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或許對于高校畢業(yè)的大學生來說,使他們的畢業(yè)季或多或少會被涂上“遺憾”的色彩,可能沒了畢業(yè)晚會、沒了集體畢業(yè)照、沒了最后的散伙飯……
很多高校最終選擇了史無前例的“云畢業(yè)”?!霸飘厴I(yè)”是特殊時期的迫不得已,是考驗,亦是磨練?!霸飘厴I(yè)照”“云告別”“云答辯”“云面試”……今年的畢業(yè)季,因疫情而顯得更加難忘。特別的畢業(yè)季,也許還來不及好好說聲再見,但請把所有的傷感和遺憾,都化為更加堅毅前行的勇氣。
做心中有光的追夢者、做胸懷家國的奮進者、做知難而進的自強者。年輕人是這個時代奔涌向前的“后浪”,憑借每一個人的勇敢與擔當,最終匯聚成推動國家民族發(fā)展的“巨浪”。
這段時間,大家親歷了世界的巨變。人類健康面臨嚴重威脅,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zhàn),國際局勢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疫情加速了大學的變革進程,“云端”正在深刻重塑教育形態(tài),大學將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中肩負起更大的責任。
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人才培養(yǎng)的使命沒有變,人文與科學精神沒有變,服務國家社會的責任與擔當沒有變。同學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臨別之際,我想和同學們分享四點想法。
一是明德勵志、愛國奉獻。同學們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yǎng)大德者方可成大業(yè)。老校長馬寅初曾說過:“所謂北大主義者,即犧牲主義也。服務于國家社會,不顧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蓖瑢W們要傳承好北大“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tǒng),為人民幸福、社會進步和民族復興而奮斗!
二是心存憂患、直面挑戰(zhàn)。憂患意識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基因。從“救亡圖存”到“剛毅堅卓”,從“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再到“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北大人把憂國憂民的濃厚情懷,化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成為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未來人生路上,我們還會遇到許多未知的風險和考驗。只有常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憂以天下,才能做到未雨綢繆,應對各種挑戰(zhàn)。
三是勤學深思、銳意創(chuàng)新。這次疫情危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科學研究要始終緊緊圍繞解決人類社會生存與發(fā)展的問題而展開。新一輪科技革命將進一步推動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常為新”是北大人的精神財富,前瞻眼光和創(chuàng)新思維,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是同學們打開未來大門的鑰匙。
四是開放包容、交流互鑒。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如何回答這些問題,關乎世界的前途命運。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大學是增進人類文明、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一代代北大人自覺肩負起了推動文明互學互鑒的使命。同學們無論身在何方,都要堅持文化自信,都要有擁抱世界的情懷和格局,當好文明交流的使者,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青年一代的理想、本領和擔當,就是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我衷心祝愿同學們,在新的征程中,激揚青春,勇做走在新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未來!
