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們生活健康養(yǎng)成教育和游戲學習的主陣地和最好場所,當前網絡和線上豐富多彩的學前居家生活科學育兒親子游戲繽紛呈現,不但讓兒童游戲回歸幼兒的生活世界,而且讓爸爸媽媽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宅家來陪伴孩子。
作為家長,如何科學合理、動靜交替安排好孩子一日的居家活動與生活作息呢?如何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宅家陪玩中能獲得有意義的親子互動?又該如何呵護宅家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這對整個社會以及每個家長來說,既是一個眾議的熱門話題,也是一個操作性很強的實踐問題。所以父母“宅”在家陪孩子玩,也是很有學問,很重要的一門技術活兒。
好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寶寶每天宅在家里,會感到無聊、不開心或不適應;也有更多的孩子因宅在家里,生活節(jié)律被打亂,戶外活動被取消,只能看看電視久坐不動。王祖藍認為,這些都是無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而化解孩子宅在家里的焦慮情緒或不適應等行為最好方法,就是共同通過親子游戲“嗨”起來!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游戲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維生素?!庇螒蚰鼙Wo幼兒心理安全,游戲的快樂能喚醒、化解幼兒內心與外界環(huán)境沖突所引起的宅家焦慮。王祖藍認為,可以通過講故事和做游戲,讓孩子知道防控病毒和戰(zhàn)勝病毒的好辦法,讓孩子們明白不出門、少去公共場所、外出要佩戴口罩、勤洗手(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打噴嚏或咳嗽要用紙巾捂住口鼻、開窗通風等,克服害怕和焦慮情緒。建議爸爸媽媽們能夠經常和孩子玩一玩(陪他玩)、與孩子聊一聊(陪他聊),與孩子一起動一動(陪他動),讓游戲變一變(陪他變),這樣,既能以此來化解孩子宅家的無聊不安與不適,又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發(fā)展。讓孩子宅家玩出新意,居家生活也會變得更有意義。
在防疫期間,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免疫力問題,免疫力提高了就能抵御病毒的侵襲。而提高免疫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多多運動。大家一定會問,宅家不能出門,如何帶孩子運動呢?其實,只需改變以往的思維方式,孩子在家里也可以運動。
運動游戲同樣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多元智能,如:感知運動力量與速度、重心與平衡、空間與方位知覺等,陪孩子玩時,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雙人合作的感受,以及人與物、物與物、空間與材料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引導孩子一起制作游戲材料,讓孩子參與運動環(huán)境和材料的準備和布置,收拾環(huán)境整理物品,養(yǎng)成運動后主動洗手等好行為和好習慣。
王祖藍表示,自己在家里經常和寶寶一起運動的方式就是——做操。只要有有趣的畫面和音樂節(jié)拍,就可以運動起來。不僅操作相對簡單,對孩子的身心鍛煉也十分有效,既可提高孩子的靈敏度和協調性,還能促進骨骼生長發(fā)育,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及神經傳導系統的功能還會起到重要的加強作用。而且,與其讓寶寶坐著不動長時間看動畫片,不如讓他們跟著好玩的跳操動畫一起跳起來,讓旺盛的精力盡情釋放并樂在其中。
不過運動也要適時適量,家長們在家指導孩子運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游戲內容和運動量要適當,動靜交替;二是要開窗通風,保持空氣的流通;三是場地安全、衣服鞋子適宜;四是運動前可做做熱身,運動后做些身體放松動作;五是建議家長要陪伴孩子一起運動,在互動中有利于孩子模仿學習,提高游戲的挑戰(zhàn)度,同時也可以從中起到保護孩子安全的作用。
如果能夠保證每天和孩子玩運動游戲,不僅有助于鍛煉身體,還能夠促進孩子動作協調發(fā)展及與環(huán)境互動的能力;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助腸胃消化、增進幼兒食欲,讓孩子吃的香、睡得香,提高孩子的機體免疫力。
最后,王祖藍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游戲可以促進孩子在健康、社會、思維、語言、科學、藝術等諸方面的學習與發(fā)展。家長要做的就是傾聽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支持孩子自主選擇游戲活動,不隨意中斷或阻攔孩子的游戲活動。我們也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根據孩子的特點與經驗選擇游戲、變化玩法和規(guī)則,適度挑戰(zhàn)或創(chuàng)編新游戲;并多與孩子交流游戲心得,持續(xù)提升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鼓勵孩子樂于嘗試、不怕失敗,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與思考能力。
洪曉琴上海市靜安區(qū)南西幼兒園(上海示范園特級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