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雄,劉 慧,繆偉偉,傅珈豫,娜日蘇2,
(1.上海理工大學,上海 200093;2.馬鞍山學院,安徽馬鞍山 243100;3.日本國立大阪大學,日本大阪府吹田市 565-0871)
跨界研究和醫(yī)工融合,用工學的手段解決醫(yī)學問題已越來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關注與追捧。本研究主要是通過設計紡織品后整理劑賦予紡織品特殊的醫(yī)學功能,并利用藥學原理達到提高醫(yī)學治療效果的目的。隨著醫(yī)療手段和紡織品后整理技術的不斷進步,醫(yī)用紡織品在醫(yī)療行業(yè)中的應用越來越廣,包括普通醫(yī)用紡織品和高性能醫(yī)用紡織品。高性能醫(yī)用紡織品是指采用高科技提高產品使用性能、增加產品附加值,達到醫(yī)用目的的紡織品,如外科用非植入性紡織品[1]。而這些醫(yī)用紡織品很大一部分功能是依靠后整理劑來實現(xiàn)的。
經皮給藥系統(tǒng)(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指藥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穿過角質層,通過皮膚吸收進入全身血液循環(huán),達到有效血藥濃度,高效率地轉送到目標組織,實現(xiàn)疾病的治療或預防[2]。為了降低皮膚天然屏障對藥物吸收的阻礙作用,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方法、生物化學方法促進藥物透皮吸收。其中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離子導入、電穿孔、超聲波導入和微針等,在緊急或病情嚴重的情況下,該方法能夠顯著提高藥物滲透率,提高臨床療效。但對長期用藥的患者來說,他們皮膚的天然結構會被破壞,導致部分皮膚病的發(fā)生。
聚羥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種由羥基脂肪酸單體構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由6~14 個單體碳原子組成的mcl-PHA 玻璃化溫度(Tg)低,在常溫下有黏著性[3]。由分子結構可知,PHA 主鏈具有弱親水性,側鏈具有疏水性,因此對離子型物質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4]。前期的研究表明,mcl-PHA 能夠控制藥物釋放,并在較長時間內維持特定的物質濃度[5];mcl-PHA 是高分子材料,不容易進入人體且可生物降解,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因此,以mcl-PHA 作為基質制備含有pomalidomide的醫(yī)用紡織品功能后整理劑構筑pomalidomide TDDS 是可行的。選用TDDS 的優(yōu)點:(1)避開了肝臟對藥物的首過效應;(2)血藥濃度容易維持穩(wěn)定;(3)撤藥方便簡單。
FDA 批準了第一種CAR T 細胞療法,用于治療CD19 抗原陽性的復發(fā)性或難治性B 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ˋLL)[6],但CAR T 細胞療法成功治療實體瘤的報道很少。而pomalidomide(CC-4047,Actimid;Celgene Corporation,Warren,NJ,USA)是第三代免疫調節(jié)藥物,不僅可以調節(jié)T 細胞功能,還能改善腫瘤微環(huán)境[7-8]。但關于pomalidomide 與CAR T 細胞聯(lián)合治療實體瘤的報道還很少。本研究以第三代CAR T細胞CD133-CAR T 細胞[9]作為研究對象,并以U251 CD133-OE luc(轉入螢火蟲熒光素酶基因且CD133過表達的人膠質瘤細胞)作為靶細胞,探究了pomalidomide 對CD133-CAR T 細胞的調節(jié)作用,以及將mcl-PHA 用于醫(yī)用紡織品構筑的pomalidomide 經皮給藥系統(tǒng)的透皮能力。
mcl-PHA(大阪大學藥學研究科生物工學研究室),凍存的人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ALLCELLS(PB005F,Alameda,CA,USA)],pomalidomide(HY-10984,Monmouth Junction,NJ,USA)(MedChemExpress),膠質瘤細胞系U251(U251-WT)(中國科學院細胞庫)。