同學們,每一屆畢業(yè)生都擁有各自難忘的青春故事。經過四年的大學生活,你們的知識更加系統(tǒng)深入,能力更加綜合全面,思想更加獨立成熟。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所有人帶來了刻骨銘心的共同記憶。
面對人生的不確定性,你們要學會選擇,把握住命運的方向。命運雖然充滿變數(shù),但實際上是有跡可尋的。對意義的不斷追尋和對價值的終身堅守,就是求解命運之謎的最好方法。在面對選擇時,要追尋意義,不因名利熙攘而困擾;要堅守價值,不因境遇改變而動搖。不同的選擇會將人們引向不同的人生。
面對人生的苦難,你們要勇于抗爭,做命運的主人。人生如遠航,暴風驟雨和驚濤駭浪總是難以避免。今年是世界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貝多芬26歲時聽力就開始下降,到45歲時幾乎徹底失聰。在31歲時,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描述了耳疾帶來的痛苦,卻倔強地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痹?8歲時,他創(chuàng)作的《命運交響曲》首次公演。從此,《命運交響曲》成為了人們戰(zhàn)勝苦難的靈魂戰(zhàn)歌。人類歷經大災大疫,但每次都能頑強地從低谷中走出來。主宰命運的是堅韌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無論命運的考驗以怎樣的方式敲響人生之門,永不服輸就必定會迎來最終的勝利樂章。
面對人生的短暫,你們要將個人的命運自覺融入到民族的命運、人類的命運當中,實現(xiàn)永恒的生命意義。每一個人都不是孤島,每一個民族的命運都與其他民族的命運相互交織。魯迅先生說,“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也可能是平凡的,但如果每個人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去關懷他人、關懷世界,都能在危難時不畏艱險、挺身而出,與他人攜手同心、患難與共,就能在塑造個人命運的同時,匯聚起改變民族命運乃至人類命運的磅礴力量,個人的生命也由此被賦予了永恒的意義。
“同舟自古無胡越,南北東西路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前途命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發(fā)展道路,但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同學們,你們正處在砥礪奮進的新時代,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希望你們把握人生方向,做命運的主人,將小我融入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大我當中,以民族復興的步伐為節(jié)拍,以永遠奮進的青春為旋律,譜寫新時代的命運交響曲,共歲月崢嶸、留歷史回響。
同學們,你們是南開新百年的第一屆畢業(yè)生。在你們即將邁入人生新征程之際,作為校長,我希望大家牢記“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精神,以淑世為公、心懷天下的胸襟,愈挫愈勇、越難越開的堅韌,處變不驚、變中求新的睿智,勇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做新時代奮斗者要心懷“國之大者”。百年南開是一部與中華民族休戚與共、同向同行的愛國奮斗史,南開人在民族危亡中警醒吶喊,在抗戰(zhàn)烽火中堅強不屈,在百廢待興中上下求索,在改革開放中革故鼎新,新時代的南開人更時刻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視察時所講到的,“南開大學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這是南開的魂”。今天,風華正茂的你們,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正面臨著建功立業(yè)、大有可為的人生際遇,你們應堅定地發(fā)揚南開的愛國傳統(tǒng),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洞悉時代大勢,把握戰(zhàn)略機遇,牢記囑托,把小我融入祖國之大我、人民之大我,秉“大公”、盡“最能”,在更加廣闊的舞臺上擔負起“知中國、服務中國”“愛中華、復興中華”的時代使命。
做新時代奮斗者要不畏艱難坎坷。歷經磨難而信念愈堅。在這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戰(zhàn)斗中,我們用不為任何困難所壓倒的樂觀主義和英雄氣概,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戰(zhàn)略成果。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鑄就堅強,老校長張伯苓曾說:“欲成事者,須帶有三分傻氣?!边@份“傻氣”就是心無旁騖的專注,是不懼誘惑的篤定,更是櫛風沐雨、難而益開的堅韌和剛毅。這份“傻氣”是鐫刻在南開人骨子里的涵養(yǎng)與氣質,開國總理周恩來面對民族存續(xù)之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科學巨擘郭永懷、何炳林面對國防事業(yè)之難,隱姓埋名、嘔心瀝血;詩詞大家葉嘉瑩,面對人生際遇之難,顛沛流離、初心不改。前路漫漫,請你們堅定必勝的信心,豐滿羽翼、強健身心,在跋山涉水、披荊斬棘的人生路上,不斷超越自我、砥礪前行。
做新時代奮斗者要善于化危為機。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進,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劇烈變動,國際秩序遭遇嚴重沖擊,全球治理體系的矛盾進一步凸顯。這也提示我們,未來的世界將瞬息萬變,危與機始終共生并存,國家如此、事業(yè)如此、人生也如此。恩格斯曾斷言,“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v觀人類發(fā)展史,每一次對重大危機和災難的化解,都必然推動或催生了理性思維、現(xiàn)代文明、先進技術的迭代升級,而“創(chuàng)新”始終是突出重圍、危中尋機的“利器”。無論繼續(xù)學業(yè),還是步入職場,我都希望你們永葆創(chuàng)新熱情、陶鑄創(chuàng)新思維,敢破敢立、敢闖敢試,“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不斷開辟你們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天地,成就屬于你們的精彩人生。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同學們,你們即將與精彩的大學生活揮手作別,在南開的求學時光里,你們精于學術、潛心科研,你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你們奮勇爭先、超越自我。特別是在疫情陰霾籠罩的這段日子里,你們識大體、顧大局,以自覺行動和默默奉獻支持學校、激勵后學。我為你們的成長與付出感到驕傲和自豪!
