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宗偉
兒童文學有特定的閱讀對象,那就是兒童。什么是兒童時期?兒童時期是人生特殊的階段和時期,與成人階段具有本質區(qū)別。在對兒童文學評價時,必須理解兒童的概念,探究兒童的本質,遵循兒童立場。如果漠視了兒童文學的倫理與準則,無論用什么樣的宏大詞匯或理論術語來描述思想意義和藝術特色,都是脫離了根基的自言自語。從這個角度說,明天出版社新出版的谷清平創(chuàng)作的“神龍尋寶隊”系列圖書契合兒童的話語方式、認知邏輯和成長方式,是一套想兒童之所想,為兒童之所為,站在兒童立場上的好作品。
這套書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尊重兒童話語方式,形成了與兒童共同的思維方式,讓故事走進孩子的心靈。兒童文學要站在兒童立場上,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必須“蹲下來”用兒童話語方式說話。孩子是怎么說話的,我們看第一篇第一句:“大山爺爺剛到上海的時候,岳小萌特別不喜歡他。”短語短句,簡單直接,情緒強烈,極度夸張,思維跳躍。岳小萌之所以“特別不喜歡大山爺爺”,是因為他的大胡子扎人,身上有奇怪的土腥味兒,帽子、衣服是灰撲撲的,出門喜歡撿爛木頭、破石頭,而且招引鳥兒,讓她睡不好覺。這樣強烈的主觀好惡,并且絕對化地評價一個人,就是兒童思維方式。
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本就是迥然不同的兩個世界,這套書用兒童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打開故事的講述。幾米說得對:“大人自以為能分辨夢與現(xiàn)實,小孩們卻覺得,分辨夢與現(xiàn)實是全天下最無聊的事?!焙⒆訉κ澜绲囊饬x建構并不是現(xiàn)實化的或者說具備邏輯結構的。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很多概括和命名,自以為很有意義,但從孩子的心智世界看,則完全枯燥至極、索然無味??此频图売字傻膶?、打怪、探險、升級,其實是這個年齡段孩子對世界存在的一種理解。這在中外兒童文學經(jīng)典中也不乏佐證,如受小朋友喜歡的《西游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描寫的就是主人公的冒險經(jīng)歷?!吧颀垖氷牎币彩沁@樣展開故事的講述,通過不受約束的幻想和冒險,揭秘國寶背后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此外,還使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編排,真正做到了契合兒童的認知邏輯。
文學作品的神奇在于其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目的在于開拓人的視野,促進人的認知發(fā)展,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這一點,兒童文學作品責任重大。促進兒童發(fā)展,就是要堅持兒童文學的文化擔當與社會責任意識。我們以及我們這一代人的孩子大多是在《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哈利·波特》等西方兒童文學及《三字經(jīng)》和《弟子規(guī)》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構中長大的,但往往缺乏了對人類生命源頭和腳下這塊土地的思考。“神龍尋寶隊”在內容選擇上,自覺承擔起傳承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用高度的文化自信講述國寶故事,勾連起古老的中華文明,把民族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注入孩子的心智和血脈中。同時,它還創(chuàng)造性地提供了認知知識支架,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一是閱讀這套書必需的知識或概念,如什么是文物學、南美洲巨鷹、地震預兆等;二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三是必要的行為規(guī)范、行動規(guī)則和社會生活常識等,如蘑菇食用、防止偷獵、地震避險等。正如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館長王志庚評價所說:這是一堂聽得懂的考古科普課,也是一套看得見的中國簡史。這是一群孩子的探索發(fā)現(xiàn)之旅,也是一代孩子的文明尋根之旅。這是一伙人家庭的成長記錄,也是一個民族的文脈傳承。
孩子的成長,每一天都是新的,但每一天都會有幽遠的歷史回聲。孩子代表著未來,也承繼著歷史。讓孩子讀這套書,了解我們的山川大地,也了解我們的滄桑歷史吧?!?/p>
谷清平 著明天出版社出版:2020年5月定價:20.00元/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