用編碼人CD133 蛋白的piggyBac 轉座子質粒和piggyBac 轉座酶載體對U251 細胞進行核轉染,通過藥篩得到過表達CD133 的細胞U251 CD133-OE。再用編碼螢火蟲熒光素酶的轉座子質粒和piggyBac 轉座酶載體再次對U251 CD133-OE 進行核轉染,并且通過藥篩獲得表達熒光素酶的腫瘤細胞株U251 CD133-OE luc。使用編碼螢火蟲熒光素酶的轉座子質粒和piggyBac 轉座酶載體對U251 細胞進行核轉染,得到U251-WT luc[10]。將表達CD133-CAR 的piggyBac 轉座子質粒和piggyBac 轉座酶載體轉入PBMC內,經激活培養(yǎng)和藥篩得到CD133-CAR T 細胞[9]。對照細胞為未轉染的T(NT)細胞,制備方法與CAR T 細胞類似,但是省去電轉和藥篩等步驟。pomalidomide的濃度為10 mmol/L,在-80 ℃下儲存,溶于二甲基亞砜(DMSO)。
1.3.1 體外透皮
在室溫條件下,取10 mg mcl-PHA(溶解于氯仿中)與5 mg 模型藥物混合,均勻涂覆于聚酯薄片表面,干燥后制成TDDS 模型。在玻璃圓筒上貼上響尾蛇蛻下來的新鮮蛇皮,干燥后向玻璃圓筒里注入生理鹽水,放置一段時間后棄去生理鹽水。將制備好的TDDS 模型貼在蛇皮上,再向玻璃筒內部注入生理鹽水,構筑體外滲透研究裝置(如圖1 所示)。滲透24 h后用UV-2450 分光光度計測量生理鹽水中模型放出藥物的濃度,分析mcl-PHA 促進藥物滲透的效果,實驗至少重復3次。
圖1 體外滲透裝置
1.3.2 細胞毒性
將U251 CD133-OE luc 或U251-WT luc 腫瘤 細胞按照1×104個/孔接種到96 孔白色微孔板(PerkinElmer,Waltham,MA,USA)中,根據(jù)不同的效靶比加入CD133-CAR T 細胞,同時加入pomalidomide(藥物最終濃度分別為0.1、1.0、10.0 μmol/L),共培養(yǎng)200 μL。細胞在T 細胞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72 h 后加入0.75 mg/mL D-熒光素K+鹽(PerkinElmer,122799),并使用En-Spire Multimode 讀板儀(PerkinElmer)讀取信號值,實驗至少重復3 次。靶細胞殺傷效率p=(1-共培養(yǎng)孔的熒光值/腫瘤細胞單獨培養(yǎng)孔的熒光值)×100%,用GraphPad Prism 軟 件6.0 版(GraphPad Software,San Diego,CA,USA)對計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p小于5%即認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3.3 細胞因子分泌水平
在96孔板中接種1×105個U251 CD133-OE luc腫瘤細胞,并按照2∶1 的效靶比加入CD133-CAR T 細胞,再加入pomalidomide使最終濃度為1 μmol/L,共培養(yǎng)200 μL,培養(yǎng)24 h。收集上清液,按AlphaLISA 試劑盒(PerkinElmer;IL-2,AL221C;IFN-γ,AL217C;TNFα,AL208C;GM-CSF,AL216C)的使用說明檢測細胞因子濃度。NT 細胞的細胞因子檢測需要將2×105個NT 細胞接種至96 孔板,并按照使用說明加入T Cell TransAct?human(Miltenyi Biotec GmbH,Cologne,NRW,Germany)激活劑,培養(yǎng)24 h,收集上清液并檢測。每種細胞因子的濃度以3 個復孔計算的均值來表示,實驗至少重復3 次,細胞因子濃度均值的計算使用Excel 完成,實驗結果使用FlowJo V-10(BD Biosciences,Bedford,MA,USA)進行處理。
觀察mcl-PHA 構筑的經皮給藥系統(tǒng),在干燥前能均勻混合,呈透明狀,沒有發(fā)生結晶現(xiàn)象;放置一段時間后在空氣中未發(fā)生反應,性能穩(wěn)定,即mcl-PHA 構筑的經皮給藥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模型藥物的實驗劑量為273.24 μg/d,TDDS 在1×10 cm2面積上需要的滲透量為27.324 μg/cm2/d。由表1 可知,在mcl-PHA 基質中藥物的透皮滲透量平均值為27.867 μg/cm2/d,方差為0.450 925,說明mcl-PHA 構筑的TDDS使藥物濃度滿足實驗需要。
表1 藥物的透皮滲透量