學校之所以要克服種種困難堅持舉辦一場專屬于你們的送別儀式,就是希望武漢大學的畢業(yè)典禮不因任何艱難險阻而中斷,就是希望為你們的大學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就是希望你們在最后的大學時光不留太多遺憾,就是希望寄托在這場儀式中的武大精神能由你們這屆畢業(yè)生得以延續(xù)和弘揚,也希望通過這場典禮紀念武漢人民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取得的可貴勝利!
這場肆虐全球的疫情已經不單單是一場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危機,它不僅加劇了原有全球格局的改變與沖突,還深刻影響著世界發(fā)展的進程與未來,加劇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這場疫情給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沖擊是巨大的、影響是深刻的,留給我們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從一個國家到我們每一個人,應對疫情的態(tài)度和疫情之下的選擇,直接決定不同的結局和不一樣的未來。作為校長,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關于疫情的三點思考,希望你們從抗疫這本鮮活的“教科書”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第一,永葆愛國之“心”,大力弘揚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疫情發(fā)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以令世人驚嘆的“中國速度”建造啟用,19個省市區(qū)對口支援湖北,全國364支醫(yī)療隊、4.2萬余名醫(yī)務人員奔赴抗疫一線,全國人民全力以赴投入這個不見硝煙、事關生死的戰(zhàn)場,凝聚起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正是這些最可愛的人在危難之中幫助了武漢,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她)們!所以,學校做出決定,明年在櫻花盛開之際專門選擇一天,向所有幫助過武漢的醫(yī)護人員專場開放。
第二,認清危中之“需”,主動擔綱科學報國的重任?;仡?002年末開始發(fā)生的非典疫情,盡管我國首先發(fā)現(xiàn)了感染病例,但在確定病原體、分離病毒、DNA測序等方面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十八年后的今天,在面對比SARS冠狀病毒傳播力更強的新冠病毒時,我國在十天之內就率先甄別出病原體、并在第一時間研發(fā)出檢測試劑盒,這充分證明了中國在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在這一過程中,武大人也沒有缺席,一批武大學者深入疫情一線,在病毒鑒定、檢測診斷、新藥創(chuàng)制、基礎研究等方面攻堅克難,書寫了武大人在民族危急關頭的責任與擔當。
第三,找準發(fā)展之“機”,打開人生發(fā)展的新天地。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同學們,疫情中各種新需求的倒逼,就是未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機遇所在。未來的競爭不僅僅是資本、技術和產品的競爭,更取決于人的思想觀念與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我希望,你們用“敢闖”的激情和“善創(chuàng)”的能力,找準未來發(fā)展的機遇,努力推動更多新技術的突破、催生更多新產業(yè)的變革、帶動更多新業(yè)態(tài)的誕生,這也許是你們走向成功的最好選擇,也是武大人的使命所在!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間不負奮斗者。今天這場畢業(yè)典禮,就是你們人生起航的新起點,我期待你們放眼未來,不斷增強轉危為機的堅定信心、化危為機的昂揚斗志、危中求機的果敢睿智,讓人生的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今天的畢業(yè)典禮是特殊的,它是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以特殊的方式,為特殊的一屆南大人舉辦的一次畢業(yè)典禮,但蘊含其中的“煥哉郁郁兮”的南大人文精神卻是永恒的。一如隱藏在同學們畢業(yè)證書“姓名、學校、?;铡r間、專業(yè)”等要素背后的那些厚重而豐富的內涵,它將同學們定格在時代與南大的坐標上,是“時代-大學-個人”相互交融的產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chuàng)造歷史”。舞臺已經搭就,歷史賦予使命,時代呼喚擔當。同學們是時代的主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你們即將面對的人生命題就是把握歷史機遇,直面前路挑戰(zhàn),砥礪青春又啟程,放歌時代再升華。為此,我想給同學們三點建議:
