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燕
婆婆一輩子生活在農(nóng)村,卻是個生活得有滋有味的人。
每到周末,我們從城里回到鄉(xiāng)下,常見婆婆小屋的桌子中央擺放著一個精致的小竹籃,竹籃里會插滿各種顏色的花朵。以前,看我們好奇,婆婆便樂呵呵地說:“這是我們院子里的花,開得太多了。我就把它們摘下來,做成插花,屋子里到處都是花香,這樣挺好的?!?/p>
我仔細地欣賞每一朵花兒,有的花兒還配著一兩片綠葉,美得如畫一樣。小屋窗明幾凈,再配上這些花兒,很有田園氣息。我贊美道:“太漂亮了!”婆婆聽了,頗有些不好意思道:“家里美,心情才會美美的?!蔽仪那膶ι砼缘睦瞎f:“媽媽是個愛美的人。”
婆婆不喜歡油煙機、天然氣,獨愛自己的大鍋灶,喜歡頭頂一塊白毛巾燒她的大鍋灶。我最愛的是婆婆的鐵鍋燉魚,那種鮮香讓我根本停不下筷子。婆婆說:“這用大鐵鍋煮的一粥一味啊,都凝結(jié)著生活的味道,有滋有味?!?/p>
到了秋天,婆婆的院子就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婆婆在各個平臺上用圓笸籮將紅色的辣椒、金色的玉米、黃色的紅薯片、橘色的柿子、褐色的花椒,一籮籮、一籃籃地都曬出來,五顏六色。樓上殘存的老絲瓜和樓下剛掛的大北瓜也交相輝映,熱熱鬧鬧的。
婆婆的屋門口,有一面墻貼了瓷磚。我們每次買了東西回家,婆婆都會將那些漂亮的包裝盒如獲至寶地拿進自己的房間,戴上老花鏡,拿著小剪刀,必然把包裝盒上那些好看的圖案剪下來,比如雞蛋盒上的公雞,水果包裝上的葡萄,不僅包裝盒上的圖案,有時貼在蘋果上的小標簽,只要她認為好看的,就統(tǒng)統(tǒng)收集起來,貼在門口的那塊“自留地”瓷磚墻上。我每次進出都要欣賞一下這面墻,忍不住說:“有糧有果,有雞有鴨,真好!”
婆婆喜歡剪紙。每到快過年的時候,她都要買來紅紙,自己剪窗花。普通的紅紙,婆婆能剪出一只只正站在梅花枝上,“喳喳”地叫著,活靈活現(xiàn)的喜鵲。婆婆一邊喜洋洋地把窗花貼在我們的窗玻璃上還一邊高興地說:“這生活啊,就得有點修飾,才有滋有味。”
婆婆是個“美學家”,她珍惜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好。她用最樸素的生活中的美學,告訴我們,生活要用心經(jīng)營,創(chuàng)造美好,才能把每一天過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