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山
關(guān)于飲食抑或美食的話題,看上去就有點正兒八經(jīng)的,似乎要擺開一個開壇的架勢,其實弄不好就是一道“夾生菜”。這樣的話題,常常會轉(zhuǎn)化為一種孤芳自賞,卻又讓賞花者渾然不覺。當(dāng)然,也有出現(xiàn)意外情況的時候。正是有了這種小小的概率,就總有人會盤弄著這樣的話題并樂此不疲??刹皇菃幔磕巧婕暗囊恍┎穗雀恻c什么的,小,可以小到名不見經(jīng)傳的胡同,大,可以大到連通五湖四海的月色。
我說的是食話。
食話與生俱來的局限性,或許就是鄉(xiāng)愁的萌生地。無論什么樣的食,均不能走出地域帶來的浮生所系。沒辦法,小地方常常是千年萬載,酸甜苦辣咸,天生的基因延續(xù)著天生的口味。你的口味取向,很難成為別人的眺望。
我是潛江人,潛江食話多。那就先溯溯源吧,也算是撿開一個場子來,不管看客或者聞?wù)吒胁桓信d趣。多半不感興趣。不過還是要說。潛江是有來歷的,所謂龍隱漢江,漢出為潛是也。潛江古為云夢澤一角,歷經(jīng)長江和漢水泥沙沖積而成,是天造地設(shè)、自然而然的魚米之鄉(xiāng)。八百里漢江蜿蜒曲折,浩浩蕩蕩,常與長江、淮河、黃河并列,合稱“江淮河漢”,親吻著生生不息的江漢平原,滋養(yǎng)了潛江這片肥沃的土地。潛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號稱“天下第一臺”的章華臺就坐落于境內(nèi);潛江鐘靈毓秀,物阜民豐,“水鄉(xiāng)園林”的美譽聞名遐邇;潛江人杰地靈,民風(fēng)淳樸,縈繞其間的飲食文化有著回味無窮的獨特篇章。說了半天,這才接觸到了食話。
姑且說是美食吧,就像美女的稱謂一樣,其中的“美”,大概早已不具備了其原有的本質(zhì)意義了,而演化成了一個含義最偉大使用最廣泛的虛詞了。將美女和美食作類比,不知是不是多此一舉。別去想它。先說潛江的焌米茶。對,這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種食品,或者飲品,或者介乎食品與飲品之間的雜品。焌,起初并不被我周圍的人所正常使用,往往以“區(qū)”或“曲”來取而代之。也難怪,生活中愛咬文嚼字的人少,并且越來越少。真正第一回使用“焌”這個字,恐怕是源于我的一次偶然的“逞能”。在一個飯局上,有人點名問我:“區(qū)米茶的區(qū),到底該怎么寫呀?”我立馬說“現(xiàn)在全都寫錯了”,眾人驚愕,我解釋道:“字典上就有這個焌字,駿馬的駿,將馬字旁換成火字旁,其實就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烹飪方法,即油鍋熱后放進調(diào)料,繼續(xù)加熱,最后放進原料快炒。簡單地說,焌就是不斷加速的炒。焌米就是這樣來的?!卑俣纫幌聼a米茶,說得也是有板有眼。焌米茶亦叫糊米茶,是湖北潛江、天門、仙桃、荊門等地廣大老百姓喜食的主要飯食,尤其是在三伏天,暑氣逼人,一天勞作下來,腹空頭漲,十分厭食,唯有焌米茶隨時到家隨時食用,一日多餐,解渴消暑又壓餓。還說,焌米茶是民間用于減肥的一道偏方,名字叫茶,其實并不是茶,而是將日常食用的大米經(jīng)過炒制,再入鍋烹煮出的色澤呈金黃色的米飯。焌米茶能有效分解人體腸道內(nèi)的油脂,從而起到美體瘦身的功效。扯遠了,扯遠了,徑直說到美體瘦身了,一下子成了現(xiàn)代版的一廂情愿了。我暗自想,當(dāng)下的以瘦骨嶙峋為美,說不定正在成為“三十年河?xùn)|”的一個具體案例呢。其實,焌米茶的源起,不是因為美味,而是為了將近乎變質(zhì)的米保存得時間更長一些而不得已為之的烹飪前置。畢竟曾經(jīng)的糧食總是短缺,焌米茶不失為歲月悠悠中的細水長流了。要知道,焌米茶隔年還可食用。辛酸歷暑寒,誰解其中味?火候只用過一次,就靜止在了生米成焌米的輪回里,這其中,自然少不了餿的成分。餿,會不會是甘苦之外的另一種人間之味呢?對我來說,這依然是一個謎。想象夏日里,在農(nóng)家的某個露天處,或曰散角廳,一張方桌,四條板凳,于勞作的間歇來一餐簡易美食,也是別有風(fēng)味的?!盁a米茶,火燒粑;焌豌豆,腌黃瓜?!边@樣的場景,是我人生經(jīng)歷中曾經(jīng)熟稔的冷風(fēng)景。坦白交代,我是愛吃焌米茶的,哦,是愛喝焌米茶,三下五除二,很順手,來得快,主要是應(yīng)付解渴,硬要說充饑,嘿嘿,那是糊弄了肚皮,快活了嘴皮。
食話如實話,多半不討好。
從焌米茶說開去,真的就觸及中國的飲食文化。民以食為天,食以菜為先。談及中國的飲食文化,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文《尚書·說命》中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的名句,意為要做好羹湯,關(guān)鍵是調(diào)和好咸酸二味。民以食為天的食,不單單是指一日三餐,解渴充饑,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個嬰兒呱呱墜地,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象征著生命的延續(xù),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樸素希望。順理成章,孩子周歲時要“食”,十八歲時要“食”,結(jié)婚時要“食”,到了六十花甲大壽,更要“食全食美”地慶賀一番。林林總總的“食”,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實則是借“食”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nèi)涵。而所謂的潛江美食,就其深層內(nèi)涵,和中國飲食文化一脈相承,大約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潛江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zhì)、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潛江飲食文化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密切聯(lián)系。