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洛周
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可以用來識別個體的身份,那其他動物有可以用來相互區(qū)分的生理特征嗎?
斑馬的條紋
科學家發(fā)現(xiàn),每匹斑馬都有獨特的條紋組合,可以借此追蹤斑馬。2011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組建了一支由生物學家和計算機學家組成的團隊,設計了一個名為Stripe Spotter的小程序。將斑馬臀部外側位置拍攝下來后,Stripe Spotter可以利用該照片生成一個獨屬于特定斑馬的條形碼。如今,有研究人員正在肯尼亞平原為當?shù)氐莫M紋斑馬創(chuàng)建一個條紋數(shù)據庫。研究人員認為,Stripe Spotter也適用于其他長著鮮明條紋或斑紋的動物,比如老虎、長頸鹿。
牛鼻下的印跡
1921年,有農民發(fā)現(xiàn),把墨水涂在牛的口鼻之間,然后壓印在紙上,所得到的圖像每頭牛都是不一樣的,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獨特。這是因為,牛的上唇和鼻孔之間的那塊皮膚有很多汗毛孔,其排列方式每一頭牛都不一樣。但是這種方法太耗時,難以大規(guī)模使用。到了2015年,埃及貝尼-蘇埃夫大學的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基于計算機的新技術,可以利用計算機而非墨水和紙張來檢測鼻下印跡,這讓鼻下印跡作為牛的“身份證”成為可能。據說該方法的識別準確率可以達到96%。
蝙蝠的翅膀
2017年,美國科學家西比爾?阿麥倫和其密蘇里大學的同事解決了困擾科學家數(shù)十年的問題:如何無創(chuàng)標記蝙蝠。此前,當?shù)乜茖W家?guī)缀跬耆揽吭隍鸬纳眢w上做標記來追蹤美國和加拿大的44種蝙蝠,而西比爾和她的團隊找到了更好的方法:掃描蝙蝠翅膀上膠原彈性蛋白的分布,利用生成的圖像區(qū)分每只蝙蝠個體。據說這種方法的識別準確率已經高達96%,即使是被真菌感染過的翅膀也能識別出來。
狐猴的面部識別
在人類的面部識別已得到普遍應用的當今社會,動物的面部識別系統(tǒng)也開始陸續(xù)登場。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狐猴專家與計算機專家合作,研發(fā)出了一款名為Lemur Face ID的面部識別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不是測定面部的幾何尺寸,比如兩只眼睛之間的距離或者鼻子的長度,而是使用10×10像素的正方形來識別毛皮紋理的差異。像人臉識別軟件一樣,用于這種系統(tǒng)的照片也必須是黑白的。
研究人員認為, Lemur Face ID的面部識別方法可用于鑒別臉部具有多變毛發(fā)和皮膚紋理的其他靈長類和非靈長類物種,如熊、小熊貓、浣熊、樹懶等。
考拉的鼻紋
考拉是靈長類之外唯一擁有指紋的動物,它們的指紋和人類的相似。但是研究人員更喜歡用另一種追蹤方法:檢查考拉鼻子上的色素沉淀模式。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考拉的大鼻子上的自然花紋已經成為識別考拉個體的標志。事實證明,這種識別技術在監(jiān)測、保護考拉的工作中非常有效。
(摘自《世界博覽》2020年第10期,一片云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