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強
有人說,一位演員成功與否,完全取決于他在戲中第一幕以及最后一幕的演出。前者塑造其戲中角色的性格,后者則決定觀眾從劇院中帶走的回憶。其實,政治何嘗不是如此。而我認為,最后一幕,甚至比第一幕更加重要。
一篇好的“敗選演說”,有什么竅門呢?
第一,就是要表現(xiàn)風度,切忌小家氣,諸般抵賴,推諉敗因,又或者繼續(xù)痛斥對手。切記,選舉已經(jīng)告一段落,無論你喜不喜歡,這都是人民的選擇,要做的反而是大方地恭喜對手。
2000年美國大選,戈爾在其敗選演說中第一句便如此說:“就在幾分鐘前,我和喬治·沃克·布什有過交談,并祝賀他成為美國第43任總統(tǒng)?!?/p>
2004年,克里的做法亦一樣,他說:“今天早些時候,我和布什總統(tǒng)有過交談,并祝賀他和勞拉贏得了勝利。”
2008年,麥凱恩亦一樣,他說:“美國人已經(jīng)道出,而且是清楚地道出其聲音。不久之前,我有幸致電給參議員奧巴馬,恭賀他當選我們兩人都摯愛的這個國家的總統(tǒng)。”
此時屏幕傳來集會的群眾因為聽到奧巴馬的名字而報以的噓聲,麥凱恩立時報以一個叫大家冷靜的手勢,并誠懇地說了一聲“拜托”。說真的,這是一個讓人十分感動的畫面,這就是一個政治領袖應有的氣度。
接著他更稱贊對手,更肯定黑人當選總統(tǒng)對美國的意義:
“令我深深贊賞的是,他激起了數(shù)以百萬計美國人民的希望。他們原本錯誤地以為他們自己在選舉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有限。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選舉。我明白這次選舉對于非洲裔美國人的特殊意義,感受到了此刻他們心中特別的自豪感。”
第二,放下紛爭,治愈傷口,呼吁大家向前望。要知道選舉期間的爭拗和口水戰(zhàn),只是一時;而族群融和,才是永恒的最高利益。
戈爾當年便如此說:“我提議盡快和他會面,那樣我們就可以開始修復在我們剛剛經(jīng)歷的競選活動和爭辯駁理的分裂。大約在一個半世紀之前,參議院斯蒂芬·道格拉斯對剛剛在競選中擊敗自己的阿伯拉罕·林肯說:‘悖逆之心必須向愛國之志屈服。我會支持你,總統(tǒng)閣下,上帝保佑你。那么,以同樣的精神,我要對當選總統(tǒng)閣下的布什先生說,殘余的悖逆怨恨必須被放到一邊。但愿上帝保佑這個國家的領航員?!?/p>
至于克里,則說:“我們討論了我們國家分裂的危險,以及這種需要——對聯(lián)合在一起,對發(fā)現(xiàn)共同的基礎,對聚攏力量的極端需要。今天,我希望我們可以開始復原?!?/p>
麥凱恩則說:“我呼吁所有支持我的美國人,一起加入我,不僅向我們的下一任總統(tǒng)表示祝賀,而且將我們良好的愿望和不懈的努力都提供給他,團結一致,求同存異,一起努力恢復繁榮,在這個危險的世界中確保我們的安全,讓我們的子孫生活在一個更強大、更美好的國家。無論彼此間存在何種分歧,我們都是美國同胞?!?/p>
第三,勝不驕,讓別人分享功勞;敗不餒,把責任包攬上身。
麥凱恩說:“雖然最后我們沒有成功,但是失敗是我的,不是你們的?!?/p>
第四,在敗選的打擊下,凝聚士氣,為支持者指出信念所在,讓大家對未來保持希望。
麥凱恩說:“我呼吁所有的美國人,就像我以前在競選中說的那樣,不要對我們目前的困難感到絕望,而要一直相信美國的前景和偉大,因為沒有什么事情是必然的。美國人絕不放棄,我們絕不投降!我們絕不逃避歷史,我們創(chuàng)造歷史!”
第五,當然是要在演說中預留金句,為電子傳媒的報道提供鏡頭,也為明天報紙的報道預設標題。
麥凱恩有其金句:“今天,我是我所熱愛的這個國家其最高崗位的一位候選人,但今夜,我將會仍然是她的一位仆人。這對任何人來說,都已經(jīng)足以是一項恩賜?!?/p>
總的來說,勝、負、輸、贏都是選舉的常態(tài),成熟的從政者,大都學會以平常心面對。只要敗選后,保持優(yōu)美姿態(tài),不失氣度,正是“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p>
(摘自《新君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