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陸游因勞頓而頭痛,后來服用祛風止痛的中藥白芷、川芎等,配合心理療法,久治不愈的頭痛煙消云散,于是寫下了《山村經行因施藥》:“兒扶一老候溪邊,來告頭風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藥,吾詩讀罷能醒然?!?/p>
這首詩強調的是詩的醫(yī)療作用。吟詩可以使大腦皮質的抑制和興奮過程達到相對平衡,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的分泌增加,血流量及神經功能的調節(jié)處于良好狀態(tài),達到平衡心理、轉移情緒、調節(jié)大腦的功能,對一些心因性疾病可不藥而愈。同時也披露了頭風(頭痛)可以用中藥川芎、白芷之類的藥物進行治療。
川芎
川芎又名大川芎,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莖,為四川特產藥材。中醫(yī)認為,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適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疼痛。
本品辛香溫散、溫通血脈,既能活血祛瘀以調經,又能行氣開郁而止痛,能通達氣血,為“血中之氣藥”,適用于氣滯血瘀諸癥,如胸脅作痛、胸痹心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難產、產后瘀阻腹痛、跌打損傷、瘡癰作痛等。本品又具升散之性,能上行頭目,為治頭痛之要藥,適用于各種頭痛癥。
白芷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興安白芷或川白芷和杭白芷的根。中醫(yī)認為,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胃、大腸經。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利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之功,適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牙痛、痹痛、鼻淵、鼻塞不通、帶下證、瘡癰腫毒、皮膚風濕瘙癢等。
本品辛散溫通,祛風解表散寒之力較溫和,而以止痛、通鼻竅見長,宜于外感風寒、頭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證。《本草求真》言其“氣溫力厚,通竅行表,為足陽明經祛風濕主藥,故能治陽明一切頭面諸疾”。藥理研究表明,白芷水煎劑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有解熱、抗炎、鎮(zhèn)痛、解痙等作用。
由此可知,川芎、白芷二者均有祛風止痛之功,臨床常搭配使用,治療頭風(頭痛)等,應用十分廣泛。
現(xiàn)介紹2則治療方,以供廣大患者選用:
1.川芎粥:川芎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川芎擇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煮至粥熟后,白糖調味服食,每日1劑??苫钛袣猓铒L止痛,適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疼痛、頭痛及風濕痹痛等。
2.白芷粥:白芷10克,大米100克。將白芷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每日1~2劑??伸铒L解表,宣通鼻竅。適用于外感風寒所致的鼻塞、頭痛、眉棱骨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