一要存“仁”,心存大愛無疆的仁愛情懷。人既處于時代之中,也處于社會之中,處理好與時代、社會的關系是同學們永恒的課題。要交出滿意的答卷就必須心存仁者愛人、大愛無疆的情懷,學會與時代、社會、自然和諧相處,就是要勇?lián)鷷r代重任,心存家國天下,像疫情期間火速馳援的南大醫(yī)學院及各附屬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們一樣,做“濟世惠民”的南大人,就是要在社會中以誠立身,以愛處世,像關愛人才、與程千帆等老先生肝膽相照的匡亞明老校長一樣,做“尚和貴誠”的南大人,像關愛山區(qū)兒童志愿支教的袁輝校友一樣,做“立德修身,達人成己”的南大人。只有與時代同向同行,才能擁有超越“小我”的“大愛”,才能把自身的“小我”,融入到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實現(xiàn)人生價值。
二要有“知”,身有把握機遇的智慧能力。知識是“知”的基礎,但僅有知識遠遠不夠,只有把知識升華為智慧,轉化為能力,知識才能成為有方向的力量,才能在時代呼喚時把握機遇,順勢而為,大有可為。同學們要不斷完善能力、充實自我,保持自己的知識體系、個人能力與時代要求同步更新、同頻共振,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中擔當歷史重任,實現(xiàn)自我價值,才能在面對類似疫情這樣的逆境時處亂不驚,有所作為。
三要懷“勇”,胸懷弘毅篤行的奮斗精神。同學們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任重而道遠?!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人生的道路不會永遠是坦途,疫情不常有,困難卻常在,直面困難需要勇氣,挑戰(zhàn)困難離不開堅韌,但跨越了困難便是成長與歷練。只有在堅守信念中砥礪品格,在奮勇拼搏中錘煉意志,不忘初心使命,不負青春韶華,矢志追求,堅韌前行,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同學們,你們是南京大學無限延伸的根脈,也是南京大學廣泛撒播的種子。你們在哪里,南京大學的精神就在哪里;你們在哪里,南京大學的事業(yè)就在哪里;你們在哪里,南京大學的奉獻就在哪里??傊?,你們在哪里,南京大學就在哪里!
這半年非同尋常的經歷,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像疫情這樣的歷史性重大事件,既是“試金石”,也是“煉鋼爐”。面對疫情,我們國家交出了有目共睹的“高分答卷”,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的大國擔當與民族精神,讓我們對制度優(yōu)勢和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更加充滿自信。對于個人而言,這既是人生歷練,更是精神洗禮。從交大畢業(yè),你們要有主動擔當?shù)钠犯?,也要有?chuàng)新圖強的精神,還要有開放包容的胸懷和腳踏實地的作風。其中,擔當是你們首先要具備的品質。因此,作為校長,在這畢業(yè)的時刻,我想和大家談談?chuàng)敗?/p>
擔當,就是關鍵時刻要站得出?!按笫码y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度”。越是在急難險重之時,越需要我們有擔當。在抗擊新冠疫情中,面對前所未遇的病毒、復雜嚴峻的形勢,我們國家有一批逆行者不顧個人安危,勇敢地挺身而出,詮釋了他們的擔當精神。交大的570名援鄂醫(yī)務工作者就是其中的代表。世間從來沒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斑x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是交大人共同的價值追求。身為交大畢業(yè)生,我希望你們內心深處時刻葆有一種舍我其誰的精神和從不猶疑退縮的勇氣,用交大人特有的堅定、務實、奮進,迎接暴風驟雨的洗禮,為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傳遞更多的光與熱!