精,是對潛江飲食文化的內(nèi)在品質(zhì)的概括。選料、烹調(diào)、配伍乃至飲食環(huán)境,都體現(xiàn)著一個“精”字。美,體現(xiàn)了潛江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征。特別是味道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nèi)涵,浸潤著潛江飲食的魅力之所在,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情,這是對潛江美食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理解為生活中的隨隨便便、簡簡單單,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禮,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生老病死、送往迎來、祭神敬祖等都是禮?!抖Y記·禮運》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憋@然,禮是一種秩序和規(guī)范的呈現(xiàn)。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無不體現(xiàn)著“禮”,蘊含著一種內(nèi)在的倫理精神。潛江飲食文化自有許多講究。宴請聚會,俗稱“做事”,邀來親朋好友前來慶賀熱鬧。菜的品種一般十來種,俗稱“吃十碗”,預(yù)示“十全十美”?!岸Y”在其中,也張揚了人際交會的其味津津與其樂融融。
食話往往是海大的面,碗大的口。不在乎山水,全在乎自己。一會兒扯到很遠很遠,一會兒又落到了嘴邊。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水土口味不開門。都在各自為政。在中國的“美食三字經(jīng)”中,有“罐江西,餿湖北”一說。餿,這里是不是正話反說呢?天知地知。是否如同臭豆腐、臭干子、臭鮭魚之類,只是說事物類別,并不含貶義呢?你知我知。不過我還是相信,類似于焌米茶的餿,可能就是潛江鄉(xiāng)里坊間所追求的食中正道。餿有餿的辯證法。事實上,除餿以外,精髓都在。這不,講究還是很多的。食物不嫌做得精,魚肉不嫌切得細。食物腐爛,不吃;顏色難看,不吃;氣味難聞,不吃;火候不當(dāng),不吃;不是時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沒有合適的調(diào)味醬,不吃?!笆巢粎捑?,膾不厭細”,潛江美食的風(fēng)范于此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其實潛江美食乃是集大成的產(chǎn)物。燒、炒、焌、燜、蒸……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jīng)過一代代廚師反復(fù)實踐,長期積累,逐步形成了選料考究、烹制方法多樣、制作工藝精良的潛江特色飲食文化。傳統(tǒng)名菜二回頭、潛江花糕、水菜薹、焌米茶等菜品和小吃,深受廣大食客好評。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由潛江人精細烹制的“潛江油燜大蝦”,以其色澤鮮艷、湯汁香濃、香辣味美、營養(yǎng)豐富、食之回味無窮的特點,迅速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紅色風(fēng)暴”,“潛江油燜大蝦”還獲得“中國名菜”的稱號。借助上等的食材、精湛的烹飪和潛江人的好客與熱情,潛江餐飲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默默無聞到聲名遠播,涌現(xiàn)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酒店、農(nóng)莊,創(chuàng)造了以“潛江小龍蝦”為主題的當(dāng)代傳奇。欲問大街上行走的人們,誰個不知“潛江油燜大蝦”?我不作答,結(jié)果絕對是齊刷刷。
扯了焌米茶,又扯了小龍蝦,其實是在說一個辯證中的小與大。我的食話,充其量,是一盤小而雜的鹵拼。這不,一首《小龍蝦》,也是大實話:“千年一遇小龍蝦,口味奇同你我他。紅色颶風(fēng)生漢水,潛江最產(chǎn)美食家?!币皇住稛a米茶》,不說多的話:“客套方言焌米茶,黃金搭檔火燒粑。油鹽豌豆加咸菜,總是潛江品大蝦?!币皇住队蜖F大蝦》,全是實況轉(zhuǎn)播:“油燜大蝦滿座香,當(dāng)時必定在潛江。頻聽美女呼啤酒,換盞推杯醉月光?!蔽覉猿终J為,美食面前,有一種擋不住的瘋狂,或者低智商。
我絕對是食話實說。
焌米茶,小龍蝦,風(fēng)馬牛不相及,如今卻超乎想象,不可分割。這或許是潛江食話的柳暗花明和別有洞天。說到食與龍的關(guān)系就更有戲劇性了。在先民的心目中,龍既然是神物,當(dāng)然也就在觀念上將龍同祥瑞聯(lián)系到一起了。人們用龍比喻美好的事與物,龍的形象深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種藝術(shù)作品中,在語言文字中,在各類物品上,都不乏龍的形象。在食的領(lǐng)域中更是與龍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如食品中有龍蝦、龍眼、龍荔、龍須菜、龍虎斗,等等,這些食品名稱,有的是取其形似,有的則是寓意吉祥。又如在節(jié)令食俗上,早在元代已有“二月二,龍?zhí)ь^”的記載。潛江小龍蝦的橫空出世,以“潛江油燜大蝦”為代表的新銳美食名品,讓潛江美食成為“眾口好調(diào)”的新神話。我又扯遠了。
食話如實話,話里乾坤大。
責(zé)任編輯陳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