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時
麻辣是大多數(shù)人對重慶的第一印象。但實際上,在重慶多樣復合的味道里,麻辣只是其中的一種,除了辣,重慶的味道還很甜。
如果說火鍋是重慶的A面,那么與其旗鼓相當?shù)腂面,必定是重慶老紅糖。
在古代中國,糖是一種稀缺資源,除了達官貴人,最有可能享受糖的甜蜜滋味的,大約只有產糖區(qū)的百姓了。
據(jù)《容齋隨筆》記載,宋代有五大蔗糖產區(qū),其中廣漢產區(qū)和遂寧產區(qū)皆地處巴蜀。蔗糖質量最高的遂寧產區(qū),和重慶潼南區(qū)(以前的潼南縣)接壤。所以在很早以前,重慶潼南一帶就開始種植甘蔗、熬制土糖了。因未經精加工處理,土糖的顏色多為紅褐色,所以重慶人稱其為紅糖。
在重慶,沒有冰粉的夏天是不完整的;若冰粉里沒有紅糖,則仿佛缺失了靈魂。從古時的移動攤販,到今日密集的獨立門店,憑借原始的嫩滑、甘甜,紅糖冰粉這個“最重慶”的地道美食,甚至成了新一代“網紅”食品。
重慶人對紅糖冰粉最原始的記憶,是小時候盛夏樹蔭下的三輪車,車上裝著幾個大鐵桶,桶蓋一揭,里面滿是由冰粉籽搓成的凍。取一柄大鐵勺,從桶里隨便挖上一勺倒在搪瓷碗里,再加上一勺紅糖水,拿小勺隨意一搗,囫圇的凍就變成了小塊,浸在紅糖汁里,一晃一晃地擠壓碰撞,把倒映的一團陽光都撞碎了。
重慶的夏日,除了紅糖冰粉,還有紅糖涼蝦。類似于冰粉,盛涼蝦的容器也多是幾個大鐵桶。從鐵桶里取出的涼蝦潔白如玉,添上一勺紅糖水后,表層浸上一層淺淡的紅棕色,有種齊白石水墨畫的暈染美感。
據(jù)說,吃涼蝦要放三勺糖。由米漿制成的涼蝦光滑細膩,經由紅糖的浸潤,有種清清爽爽的甘甜。一勺送入口中,涼蝦裹著清冽,溫柔地彈著牙齒,瞬間撲來一汪稻米的清香。涼蝦由紅糖水潤著,自齒頰一路而下,直抵五臟深處。一碗涼蝦吃完,周身的暑氣便煙消云散。
不同于冰粉、涼蝦,紅糖醪糟小湯圓是重慶人的“冰火兩重天”。冬日時,一碗暖暖的紅糖醪糟小湯圓是重慶人的窩心小火爐;而在夏日,冰鎮(zhèn)的紅糖醪糟小湯圓則是重慶人的祛暑神器。
圓潤糯彈的湯圓,清淡的醪糟酒香,伴著帶有甘蔗清香的紅糖,吃完火鍋后來上一碗,溫暖又熨帖。
(摘自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清荷夕夢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