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成了搶手貨,而一些不法分子卻從中看到了“商機”,打起了詐騙念頭。
滁州市一名女子通過網(wǎng)絡微信發(fā)布售賣口罩等防疫物質信息,短短一個月,共詐騙8名受害人,涉案10多萬元。2020年3月16日,蕪湖市公安局鏡湖分局偵查工作大隊經(jīng)縝密偵查,將其緝拿歸案。
今年春節(jié)期間,家住蕪湖市的女子小美和朋友為了買口罩和一些防疫物資,跑遍了大街小巷,卻難以買到。正在發(fā)愁時,2月中旬的一天,小美在朋友微信圈里看到一個昵稱“有愛心”的人發(fā)了一條信息:“本人有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有需要的可以跟我聯(lián)系?!?/p>
這條信息猶如一劑興奮劑,讓小美看到了希望。尤其是對方“有愛心”的昵稱,讓她覺得十分溫暖,當即與對方加上微信私聊。
其實,一開始小美并沒有完全相信,試探著問了對方一些情況:你是哪里人?真有口罩和其它防疫物資賣嗎?當她看到對方作出肯定的答復,小美原本一顆警惕的心放了下來。于是,她跟朋友們說起了這事兒,大家完全相信她,委托她幫大家購買防疫物資。
于是,小美跟“有愛心”一番溝通之后,決定向對方購買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因為找我購買防疫物資的人太多了,而且我拿貨要先付款,所以你要先把貨款打給我,我好安排發(fā)貨?!睂Ψ降目跉鉀]有商量余地。小美想想也是,當前防疫物資的確難買,對方提出的要求也能理解。小美跟朋友們商量后,大家同意先付款,紛紛把貨款交給小美。
小美將6萬余元付給對方之后,在家等待著到貨。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小美一直沒有收到口罩等防疫物資。期間,她三番五次地問“有愛心”什么時候到貨,對方總是以“要貨的人實在太多了,抱歉啊,我正在安排?!薄熬涂彀才沤o你發(fā)貨了?!薄澳惴判?,貨在路上呢,最近就要到了”等理由拖延。
又過了幾天,小美向“有愛心”提出:“你沒有貨就算了,我不買了,你把錢退給我!”
不料,對方這回卻一言不發(fā),直接把小美的微信刪除,小美終于意識到自己真是遇到了騙子。3月15日,小美走進蕪湖市公安局鏡湖分局濱江派出所報案。
民警了解情況之后,初步分析這可能是一起網(wǎng)絡詐騙案,遂向分局分管領導報告,領導立即指示分局偵查工作大隊介入偵查。偵查員通過對小美與“有愛心”的微信對話、匯款賬單進行研判,在有關部門支持下,最終鎖定“有愛心”的真實身份,并確定對方在滁州市。事不宜遲!當日傍晚,偵查員駕車趕往滁州市。
到達滁州后,偵查員顧不上休整,連夜與當?shù)鼐饺〉寐?lián)系。兩地公安民警聯(lián)手偵查,查到嫌疑人叫鄭某,住在某小區(qū)。
第二天一大早,偵查員來到了鄭某住處。敲開門,當偵查員亮明身份后,鄭某驚訝不已:“蕪湖的民警找我干什么?”
“找你當然有事,你心里有數(shù)!”說著,偵查員將鄭某控制,隨即在她家中收繳其用于詐騙的4部手機。隨后,鄭某被民警帶回蕪湖。
鄭某是名“90后”,前幾年她做服裝生意,微信圈里有不少“信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鄭某的服裝店暫時關閉。沒有了收入,門面房租都成了問題,而她之前利用銀行信用卡透支了10多萬元也難以償還,加上生活開支,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窘境。就在焦頭爛額之際,鄭某發(fā)現(xiàn)口罩等防疫物資成為搶手貨。她的頭腦閃現(xiàn)一個念頭:何不利用這個機會騙點錢?
于是,鄭某在微信圈發(fā)布“有口罩可以賣”的信息。每當有人跟自己聯(lián)系,她便讓對方先付款。收到貨款之后,用于償還自己信用卡透支及生活消費。如果有人催著要貨,鄭某便以種種借口欺騙對方,一旦有人發(fā)現(xiàn)不對勁而提出退錢要求,或聲稱要報警,她就用后面詐騙的錢退還前期貨款或直接拉黑。小美是鄭某其中的一個獵物,她發(fā)現(xiàn)小美是名年輕女子,使用花言巧語博得小美信任。當小美催著要貨,鄭某便將她的微信拉黑。
短短一個月,鄭某共詐騙小美等8名受害人,詐騙得手10多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鄭某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警方提醒:
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購買口罩等防護物資,一定要通過正規(guī)的藥店或合格的電商渠道購買;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代購,收到提及匯款、轉賬、提供驗證碼等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再三核實;陌生人發(fā)布的銷售信息應謹慎對待,在無法確定貨源真假的情況下,切勿輕易匯款。一旦發(fā)現(xiàn)被騙,應及時報案。