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佩 趙青
摘? ? 要:校園景觀的設計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傳統模式,使得校園景觀在設計中缺乏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大學師生對校園景觀的使用需求明確,對景觀調查的參與積極性強,使得參與式景觀能在大學校園中得到很好的推廣與應用。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建筑館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周邊景觀設計也極為重要。通過引入參與式景觀的概念,以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建筑館周邊景觀設計為例,探討參與式景觀如何在景觀設計中得到應用與實現,對參與式景觀的推廣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大學校園;參與式景觀;景觀設計
參與式景觀設計對以往由領導者和設計者決定的“自上而下”的傳統設計模式進行反思,強調人與自然、社會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引導使用者直接參與到設計過程中,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切實解決問題,實現在景觀規(guī)劃設計中各方參與對象更好地融合和交流[1]。在參與式景觀的設計研究與探討等方面,我國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運用參與式文化景觀來順應城市特色的需求[2];利用參與式方法為完善鄉(xiāng)村景觀規(guī)劃的方法提供相關支持[3];用社區(qū)市民農藝園作為一種參與式的景觀,為社區(qū)居民提供了全新而健康的社區(qū)交流場所[4];利用參與式設計對老舊小區(qū)公共空間景觀進行改造提供借鑒[5]等內容。因此對大學校園參與式景觀進行探究,有助于參與式景觀的推廣與發(fā)展。
大學校園作為社會文化教育機構的典型代表,應具有文化特色和教育功能等基本特征。拓寬研究和實踐領域,探索綜合環(huán)境科學、教育學、社會學、生態(tài)學、建筑學和人類文學的多重視角,是大學校園發(fā)展研究的更高水平和必然趨勢[6]。針對大學校園景觀設計,多采用調查法、層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生態(tài)法和GIS分析等方法,來探討校園景觀的更新與設計。如采用調查法對校園生態(tài)綠地現狀進行分析與評價,并用于指導日后的校園綠地生態(tài)景觀修復改造設計[7];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景觀評價模型,對校園濱水植物景觀進行評價,從而提出植物配置模式[8];利用因子分析法圍繞安全防衛(wèi)空間的7大特征構建出適合開放式校園的景觀構建模式[9];利用生態(tài)學的原理與景觀設計的方法指導低影響開發(fā)雨水利用技術措施在校園生態(tài)改造中的具體實施應用[10];利用ArcGIS軟件劃分校園各類型斑塊進而對校園各類景觀的景觀格局定量分析[11]。
現有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說明了大學校園景觀設計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為設計參與式的大學校園景觀提供依據?;诖?,探究針對大學校園的參與式景觀設計以及方法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1? ? 數據與分析
1.1? ?研究區(qū)域
本設計所選區(qū)域位于內蒙古工業(yè)大學中心地段,是校內活力點之一,周邊配套設施完善,交通方便,是學生奔走于教室、食堂和宿舍的必經點之一。且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建筑館周邊經過調研發(fā)現,存在利用率較低的A、B、C、D 4點(見圖1),對此區(qū)域進行參與式景觀的設計與研究,有利于研究的可實施性和全面性。
1.2? ?大學師生群體特點分析
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標志時代最靈敏的晴雨表”。目前,“95后”“00后”成為了大學生的主體,與之前的大學生相比,當下的大學生表現出了明顯的行為特征[12]。大學生相比其他社會群體, 知識水平相對較高, 作息時間較為規(guī)律,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愿,反感空洞說教和單向的灌輸。此外, 大學生心智不成熟, 其認知行為處在一個過渡階段, 遇事容易鉆牛角尖,受挫能力差, 遇情感問題不能及時調節(jié),有可能引發(fā)心理疾病[13]。因此,景觀設計方案應充分考慮大學生心理需求,營造豐富的景觀空間來尋找大學生行為需要的平衡點。
1.3? ?參與式景觀設計目標分析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參與式景觀設計可以解決大學師生交流問題,提升大學師生對大學校園的滿意度;從設計者的角度來說,以“參與式景觀”為理念,運用專業(y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專業(yè)能力;從學校管理者角度來說,充分利用學校土地,可以提升學校的文化氛圍,體現學校的濃厚學風。
1.4? ?數據來源與統計
