林子里不懼寒冷、飛來竄去的鳥兒,將翅膀完全伸展開來,繞著樹木和巖石旋轉(zhuǎn)出美麗的弧線。
大自然之美,或是依附于順應(yīng)天意的那種柔順,或是超越自然的那種空靈。太白山屬于后者。在我看來,地球上的任何一座山,都無法與太白山媲美。它的山石草木,溪水鳥鳴,全是有生命的個體。草尖上的黃花和花瓣上的露珠,都是與眾不同。其復(fù)雜而豐富的生物類群、南北生物氣候的過渡性質(zhì)決定了它的奇峰林立、奇花異草、怪石嶙峋,以及詭異的天象景觀,為一座山書寫著“神奇”二字。
太白山脈,吸收了太多的仙氣,一棵草也有佛的力量,從巖石的縫隙中探出。它甚至不需要水分,就能長成一棵大樹。有時凝視著那些大樹,心里想的卻是它深扎下去的根系。如此,思想也就有了深深的根系。
在厚畛子,我看到了一棵樹齡超過兩千年的鐵甲樹以及三河村一棵胸徑3.2米的野梨樹。在這兩棵人們?yōu)樗鼟旒t焚香的“神樹”前,我雙膝疲軟,也想為它來一次頂禮膜拜的動作。我展開雙臂擁抱著它們,然后坐在它們的身子下沉思。有了這樣的入神,我仿佛感覺到,陽光在它們的身上,不再是純凈、明亮的物,而是披散著綠魂的精靈。恍惚間,我也想化身為一棵樹,永恒于太白山,永恒于秦嶺。
這是一個美麗的清晨,我的身體像是一個感官,把喜悅吸納入每個毛孔。我在林木中穿來穿去,與它融為一體??諝狻㈥柟?、流水,是太白山的軟物質(zhì),相比于古樹、巖石、鳥兒所傳達出的抵達心靈的禪意,它們的禪意絲絲縷縷,輕松愜意。禪意,沉重是一種美,輕松也是一種美,全在于諦聽者的人生閱歷和審美感覺。在這樣古木幽澗的旁邊,愈發(fā)覺得空氣涼潤,每片葉子每滴水都在大聲地呼吸。仿佛靜默森林,在獨奏一種樂曲,不是沉默的人,聽不到那種聲音,也聽不見水木低吟,甚至聽不見鳥群清清地歌唱。有時俯在水潭邊照影,上方是高高的巨巖,不知矗立幾千年。有風,不知從何方而來,一下子穿透身體。那些涼意,能將骨頭浸軟,想起譚盾的音樂,他就是將那些水的聲音穿起來,太過純粹,所以更無從把握。
我終于如愿尋覓到了能夠與阿爾卑斯山相比美的東方之山,那就是太白山。
這一如愿,就成為我后半生的精神指向。當我不自覺地深陷于世間庸俗,需要提升精神的境界時,我下意識地感覺到,我該去一次太白山了。五十歲至今,我一共去過十七次,每次去,都無一例外地凈身沐浴,跪拜菩薩。于我而言,那只是一個神往太白山的虔誠儀式。
擁有了太白山的境界,在生命之途,我再也不會迷惘,再也不會頹廢,足以暢快地抵達生命的終點。
我想說的是,這只是屬于我的私人生活,與別人無關(guān)。
責任編輯頻陽子
作者簡介:趙豐,中國作協(xié)會員,出版小說散文集17部。在《人民文學(xué)》《中國作家》《青年文學(xué)》《北京文學(xué)》《散文》《飛天》《延河》《雨花》《山東文學(xué)》《湖南文學(xué)》《四川文學(xué)》《福建文學(xué)》《安徽文學(xué)》《天津文學(xué)》等發(fā)表作品800余篇。曾獲首屆東方文藝獎、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第二屆孫犁散文獎、第三屆柳青文學(xu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