由圖2 可知,在藥物濃度相同的情況下,CD133-CAR T 細胞的殺傷效率隨著效靶比的提高而不斷升高。當效靶比為2∶1時,3種濃度的加藥組殺傷效率都有明顯提高;當效靶比為1∶1或1∶2時,只有當pomalidomide 濃度為0.1 或1.0 μmol/L 時,pomalidomide 組的殺傷效率相比DMSO 組才有明顯提高。當效靶比一定時,1.0 μmol/L pomalidomide 對CD133-CAR T 細胞的殺傷功能促進作用最強。同時,采用U251-WT luc(CD133 抗原低表達的膠質瘤細胞)作為靶細胞與CD133-CAR T細胞共培養(yǎng)后,pomalidomide對CD133-CAR T 細胞的殺傷功能沒有影響。這說明在CD133-CAR T 細胞未被激活的情況下,pomalidomide 不會誘導CD133-CAR T 細胞產生非特異殺傷作用。
圖2 pomalidomide 對CD133-CAR T 細胞殺傷功能的影響
如圖3 所示,與R10 組(培養(yǎng)基對照)相比,DMSO組IL-2(白細胞介素-2)、TNF-α(腫瘤壞死因子)、GM-CSF(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和IFN-γ(γ 干擾素)的細胞因子分泌水平沒有顯著差異,但是pomalidomide 對CD133-CAR T 細胞分泌4 種細胞因子都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圖3 1 μmol/L pomalidomide 對CD133-CAR T 細胞細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響
為進一步探究激活方式是否會影響pomalidomide 對T 細胞的調節(jié)作用,對未轉染的T(NT)細胞(不表達CAR)進行研究。由圖4 可知,DMSO 對NT 細胞的細胞因子分泌水平不產生作用,而pomalidomide明顯促進了NT 細胞分泌IL-2、TNF-α、GM-CSF 和IFN-γ細胞因子。
圖4 1 μmol/L pomalidomide 可提高NT 細胞分泌細胞因子的水平
(1)pomalidomide 對CD133-CAR T 細胞的殺傷功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并且當pomalidomide 濃度為1.0 μmol/L 時,對殺傷功能的增強效果最明顯。但在未激活的情況下,pomalidomide 對CD133-CAR T 細胞的殺傷功能不產生影響。pomalidomide還對CD133-CAR T 細胞及NT 細胞分泌IL-2、TNF-α、GM-CSF、IFN-γ等4種細胞因子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2)pomalidomide 可以顯著提高CAR-T 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效率;pomalidomide 與CD133-CAR T聯(lián)用時,可以提高細胞的細胞因子分泌水平,并明顯改善其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效果。因此,pomalidomide與CAR T 細胞聯(lián)用可以改善CAR T 細胞治療實體瘤的效果。
(3)響尾蛇皮結構與皮膚角質層相似,將mcl-PHA 用于醫(yī)用紡織品中構筑的Pomalidomide 經皮給藥系統(tǒng)具有藥物透皮能力,且藥物透皮量達到實驗需求。因此有望制造一種使用方便、患者易接受、藥物濃度恒定、避免肝臟首過效應和藥物在胃腸道滅活的醫(yī)用紡織品聯(lián)合細胞治療,實現(xiàn)對實體瘤的免疫治療。
(4)構筑了后整理劑-醫(yī)用紡織品-經皮給藥-疾病治療效果的閉環(huán),達到了通過設計紡織品后整理劑賦予紡織品特殊的醫(yī)學功能,并利用藥物原理達到提高醫(yī)學治療效果的目的。這對后整理劑進入醫(yī)學領域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也對后整理劑的拓展提供了一種方法與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更注重確定一個邏輯關系是否成立,是一個試探性研究。研究還停留在體外階段,還要進一步從體內及動物實驗中獲取數(shù)據(jù)與佐證。作為后整理劑,對于紡織品的選擇及作為醫(yī)用紡織品在紡織品性能上還要做進一步研究,才能更好地成為一種新型產品和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