1.4.1? 資料搜集。本著對設計場地充分了解的原則,對設計場地資料進行了全面搜集,對建筑館改造進行了解讀。建筑館原本為一間廢舊的廠房,曾為鑄造車間,后車間于1995年廢棄,學校于2008年決定改為建筑館。對建筑館的改造基于4個設計要點:①塑造具有人文記憶的建筑品質;②營造開放交流的空間氛圍;③采用適宜的生態(tài)策略;④突出空間優(yōu)先的設計過程[14]。基于建筑館改造要點,對建筑館周邊景觀進行設計,挖掘了建筑館改造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廠房元素,并將它們在景觀設計中再次利用與發(fā)揚。
1.4.2? 問卷調查。對大學校園進行參與式景觀設計,問卷調查是重點。對校內大學師生參與采用實地問卷與網上問卷的方式,經過實地考察和探測,擬定調查問卷。2個月進行了3次調查問卷的發(fā)放,共發(fā)放問卷350份,回收完整問卷280份,后經統計有效問卷為275份。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使用者的性別、時間、群體人數、活動類型和景觀意愿,使用狀況包括空間圍合性、基礎設施和使用需求等。問卷當場完成并回收,確定問卷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問卷還注重圖文交流,配有大學校園整體地圖,師生可自愿畫出他們的活動路線,便于設計者理解與分析。通過與師生調查問卷的交流,認真分析調查結果,可以了解到大學師生作為大學校園空間使用的主體,是如何感知和評價空間以及他們的空間需求和空間期待(見圖2)。
1.4.3? 師生訪談。與調查問卷相比,訪談能與被調查者更加相互了解,使所得內容更加全面。所謂訪談法就是通過單獨訪談、小組訪談、電話訪談等,從工作場所的工作人員,以及各種方式與組織產生聯系的相關人員處直接獲取信息。訪談的類型主要有:結構化訪談、非結構化訪談,以及混合式訪談[16]。
訪談主要采用非結構化訪談,與調查問卷同時進行,2個月舉辦非結構化訪談5次,每次約4h,與每個被訪談者交流約10min,訪談會深入了解到現狀校園景觀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對未來校園的愿景。此外,為使調查結果更加全面,在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后,對建筑學院師生補充一個非結構化訪談,師生均會繪制自己對未來校園景觀的草圖。在之后的方案繪制中,也與建筑學院師生進行多次交流,認真聽取大家意見完善方案。
結構化訪談結合問卷調查進行,訪談內容較為簡單,便于操作,在之后的學生是否感興趣的意愿中,采用混合式訪談與被調查者進行深度訪談。在訪談中,所有訪談采取錄音方式,便于后期統計調查結果。
通過前期的景觀調查與資料整理分析工作中,總結出以下核心內容:①通過對問卷調查的資料整理分析,師生對活動類型、活動時間和A、B、C、D 4點的選擇有很大關系,師生普遍會在A地塊進行個人休憩和放松,享受獨處的時間;在B地塊等待朋友,在午后與朋友閑聊;而在C地塊則是會有建筑館模型展覽和社團活動,師生反映需要增加休憩空間;D地塊師生普遍認為空間私密性高,會在課余時間進行看書、學習等活動。②師生對建筑館周邊的鋪裝、道路、設施等滿意度較高,說明建筑館獨特的意象已在師生腦海中形成。③通過對師生的活動喜好調查分析,可以看出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師生多喜歡一些休憩場所,認為校園景觀應偏向于生態(tài)校園景觀,建筑、設施等應結合景觀設計。④師生更喜歡半開放式的休憩空間,但是對學習空間的要求,偏向于全封閉式,希望有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⑤師生偏向于景觀設計能延續(xù)建筑館的鋼架風格,形成具有工業(yè)風氣息的景觀環(huán)境。
2? ? 研究結果
經調查結果分析,設計將A地塊設計為臨時休憩型空間、B地塊為朋友閑談型空間、C地塊為小型活動型空間、D地塊為學習交流型空間,將這4個地塊作為參與式景觀設計的實施點(見圖3)。
2.1? A地塊——臨時休憩空間
此地塊空間狹長,環(huán)境靜謐,結合調查結果分析,此地塊適合師生進行臨時休憩和放松。在此地塊設計了小型半開放空間來滿足師生的空間需求。地塊的中心部分為開敞空間,兩側進行景觀的營造。休閑座椅充分考慮師生要求,對樹池和座椅進行結合,希望師生在此空間進行心靈的凈化,享受獨處時間(見圖4)。
2.2? ?B地塊——朋友交談空間
此地塊空間面向街道,處在人流密集點,并且周圍配套設施緊鄰此地塊,通過與師生交談以及他們的行動路線,將此空間定義為朋友交談空間。在此進行一個朋友交談空間的營造,設計一排小型空間來滿足師生的空間需求,設計充分考慮師生對朋友交談空間私密性的要求,空間中都會有隔擋設計。因此地塊面向校園主要街道,建筑設計采用鋼架風格,延續(xù)建筑館的改造風格(見圖5)。
2.3? ? C地塊——小型活動空間
此地塊有一定的私密性,且為建筑學院社團活動舉辦地和學生模型展覽地。通過對此類人群調查結果分析,此類人群需要一些休憩設施來緩解活動中的疲憊感,因此對地塊進行了一個休閑座椅的設計。設計結合草原城市的元素和建筑館中保留下來的廠房元素進行設計,體現校園文化的傳承(見圖6)。
2.4? ?D地塊——學習交流空間
此地塊為建筑館A館和B館連接處的一個空間,現有豐富的綠化層次,環(huán)境優(yōu)美,與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建筑館圖書館緊臨,對此地塊定義為學習交流空間。此地塊設計充分分析師生調查結果,設計全封閉型的學習空間,并且配合智能提示牌,在門口提醒學生剩余座位量。此外,為體現生態(tài)型景觀,此建筑為節(jié)能建筑,建筑材料采用太陽能材料,白天自行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晚上供師生學習使用(見圖7)。
3? ? ?結語