擔當,就是攻堅克難要拿得下。擔當需要勇氣,更加需要知識和能力。建國初期,正是以錢學森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攻克“兩彈一星”,我們才有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的底氣。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yè)的建設者們奮起直追,拿下“北斗”、高鐵、跨海大橋等一系列舉世矚目的重大工程,推動中華民族實現(xiàn)歷史性飛躍。七十多年的經歷告訴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從來不是等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人拼出來、干出來的?!爸静磺笠渍叱?,事不避難者進”。希望你們做好充分的準備,非但要“不怕難”,還要“怕不難”。要在實戰(zhàn)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思考問題、勇于突破知識邊界,不斷挑戰(zhàn)自我、攀登高峰,從而在更大的事業(yè)舞臺上展現(xiàn)才華、貢獻力量!
擔當,就是人生之根要扎得牢。一個人在青年時期,滿懷理想與熱血,有擔當重任的強烈意愿,頗為難得;歷經滄桑洗禮,不易初心,不忘使命,始終持守這份擔當,則更加可貴。幾十年奮斗的漫長歷程并不見得每一段都能得到回報,平淡時期更需要扎根與堅守。只有在扎根中生長,才能真正成就大器之才。同學們,希望你們,既要有一時之擔當,更要有一生之擔當,為國家而擔當!當下,國家的發(fā)展亟需前沿科學領域的創(chuàng)新,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以及國際話語權、影響力的提升,更加迫切需要你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把根扎住,把根扎牢,把根牢牢扎在祖國大地上。希望大家都能夠義不容辭地肩負起這份責任,扎根奮斗三十年,一定能夠成為行業(yè)翹楚,為我們的強國夢做出貢獻!
風鵬正舉,奮楫者先。經濟全球化加速發(fā)展,世界多極化勢不可擋,社會信息化日新月異,“挑戰(zhàn)”成為時代的關鍵詞、人生的試金石。今年的畢業(yè)季,你們經歷了云課堂、云答辯、云復試、云應聘……經受了一場特別的洗禮。今天,你們即將從這里出發(fā),堅信你們定會不懼挑戰(zhàn),勇創(chuàng)未來!
不懼挑戰(zhàn),用定力迎接每一個未知。真正的挑戰(zhàn)是無常的、復雜的、不確定的,往往在你已知、可控的領域之外突然出現(xiàn)。未來始于與未知的博弈,只有保持定力,沉著應對,突破未知,才能探索更大的世界?!懊颗R大事有靜氣”“亂云飛渡仍從容”。中南學子要堅定立場,堅持真理,不為利所誘,不為難所屈,不為危所亂,專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讓個人夢隨中國夢一起壯美、一起璀璨!
不懼挑戰(zhàn),用奮斗夯實每一個當下。挑戰(zhàn)是任何領域前進路上的永恒命題。我們因為戰(zhàn)勝昨天的挑戰(zhàn)而擁有今天,我們只有戰(zhàn)勝今天的挑戰(zhàn)才能擁抱明天。把握當下才能贏得未來。也許這個當下是個大難題,希望你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把攻堅當磨刀,把克難當練兵,無畏急流險灘,打好每場硬仗。也許這個當下是個舒適區(qū),希望你們克服安逸惰性自我滿足,敢接燙手山芋,勇挑千鈞重擔,登攀人生高峰。讓自己的奮斗足跡成為新時代最美的風景。
不懼挑戰(zhàn),用智慧開啟每一個未來?!爸腔凼敲\的征服者”。我們要善學,如饑似渴,博文廣識,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活水源流隨處滿”。我們要善思,獨立思考、深度思考,不斷實現(xiàn)柳暗花明的升華。我們要善用,秉科學精神、葆人文關懷,主動跟上新科技革命的時代潮流,積極應對人生路上的起承轉合。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做更好的自己,創(chuàng)更美的世界!助力中國向上、民族向上、世界向上!
同學們,自勝者強,自強者勝。這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的偉大時代,讓我們更堅定、更從容、更自信地從這里出發(fā),勇敢開創(chuàng)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