參與式景觀設計中不同利益相關者對規(guī)劃的訴求在發(fā)生變化,規(guī)劃應根據各利益相關方訴求的變化,不斷對規(guī)劃的內容作出相應的修改[3]?,F在大學校園參與式景觀設計中,多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法,進行參與式景觀設計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大學校園參與式景觀設計該如何在調研方法上進行優(yōu)化來節(jié)約時間和簡化調研過程是當前需要解決的事情。通過舉辦參與式活動,設置兒童互動闖關游戲和活動設施拼貼模型等,將兒童群體的需求信息匯總分析,為后續(xù)的改造“目標”提供參考[17],這為參與式景觀設計研究的方式提供借鑒,能起到簡化調研過程的目的。
通過對參與式景觀設計的探究,以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建筑館周邊景觀設計進行實踐??偨Y出參與式景觀設計應具備以下特征:①大學校園內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的人群都應盡可能地參與調查,保證設計的全面性;②選擇合理的調查方式,將調查工作做充分,以便于在后期結果分析時使調查結果更加準確,能準確找準核心設計問題;③在后期方案設計中多與被調查者進行二次溝通,使方案設計更加全面;④設計時應注意校園中文化氣息的傳承,注意被調查者對學校意象的表述。
與現有的研究成果相比,通過對大學校園參與式景觀設計進行探究,可以更加了解到大學校園景觀設計的主體方向,而參與式景觀的運用,也會使我們更加深入地學習到參與式景觀的發(fā)展過程。首先,由于大學校園景觀使用群體的不斷變化,使得大部分大學校園都存在類似的情況,了解清楚使用群體的需求,對大學校園景觀系統的改善有很大幫助。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設計場地的發(fā)揮能力有限,本研究所搜集到的樣本數量較少,沒有將使用人群進行具體分類研究,進一步確定參與式景觀針對不同人群的景觀設計。在后期的研究中,可以從其它途徑盡可能多地獲得數據,針對不同人群進行詳細分析,使得分析結果更加準確。希望能為后期參與式景觀設計提供參考。校園參與式景觀設計仍需要大學校園進行大力推廣與探索。
參考文獻:
[1]曹磊,沈悅,王焱.參與式校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理念與實踐探索——以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qū)中心島景觀設計為例[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4):339-346.
[2]王越,胡玎. 城市特色文化景觀的營造途徑之一? 參與式文化景觀——上海九子公園與江西龍南龍翔廣場[J].園林,2010(01):34-37.
[3]肖禾,王曉軍,張曉彤,等.參與式方法支持下的河北王莊村鄉(xiāng)村景觀規(guī)劃修編[J].中國土地科學,2013,27(08):87-92.
[4]孫帥.人與自然互動的參與式景觀設計——社區(qū)市民農藝園設計研究[J].華中建筑,2015,33(02):109-112.
[5]曹磊,羅俊杰,趙迪.參與式設計在老舊小區(qū)公共空間景觀改造中的應用——以天津市迎水里社區(qū)參與式景觀改造為例[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3):228-233.
[6]蔡琪慧,孟梅林,張慧.大學校園景觀對大學校園文化的營造[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39(11):164-166.
[7]李青璇,丁山.校園生態(tài)綠地景觀調查——以南京林業(yè)大學為例[J].綠色科技,2018(01):145-149+154.
[8]黃玉麗,潘輝,呂梁,等.基于AHP法的校園濱水植物景觀評價——以福建農林大學觀音湖為例[J].東南園藝,2019,7(04):49-55.
[9]胡章悅,李侃侃.基于CPTED理論的開放式校園安全感提升景觀策略研究——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J].科技資訊,2019,17(07):107-108+110.
[10]刁建新,岳娟,張博然.海綿城市理念下的校園宿舍區(qū)生態(tài)景觀改造——以河北工業(yè)大學宿舍區(qū)為例[J]. 建筑節(jié)能, 2019, 47(02): 132-137.
[11]王建婷,周長威,盧明秀,等.基于GIS的貴州大學校園景觀格局研究[J].貴州科學,2020,38(02):44-53.
[12]李玉梅,姚黎英.當下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分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9,18(24):114-115.
[13]韓弘峰.高校大學生行為特點分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29):5-7.
[14]張鵬舉,蒼雁飛.從舊廠房到建筑館——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建筑館改造[J].新建筑,2011(05):52-57.
[15]穆穎,廖啟炓.高校戶外公共活動空間的調查分析——以福建農林大學為例[J].南方園藝,2020,31(01):61-65.
[16]胡麗,崔連斌,羅勝飛.數據收集中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分別要怎么做[J].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2019(08):30-32.
[17]趙迪,錢欣,武強.兒童參與式景觀設計的理念與實踐[J].景觀設計,2019(0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